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運動員使用的裝備磨損度遠超常人想象,單是青少年運動員每月在訓練中損耗的鞋子和襪子,就足以讓許多家庭感到吃力。
而除了這些基礎開銷,網球本身的競賽體係也為它的普及設下了重重難關。
欲參與國際級彆的網球比賽,積分是敲門磚,但積分從何而來?這需要從低級彆賽事一步步積累。
彼時國內還鮮有獲得國際認可的網球賽事,即便之後有所增加,數量仍舊屈指可數。
並且,並非參加即有積分,唯有在比賽中取得一定的名次,方能有所收獲。
為此,選手們幾乎全年無休,奔波於世界各地的小型賽事之間,其中大部分不僅不差旅費用,甚至在食宿安排上也無任何保障。
再者,網球這項運動,不僅是體力與技巧的博弈場,更是一張錯綜複雜的人脈網。
為何總有那麼些年輕選手,在晨光微露的年紀便已聲名鵲起?
秘密在於,他們的背後,有著一雙雙無形卻強有力的手——家長們的助力。
不必提及那網球界至高榮耀的四大滿貫青少年賽與少年賽,單單一枚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橘子杯”邀請函,就足以令無數懷揣網球夢想的少年少女們仰視而難以觸及。
對他們而言,或許需耗儘數載青春汗水,拚儘全力方能在資格賽門前爭得一席之地;而對於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人生首戰便已是“橘子杯”的璀璨舞台。
“小雨,媽媽並非要阻攔你的愛好之路,隻是你是否認真思量過,這條網球之路的崎嶇與不易?”
蘇豔紅的聲音柔和中帶著一絲憂慮。
回溯彼時,網球在國內尚處於一片未被廣泛開墾的處女地,除了寥寥可數的國家級彆賽事偶爾點綴這片荒蕪之外,正規賽事幾乎是鳳毛麟角。
而在這有限的競技平台上,針對青少年的更是少之又少,至於更低齡的兒童組比賽,更是近乎一片空白。
若想跨越國門,去更廣闊的天地一展身手,不僅個人護照辦理如同登天難,就連乘坐飛機這等尋常之事,也需要單位開具證明,繁瑣程度令人咋舌。
“可我就是喜歡啊,媽媽。”
秦雨的聲音雖小,卻堅定異常,仿佛是心底最深處的呼喚。
秦雨的心中其實早已明鏡似的映照出網球界的現狀,但她的眼神中卻沒有絲毫退縮。
她輕聲反問道“媽媽,你所擔憂的一切我都明白,但愛一件事,難道不就是最好的動力嗎?”
蘇豔紅聞言,心中猛然一震,是啊,是不是自己太過功利,過分在意結果的輝煌了?孩子純真的熱愛,何嘗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自己是不是無意間,將秦雨推向了一個必須成為下一個格拉芙或辛吉斯這樣的網壇神話的壓力之下?
念及此處,蘇豔紅臉上綻放出溫柔的笑容,滿含歉意地道“小雨,媽媽錯了,是我想得太狹隘了。如果你真心喜歡網球,那就勇敢地去追求吧!媽媽隻希望,你能將這份熱愛,轉化為持之以恒的努力。”
轉眼間,時序已至八月中旬,古都南京,鐘山雜誌編輯部內。
黃勇昌推著老舊的自行車,先是在收發室停頓片刻,從堆積如山的郵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期待。
那些郵件,有的是熟悉作者直接遞來的沉甸甸手稿,每一份都承載著對文字的熱忱與期許;有的,則是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的文學愛好者的稿件,它們通過鐘山雜誌這扇窗,滿懷希望地投向未知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