第219章 科舉製的倆前提,諸葛喬兵臨長安(_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三國:臥龍嗣子,我的嶽父是關公 > 第219章 科舉製的倆前提,諸葛喬兵臨長安(

第219章 科舉製的倆前提,諸葛喬兵臨長安((1 / 2)

夏口。

得到軍令的諸葛瑾,將合肥的戰報整理後,交由幼子諸葛融乘快船走江陵城入上庸。

相較於諸葛喬和諸葛恪精於務實,諸葛融雖然繼承了諸葛家的聰慧基因,但卻沉迷尋章摘句和奢靡享樂,看似多才多藝,實際上在學問上是博而不精。

唯一值得稱讚的,是諸葛融繼承了諸葛瑾的寬容脾性,不爭不搶。

對這個幼子的脾性,諸葛瑾亦是挺頭疼的。

不論是諸葛喬還是諸葛恪,都是當世智勇才俊。

尤其是諸葛喬,雖然隻有十八幼齡但已名震當世,堪稱大漢麒麟兒。

諸葛恪雖然次了些,去年也助孫權平定了丹陽的山越,收服山民三萬餘人,如今更是跟著孫權在合肥參讚軍機、統兵作戰。

唯獨諸葛融,即便是在軍中都是錦罽文繡,獨為奢綺。

每次諸葛瑾拿諸葛喬和諸葛恪來勉力諸葛融的時候,諸葛融就會以“諸葛家的優良傳統,次為龍,長為虎,幼為犬;我與均叔皆為犬,儘孝守家業即可。”為由,氣得諸葛瑾說不出話來。

可諸葛瑾又沒法反對。

諸葛瑾不如諸葛亮,亦是當世英傑,唯有諸葛均名聲不顯,務實家業。

同理。

諸葛恪不如諸葛喬,亦是當世俊傑,作為幼子的諸葛融,務實家業不是很正常?

這,就叫優良傳統!

“叔長。”

諸葛融雖然隻有十六歲,但諸葛瑾為了讓諸葛融能早日立業,早早的取了表字。

“此去漢中,你見了你二叔後,就去關中尋伯鬆,跟著伯鬆曆練幾月。”

諸葛融訝然:“阿父,伯鬆兄長如今為二叔嗣子,我跟著伯鬆兄長曆練,你就不怕吳王猜忌嗎?”

諸葛瑾瞪眼:“吳王器量,豈會狹隘?”

“伱若能學得伯鬆三分本事,回到江東後我亦可向吳王舉薦你。”

“吳王又豈會猜忌?”

諸葛融眼皮垮拉:“阿父,諸葛家的——”

剛要開口,諸葛瑾就喝斥道:“你均叔是要儘孝守家業,不是沒才能;你是現在沒才能,彆跟我提儘孝守家業。”

見諸葛瑾發怒,諸葛融縮了縮脖子,不再多言。

然而。

諸葛融心中卻是打著歪主意:待去了二叔處,我就謊稱要在漢中玩幾個月,二叔必不會讓我去關中。

假意承諾會跟著諸葛喬曆練,諸葛融乘快船前往江陵城。

到了江陵城,糜芳又安排了軍士護送諸葛融走上庸入漢中。

諸葛融雖然好享樂,但這正事上也未耽誤。

雖然比不上趙統來時順流而下的便捷,但諸葛融也隻用了十餘日就抵達了漢中,將諸葛瑾的信送到了諸葛亮手中。

“二叔,來的時候我舟車勞頓甚為疲憊,想在這漢中閒遊幾日。”諸葛融趁著諸葛亮看信的機會,開口請道。

諸葛亮聞言,微微訝異:“閒遊?兄長在信中說,你自覺在家習文練武太枯燥,想跟著伯鬆曆練幾個月。”

諸葛融瞬間瞪大了眼睛,臉頰有些抽搐:“二叔,請勿戲言。家父怎會在信中說這些。”

諸葛亮笑容和煦:“由你前往關中,我也不用再另外委派信使了。”

“隻是漢中去關中,沿途多棧道,你穿的這身文繡行走不便,我會替你準備裋褐。”

“都是自家人,不用感動。”

感動?

我這是感動嗎?

二叔你怎麼比阿父還狡詐啊!

一個變著法兒讓我去關中吃苦,一個直接讓我脫掉文繡換裋褐。

見諸葛融這不情願的樣兒,諸葛亮令人取出了提花綾錦:“叔長,可曾見過這種提花綾錦?”

諸葛融本就是喜歡華服奢靡的,一見這提花綾錦就移不開眼了:“二叔,這是何處生產的?我在江東從未見過,跟蜀錦也不相同。”

諸葛亮徐徐而道:“想知道何處生產的,可問伯鬆。伯鬆說,這樣的提花綾錦,他的工坊有幾十種不同的花紋。”

“甚至還可以定製花紋,製定獨一無二的提花綾錦用來剪裁衣服。”

諸葛融的眼睛瞬間亮了,身體挺得筆直:“二叔,方才我隻是戲言。”

“我跟伯鬆兄長乃是一母同胞,血緣親情係於一身。”

“多年不見,我對伯鬆兄長的思念之情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諸葛亮讚道:“叔長不因為伯鬆過繼給我就心生疏遠,乃我諸葛家的幸事啊。”

被諸葛亮這一忽悠,諸葛融全程興致勃勃,隻想著去關中見了諸葛喬後,能多帶些提花綾錦返回江東。

一想到今後能穿上獨一無二的華服出現在江東,讓江東的同輩士人羨慕嫉妒,諸葛融就無比的興奮,這沿途走棧道的苦悶都一掃而空了。

諸葛融抵達五丈原時,已經八月初了。

自六月曹丕出現在長安城後,劉備就一直避戰不出。

除了修城開荒外,劉備還在五丈原種上了粟。

雖說時間有些晚了,但有總比沒有好。

再加上渭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這收成也隻是相對渭河其他地方差了些。

等粟收割了,再種上麥。

假以時日,這五丈原就會成為關中最重要的糧食基地之一。

再有諸葛喬計劃的以“上邽、臨渭、陳倉、五丈原、郿縣、武功、周至”七城構建的渭水七星。

不論是今後伐魏,還是督治雍涼,五丈原都將是重鎮樞紐。

墾荒的期間。

馬鈞在隴右監造的農具立了不小的功勞。

高坡上。

劉備和諸葛喬並列而立。

看著下方新開墾的田地,劉備不由心生感慨:“伯鬆曾言,士農工商中,工代表的是生產的力量。”

“亦是士農工商中,最核心的力量。”

“提高了工的待遇,就可以提高生產的力量。”

“以工反哺農,農人能提高糧食產量。”

“以工反哺商,商人能增加商品流動。”

“以工反哺士,士人能實現安民抱負。”

“起初,朕對伯鬆提出的概念不太能理解。”

“如今,一個月的時間就開墾了如此多的良田,令朕感慨萬千!”

諸葛喬目光炯炯:“《淮南子》,匠心經營,極有倫脊,堪稱絕代奇書。”

“在《淮南子.齊俗訓》中,有‘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彆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之論。”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一部分俗士儒生為了維持自身的地位,大力的推崇儒術貶低百家。”

“以至於‘士農工商’四民,逐漸演變成了士為尊、農次之、工商皆為賤民。”

“管子曾言:士農工商四民,皆是國之石柱。”

“而如今,四民本是同根生,彼此相煎卻太急。”

“何其的可悲、可歎、可恨。”

劉備看向諸葛喬,徐徐而道:“昔日朕曾讓伯約帶話,言朕有意改良現如今的人才考核和提拔,問伯鬆可有妙想。”

“伯鬆卻從未給過朕答複。”

“朕也知道,任何的法度改變,都會引起國家社會各階層的動蕩。”

“因循守舊的不僅不願改變,更會想辦法來破壞,一但變法失敗,就會如舊時的商鞅、吳起,身首異處。”

“伯鬆不願多言,想必也是擔心會遭人嫉恨。”

“此地隻有朕與伯鬆二人,出伯鬆之口,入朕之耳,天知地知,伯鬆不妨與朕明言。”

薑維上次的帶話,諸葛喬直接以不擅長為由搪塞了。

然而。

劉備何等精明的人。

諸葛喬口稱不擅長,然而在治理隴右的時候卻是“極為擅長”!

若非如此,又豈會有馬鈞的出現?

當了皇帝的劉備,也不是昔日那個“怒鞭督郵”的愣頭青了。

很多事,不是頭腦發熱想一想就能做成功的。

如舊日王莽,想要改革卻改了個寂寞,上至公卿下至流民,皆認為王莽是在瞎改。

漢室的積弊,劉備也知曉不少。

隻是如今的積弊,劉備有心無力。

即便如光武帝一般掃平了天下,也隻是維持了表麵的和平。

故而。

劉備當初才有改變人才選拔的想法。

尤其是當曹丕令陳群製定了新的中正品第人才選舉法後,劉備對改革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劉備雖然得了雍涼大部分地區,但這些地區本就人才稀薄,是否改革影響不大。

可若是拿下關中洛陽後,劉備依舊沿用原有的漢製人才選舉,是很難令關中洛陽的士民心服的。

不給好處,憑什麼跟劉備混?

憑劉備喊一聲“複興漢室”的口號嗎?

諸葛喬沉吟片刻,道:“陛下想改革人才選拔的方式,依舊得以‘士農工商’為基準。”

“譬如,參加考試的考生,可以自行決定什麼時候參加考試,不需要當朝的官員進行推舉。”

“又如:製定規範的考試流程和考試的科目,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考試,考生隻需要按時去參考。”

“再如:考試錄取的官員,都要隸屬中央管轄,稱其為‘天子門生’。”

“文有文試,武有武試。”

“隻會治學的考核學術,不可委以實權;精於時務的考核對士農工商的策論,可委以實權。”

“這些改革的核心前提有兩個:陛下有足夠多的糧食;以及推廣簡體字讓更多的人可以讀書識字。”

“陛下,不是我肯說,也不是我擔心遭人嫉恨。”

“而是以陛下現有的條件,尚不足以推行新的人才選拔方式,即便是推行了,也會變成豪門士族的掌權工具。”

“就如同偽魏的九品中正製。”

“彆看現在好像挺厲害,隻要有個豪門士族的權臣加置大中正,以後曹魏就隻有豪門士族能當高官了。”

以品第之法選拔官吏,始於曹操。

以中正之名選拔官吏,始於曹丕。

目的是為了實現‘以論人才優劣,而非世族高卑。’

魏初,中正定品尚重鄉論,以郡為基層。

陳群製定的九品中正時,結合了曹操的品第之法,符合當前的局勢。

然而在司馬懿加置大中正,以州為基層後,九品中正製逐漸完成門閥化的轉變。

劉備細細琢磨諸葛喬的獻策。



最新小说: 重回八零,相親當天搶婚最野糙漢 神話曆史,一人獨得五帝傳承 穿越1942有空間 雲之羽:清冷幾千春 末日:惡女覺醒聖母光環後殺瘋了 娛樂:雪藏八年,我的粉絲長大了 公路求生:和姐姐一起靠莊園苟到 十個勤天:阡陌依舊是 不好!我被美女包圍了 快逃!霸道總裁強勢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