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忘了,我們用的都是簡體,你應該看不懂,我給你搞個有聲書。”
隨即,蕭然帶著劉盈去客廳調出說書頻道,正好就是《三國演義》。
“上回我們說到,周瑜設計要加害孔明,讓他三天之內交出十萬支箭來,可這三天的時間卻是諸葛孔明自己要的……”
聽到聲音前來的劉邦疑惑,“為何要十萬支箭?”
“這段是書裡所寫的草船借箭,但曆史上還真不是這麼回事。”蕭然說道。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與孫權對戰。首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曹操下令讓軍隊堅守不出。”
“為了刺探軍情,孫權借水麵有霧,乘戰船闖入曹軍前沿,打算觀察曹軍的部署,不料被曹軍發現。曹操生性多疑,他怕有埋伏沒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射向戰船。孫權的戰船就因中箭太多,有翻船的危險。隨即,孫權果斷下令調轉船頭,使船身的另一側受箭,船身兩側就被射滿了箭恢複了平衡,這才安全撤退。”
“而這件事僅是原型之一,故事揉雜了另外被一個曆史。”
“那就是唐朝名將張巡的草束借箭。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叛軍攻打雍丘,唐將張巡帶軍抵抗,在守城40多天之後,箭都用完了。張巡命人紮了數個稻草人,並給它們穿上黑衣服,入夜後用繩子拴著放到城下,讓叛軍以為是偷襲,萬箭齊發射向稻草人,等到叛軍反應過來,稻草人身上已經有無數支箭。第二天,張巡再次放下黑衣草人,叛軍沒有理會,但落地後變成了活人進攻,軍營叛軍被殺得四處逃跑,雍丘之圍就此被解決了。”
“書中所寫的草船借箭是為了凸顯諸葛亮比周瑜計謀更甚一籌,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
蕭然說到這裡,都有些無奈,後世很多人信了這句話,對周瑜產生誤解。
“周瑜和諸葛亮相比如何?”劉盈忍不住追問。
“不相上下。”
蕭然道,“周瑜出身世家大族,所學當然不會差。”
“中平六年是公元189年,孫堅兵討董卓時,孫堅長子孫策與周瑜同歲,都心懷大誌,所以關係很好。周瑜把家裡的一部分住宅讓給孫策,還經常以財力進行幫助,使得孫氏與士大夫間關係邁進一大步。”
“到了公元195年,興平二年,周瑜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這個時候孫策率軍將要東渡長江,收到書信的周瑜率兵迎接,並帶去了船糧器杖。隨後,周瑜隨從孫策先克橫江、當利,又揮師渡江,進攻秣陵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占湖孰、江乘,緊接著逼走劉繇。當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周瑜率部回到丹陽。”
“在這之後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去了壽春。”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術賞識周瑜的才乾,想任命他當將領。周瑜認為袁術不適合追隨,所以借機回江東。此事之前,周瑜在做居巢縣長時認識了魯肅,回去時就帶上了魯肅。”
“孫策親自出迎周瑜,給他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對他十分看重。而周瑜時年二十四歲。”
劉邦出聲詢問,“諸葛亮出山時多少歲?”
“諸葛亮二十一歲出山。”蕭然道。
周瑜年歲要比諸葛亮大一些。
“那後來呢,蕭先生。”劉盈暫停電視,期待著後續。
蕭然繼續說:“建安四年,孫策要攻打荊州,周瑜隨軍征討。十二月,孫策帶領周瑜等人攻破皖城,虜獲袁術等人,其中喬公二女皆國色天姿,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接著進攻尋陽,敗劉勳,第二年年初討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廬陵。周瑜則留下來鎮守巴丘。”
“建安五年四月,孫策遇刺身亡,臨終時把一切托付給自己弟弟孫權。孫權統業時,年齡尚小,沒有多少人信服。是周瑜等人認為孫權能與他們一起成就大業,周瑜從外地帶兵前來奔喪,並留在吳郡孫權身邊任中護軍,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