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每一個龍文都是一個完善的立體結構,那鳳章就是相對功能單一的基本電路元器件。
無論龍文還是鳳章,都建立在引導能量、形成穩定自持結構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龍文鳳章本身就是一種用能量自身來引導能量維持結構的自持體係。
基本意識龍文——‘開靈’‘通意’
基本能量龍文——‘聚能’‘變量’
基本空間龍文——‘收形’‘展勢’
在萊拉妮身體中,與空間球自動融合的符文結構,就是龍文基本型中的‘收形’,這個符文正好位於萊拉妮的胃部器官。
————————————————
日本,東京,柳生家祖宅。
占據整整一麵牆壁的液晶電視正在播放新聞。
“日本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超現代化機器人工廠昨日在福井縣落成,工廠占地四十公頃,包括十五個自動化生產車間和三個大型實驗室。
這座工廠由去年年底成立的未來機器人株式會社投資興建,代表亞共體最高科技水平,預計完成試車後,將具備年產百萬智能機器人的生產能力。下麵我們來采訪一下工廠的技術負責人藤原先生。”
藤原匠心頭發有些花白,看起來有六十多歲的樣子,但是身材保持得很好。
“您好,藤原先生,請問這裡的生產的智能機器人,智能可以達到什麼程度?會造成大量工作崗位消失嗎?”
負責采訪的西方女記者直接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話筒幾乎要戳到藤原匠的嘴裡。
“我們這裡生產的智能機器人,其實僅僅指的是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狹義的概念,並非廣義上的智能。”
藤原匠先劃了一個範圍,然後繼續解釋道“人工智能是用人工填寫數據庫,解決方案,機器人對不同的問題,在數據庫中按照處理邏輯,篩選出預設的解決方案並執行。
從表現上來說,機器人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彆,可能解決問題的效率還要更高一些,但是機器人並沒有創造能力。
也就是說,如果在數據庫中沒有答案,這些智能機器人就解決不了。嚴格說起來,我們生產的智能機器人還屬於弱人工智能;不過在表現上來說,我們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可以在條件支持下,表現為強人工智能。”
“至於你說的,智能機器人會造成工作崗位消失,我想部分工作崗位的確有被取代的危險。
不過這種替代關係實際上隨著社會發展一直在出現,並不是智能機器人出現才有的。”
藤原匠隨口解釋了幾句,然後想轉身離開,可是女記者快速閃身繞步,攔在他的身前。
“請問弱人工智能是什麼意思?強人工智能又是什麼意思,他們和人類相比呢?”
女記者哪裡肯放過他,未來機器人株式會社召開過記者會,不過能在記者會上發言的,都是些老油條,一個個太極拳出神入化,除了反複強調智能機器人將會推動整個世界進步之外,其他話題全都都搪塞過去。
好不容易在這裡看到一個搞技術的,記者南希決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弄個大新聞出來——搞技術的總比搞政治的好對付多了。
眼看脫身不得,旁邊還有攝像機對著自己,藤原匠無奈之下隻得停下來解釋
“弱人工智能指的是專門解決某一項問題的人工智能,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智能,嚴格說起來,就是一種專用程序。兩個月以前,凱勒布公司推出的圍棋程序阿爾法,就是弱人工智能。”
“戰勝世界第一圍棋高手的阿爾法,隻是弱人工智能?”南希不可置信的說,與此同時,她心中暗爽——等回頭再去采訪一下花旗最著名的科技大亨凱勒布,把藤原匠的這番話轉告給他,挑起一番論戰,自己今天就沒白來。
“對,這就叫弱人工智能。”
藤原匠哪裡知道她打的什麼主意“至於強人工智能,人類級彆的人工智能,在各方麵都可以和人類比肩,它能夠進行思考、計劃、解決問題、抽象思維、理解複雜理念、快速學習和從經驗中學習等操作,並且和人類一樣得心應手。
我們判斷是否強人工智能,主要標準就是這個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處理前所未見的細節!”
“od!那現在世界上有沒有強人工智能,我是說包括實驗室裡?”南希趕緊追問。
“很可惜,沒有。”藤原匠惋惜的攤開雙手“現有科技還不足以滿足強人工智能產生條件,也許在未來五十年後,才有強人工智能誕生的可能。”
“不過在理論上,還存在超人工智能。這種智能並非人類所能想象——你可以這樣想象,當一個強人工智能掌握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知識,並利用這些知識永不停息的研究探索,最終達到一個人類不可想象的程度,它的思考高度已經超脫人類極限,達到另一個層次——這就是超人工智能。”
“天啊!如果真有那一天,人類會滅絕嗎?”南希驚叫起來。
南希真有些被嚇住了,要是人工智能達到這個標準,還要人乾嘛?機器人淘汰人類指日可待,科幻片中的大災難難道要變成現實了嗎?
“我認為不會。”藤原匠越說越起勁,尤其是麵前有個美女仰慕的看著自己的時候(雖然他歲數不小,但喜歡美女是男人堅持一生的事業)。
他本身就是人工智能方麵的專家,雖然他這個人工智能專家水分比較多,比起研究人工智能,對於現代工廠大生產控製方麵他更擅長一些。
但這不代表他在人工智能方麵沒有自己的見解,隻不過在以往他沒有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目前人工智能研發有兩個方向,一種是仿生學,靠分析人類大腦的思維過程,模仿人類思維邏輯研發人工腦,這個方向是用計算機做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出來,目標是研發強人工智能;
另一種是大數據,通過累積數據和不同算法模板,從數據中自然生成人工智能,這種目標研發的是弱人工智能,也是目前主流研究方向。
大數據方法目前還看不出有誕生強人工智能的可能,但是仿生人工智能研究,本身是向人類生物結構靠攏的研發方向,我認為,在這個研發方向中,研發到後來,會出現機器人像人、人像機器人的階段。
現在市場上推出的智能假肢和直接讀取腦電波,翻譯成文字(就是給著名科學家霍金用的那種)處理程序,都是這個研究方向的階段性成果。
在這個研究方向上,最終的結果是,人與機器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也許到了最後,人類將打破生物極限、成為人和機器的結合體。
那時候就無所謂機器人取代人類了,人類用生物部分來維持感性、用機器部分計算力和記憶力——人類也許會變成另外一種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