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飽肚子才是硬道理_大夏帝國英雄傳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夏帝國英雄傳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飽肚子才是硬道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飽肚子才是硬道理(1 / 1)

大夏帝國英雄傳!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民諺

帝國的皇帝們做的不錯,政令暢通的直接好處就是,那些鄉紳村老再也沒沒辦法隨意的擺弄百姓了。那些在軍隊中學會了認字書寫的退役軍人們,都是多年征戰的老兵。一方麵為人正直,敢於鬥爭,另一方麵又識文斷字,同時由於軍人的地位提升,返鄉軍人在家鄉還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再加上多年征戰後退役獲得的一筆客觀安置費,這些軍人的日子過得都很不錯,也願意幫助鄉親們。鄉紳們過去那些唬弄百姓的把戲,在這些退役軍人眼裡,根本就是笑話,短短幾年間,帝國境內被迫失地的農民,從前朝末年的每年幾十萬戶,縮水為每年幾百戶。

帝國建立之初,皇帝就力排眾議,建立了一個全新的部門,農業部,負責的工作就是丈量全國土地,規劃全國的農業生產。

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全力貫徹下,在那些退役軍人的積極工作下,厘清土地的工作短短三年就完成了,其中還包括大量控製在世家豪門中的土地,這些土地,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交稅的。

土地,作為農業生產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即使不是皇帝的私產,也是應該是國有,這些世家豪門掌握在手中的大量土地,既不登記在政府的田冊中,也不繳納稅款,這對國家利益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對百姓們造成的傷害也極大。

於是開國皇帝幾乎是頂著那些世家豪門幾欲造反的壓力,推動全國土地的丈量工作,直接派出軍隊參與土地的丈量和統計,並監督各地政府整理出田冊,要求各州、郡、縣的地方官,要對自己轄區內土地規模、適合耕種的作物種類以及年產量要心裡有數,在三年一次的政績考核中,這些會是衡量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

同時,皇帝命令農業部,在全國各地開辟試驗田,進行良種繁育,對國內各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進行良種選育。

曆史上的各個朝代,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向來是不怎麼上心,統治階級也不懂良種的作用,他們隻關心稅收和苛捐雜稅。百姓耕種所使用的種子,都是自留,就是在自己田地裡產出的糧食中選擇一些長勢較好,顆粒飽滿的留作種子,這種做法不能說不好,隻能說太笨了。

所以千百年來,在這片土地上建立政權的各個朝代,農業生產的規模雖然在不斷的擴大,但是糧食作物的畝產一直就是那麼回事兒,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還能說得過去,遇到自然災害就很容易減產甚至是絕產,再加上政權在賑災這件事上的無力,導致百姓們千百年來始終在為填飽肚子發愁,遇到荒年,有些百姓為了活命,甚至吃掉種糧。

農業部的試驗田,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陸續推出了一批良種,在推行的初期,百姓們並不買賬,認為這些良種未必有自己所留下的種子好。

這時那些退役軍人再次站了出來,主動要求試種這些種子,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百姓勸阻他們,說什麼這些種子不一定能比原來的種子好,要是收成不好,就容易挨餓了。

然而這些退役軍人不為所動,依然把這些農業部培育出來的良種給播種下去了。

到了收獲的季節,百姓們發現那些退役軍人們所耕種的土地,同一種作物,單位麵積產量比自家的土地多出來,這還了得,這不就是一畝地比自己家的田地多打幾十上百斤的糧食麼,除去交稅的,也能讓自己的家人多吃上好些頓乾的啊。

於是百姓們開始接受農業部培育出來的各種良種,帝國的農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年代。

農業部在推廣良種的同時,按照皇帝的命令,開始試製各類農具,比如深耕犁和簡易播種機,並加以推廣,讓百姓以先使用後付款的形式獲得了先進的農具。在全國境內鼓勵飼養耕牛,皇帝更是頒布了宰殺耕牛視同謀反的重典,讓帝國境內的耕牛數量在十幾年間翻了幾番。

百姓們耕種向來會使用一些農家肥,但是這些農家肥都是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不但效果不好,還容易滋生病蟲害,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號召百姓們將人畜糞便、秸稈等物收集起來,統一的進行加工,也就是漚肥,通過這個過程,原本容易導致病蟲害的肥料,轉化成有利於作物生長的有益菌,讓田地的產量大大增加。

農業部還對百姓的耕作加以指導,倡導深耕細作,提出了秋整地的辦法,過去百姓們收割之後,田地裡的秸稈都不怎麼處理,都是在第二年春耕前燒荒,草木灰雖然有肥田的作用,但是秋季深耕的效果要比春季燒荒好,於是秋翻地、秋施肥、秋起壟、秋灌水這個被稱作四秋整地的辦法就被全麵推廣開。

百姓們一開始也是十分不理解,等第二年收獲時,經過秋季整地的土地,比沒有經過秋整地的土地,產量上又高出半成到一成,百姓們徹底信服了,從此對農業部門發出的耕作指導,看得比皇帝的聖旨還要重,等他們知道這些辦法,都是皇帝提出思路,農業部官員們開發出來的之後,對皇帝的忠心,就徹底上升為死心塌地了。

這一係列的舉措,讓百姓們的手裡很快的積攢了大量餘糧,餘糧存在手裡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帝國的百姓們經過多年的戰亂,對饑餓的恐懼是來自骨子的,不過在連續幾年都獲得豐收之後,百姓們終於明白,良種和農具以及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真的可以讓他們擺脫饑餓的威脅。

同時,農業部大力鼓勵百姓們飼養豬、羊、雞、鴨、鵝等家禽家畜,在南方地區推廣魚塘養魚技術,一方麵可以獲得肥料,另一方麵在讓百姓增收的同時,讓百姓們的食譜更加豐富了。百姓們除了吃糧食之外,也可以吃一些肉蛋之類,這讓百姓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主食的地位下降了,糧食的消耗也就降低了,全國範圍內的餘糧就越來越多。

糧食的富足,就導致糧價下跌,於是一部分百姓開始選擇種植經濟作物,如棉麻、豆類等。

這根本上,讓養活百姓所需要的土地麵積降低了,於是世家豪門手上掌握的大量土地也就不那麼重要了,這對世家豪門來說,是個嚴重的打擊。

帝國在填飽了肚子之後,發展工業被提上日程,各類礦場在全國各地開始建設,在沒有大型機械的年代,這些礦場需要大量的工人,這給低過的百姓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很多百姓為了貼補家用,在農閒時節去礦廠做工,但這並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大量的礦場還是麵臨著缺乏工人的窘境。

於是礦廠所給出的工錢越來越高,而很多農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因為有了更好的營生,主動放棄了土地,選擇去礦場或者工廠做一名全職的工人,這就將一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解放了出來。

帝國政府興修水利、開挖水庫水渠,修築公路、運河,大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建國初期是利用軍隊,讓軍隊成建製的轉為工程兵,後來就慢慢轉為雇傭當地農閒農民,再後來變成各地都成立專門基建隊,招攬民夫搞建設,於是很多農民搖身一變,成了建築工人,收入比耕種土地還要更豐厚一些。

發展農業和工業,都是開國先皇在立國之初,就已經做出的計劃,雖然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這個計劃作為祖訓留下來,經過後人的努力,在開國先皇去世後,繼任的幾代皇帝始終在為之努力,如此堅持下來,才成就了如今的大夏帝國。

皇帝每次在皇宮內的大殿門口向京城眺望時,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正是因為自己祖先和自己的努力,百姓們才能安居樂業。但同時又會感到無儘的壓力,因為自己一旦有所懈怠,在某一個方麵行差踏錯,幾代人的努力就將付諸東流,龐大的帝國將會麵臨崩潰的危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是皇帝的座右銘,他堅信,隻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早做打算,才能有效的規避風險,為自己的繼任者打下基礎,為帝國的繼續發展打下基礎。

皇帝為國家殫精竭慮,一方麵是因為這是祖宗基業,必須守住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皇帝是個極有責任感的人,守住這份基業,並將它發展壯大,讓大夏帝國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他作為皇帝的責任。

作為皇帝,往往都是自詡真命天子、九五至尊,天下百姓和官吏,自己是代天行使權力是,然而大夏帝國的曆代皇帝都不這麼認為,開國先皇留下的祖訓中,第一句便是大夏是大夏人的大夏。



最新小说: 當紅男旦穿回民國嫁少帥 重啟人生:叫我木葉話事人 末日苟存 讓你重生了卻遺憾,你怎麼還順便暴富了? 古風詭異,開局淪落青樓 不死的我?目光殺死神明! 鴻蒙長生殿 凹凸:因為任務認識的朋友 快穿:叮!收下您的奇葩婆婆人設 我不是反派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