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不怕趙長衣為了活命,成為叛軍的傀儡,被擁立為王麼。
但有人揣摩出了另外的意思。
如果西軍真的叛了,那麼趙長衣的就藩,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意義孤身平叛!
趙長衣孤身平叛成功,其在大涼天下的威望,將會塑造成另外一個樞相公或者嶽平川,遠遠淩駕於東宮太子之上。
若真如此,隻怕今後便會有人提出改立儲君的折子。
女帝此舉,儼然是為趙長衣鋪路。
這是何等的大手筆,儼然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
但是趙長衣能孤身平叛?
沒人相信他做的到。
西軍有兵馬十數萬,更有良將無數,彆說趙長衣一個人,就是讓樞相公率領鎮北軍去平叛,也絕非三月半年的事情,一個不好,這把叛逆之火很可能燒出廣西,危及臨安。
曆史上又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
在大燕之前曾有一朝,立國祚數十年後,藩王割據之勢隱隱危及江山社稷,於是當朝君王登基之後,在文臣建議下采取削藩之策。
手段過於血腥,不少藩王落了個淒涼下場。
一位藩王不甘心束手待斃。
於是當朝天子發兵平叛,兵力、民心皆無優勢的那位藩王,竟然鬼使神差般屢戰屢勝,打出了諸多莫名其妙的大勝,如野火燎原一般壯大起來。
最後更是揮師入京都,皇宮大火,當朝天子生死不知。
那位藩王登基為帝。
國號還是那個國號,但江山卻換了人。
不過倒也是幸運,那位藩王是位治國賢帝,一手打造了出鍠鍠盛世,直到後來軍鎮割據致使天下陷入紛亂,最後被大燕太祖得到兵聖百裡春香後一統了天下。
以史為鑒。
趙長衣孤身平叛,若是成了傀儡,指不準曆史便會重演。
畢竟趙長衣雖然不是女帝所生,在宗正寺的族譜上,出身也有些黯然,但他確確實實是大涼順宗的血脈。
叛軍擁立他為帝正國本,還真有大義之辭。
朝野爭論如何,無法更改陛下旨意。
於是大家便等著。
隻不過多多少少有識之士,心存悲觀,而王琨等有心人,則樂於見到這種局麵——總得有一個契機讓太子趙愭參政分政。
而在閒安王趙長衣就藩之時,臨安發出訃告,嶽家王爺和嶽家王妃皆死於叛王趙驪之手。
嶽平川的屍骨被三世子運回開封。
連帶王妃的屍首,隻不過讓人不解的是,運送王妃的棺槨,被三世子下令嚴禁任何人靠近,是以棺槨裡的屍首真是王妃,無人得知。
隻有負責押送棺槨的儒將虞棄文見過一麵。
棺槨屍首著翠裙,梳少婦髻。
身畔有古劍陪伴。
這位知曉當年事宜的儒將心裡明鏡,倒是沒聲張,隻在無人時歎氣,自語說王爺雖然從沒愛過你,但你終究還是當了王妃,泉下有知,也該感到幸福罷。
至於真正的王妃在哪裡,虞棄文不關心。
反正是個異人。
反正如今的北方,是即將世襲罔替的三世子天下,沒人會在意這個真正的王妃死還是活。
不過虞棄文心情依然很亂。
廣西那邊的情況含糊不明,沒人知道西軍是否真的叛了大涼。
如今三世子即將世襲罔替,按說開封應安穩。
可惜大風輕騎裡已經有流言在悄無聲裡的蔓延老王爺嶽平川之死,和三世子有著不可言說的關係,更是傳言,老將軍孤獨鷲滿府已被滅門,滅門者正是持槍入臨安的三世子。
這個消息如蝗蟲一般,又如毒藥。
腐蝕著鎮北軍心。
如果任他蔓延下去,鎮北軍的軍心潰散是一回事,很可能導致一生隻服嶽王爺的許誅等人的不滿,而臨安旨意讓三世子世襲罔替的話……
鎮北軍會不會反?
大涼這天下啊……隱然有大亂之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