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裡做了這個決定後,於維將這三部作品逐一檢查,確認它們皆符合標準,便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打包好,遞交給以審稿迅速著稱的程平安進行二審。
程平安果然不負眾望,在接近黃昏,太陽開始與大地依依惜彆的時刻,便將這幾份沉甸甸的希望送到了王黎的案頭。
在他們的雜誌社裡,文章的誕生如同新生兒的降世,需要經過編輯初審的細心嗬護、編輯部主任二審的嚴格把關,以及最後總編或社長終審的權威認證。
而王黎,這位同時兼任編輯部主任和社長雙重角色的關鍵人物,巧妙地簡化了流程,直接將二審的重任托付給了主編程平安。
當王黎的目光落在桌麵上靜靜躺著的三篇小說時,他知道編輯部已無異議,他的指尖輕輕劃過封麵,快速而精準地審視,心中的天平隨之穩穩地偏向了同意發表的一邊。
京城傳奇的策劃,仿佛在這一刻被注入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力,正緩緩蘇醒。
隨後,編輯部的同事們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篩選旅行社送來的景點傳奇文稿的工作中,他們的目光挑剔卻又充滿期待,最終兩篇極具代表性的佳作脫穎而出,被鄭重其事地收入了創刊號的懷抱。
然而,向各類商家索求宣傳資料的道路卻顯得崎嶇不平。
在這個時代,商家們不缺客源,甚至有時還要避免顧客過多造成不便,宣傳資料在他們眼中仿佛成了一種額外的負擔,對待編輯部同仁的態度自然難以熱情。
“或許幾年後的光景就會不同,到時候可能就是他們主動尋求我們的文字宣傳了。”
蘇豔紅在無人的角落裡,唇角微翹,低聲自語,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篤定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戲謔。
隨著組稿任務的塵埃落定,蘇豔紅提起了那支見證無數靈感誕生的筆,開始了她對肖申克的救贖的大膽改編。
這部新作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救贖,並雄心勃勃地規劃為一部跨越10萬至15萬字的鴻篇巨製。
創作的路途從不是一片坦途,即便京城傳奇的雜誌已在市麵上嶄露頭角,蘇豔紅的救贖卻僅完成了一半的征程。
但此時此刻,她選擇了暫時擱置這項宏偉工程,因為在所有人的心中,那顆關注雜誌市場反響的種子已經悄然生根,亟待破土而出。
雜誌初涉江湖,僅限於京城之地發行,首印數量也僅僅五千裡挑一,更有一千本在內部消化,畢竟,作為旅遊局的直屬雜誌,自家人的情麵還是要顧及的。
“你說,我們得多快的速度才能把這些雜誌全部賣出去?”
於維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程平安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種嚴肅而不失幽默的表情,“我隻希望彆有人找上門來要求退貨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彼時,報刊的流通大多依賴於郵局的征訂係統,隻有少數通過其他零散渠道售賣。
郵局征訂好似一張無形的保護網,讓許多報刊對零售市場的關注度並不那麼熱切。
因此,那些未能售出的報刊往往麵臨著回收的命運,有的作為檔案資料被保存下來,有的則以低廉的價格流向舊書市,而大多數,則最終化作紙漿,重新投入循環利用的懷抱。
京城傳奇遺憾地錯過了郵局年度大規模征訂的黃金時期,雖然日常也有小規模的征訂活動,但相較於年終那場盛大的訂閱盛宴,這些不過是滄海一粟,知之者甚少。
這一現實,無疑給京城傳奇的個人訂閱量蒙上了陰影,銷售的壓力如同一座看不見頂的高山,橫亙在他們麵前。
在京城的一隅,高中生袁豐正埋首於堆積如山的書籍中,隨著高考大門的重新開啟,高中教育再次成為了人們追逐的熱點。
儘管這時的高中教育尚未發展到日後對中專、職業高中形成全麵壓製的局麵,但選擇高中教育的孩子們已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