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快快樂樂的收拾好行李打包回家,而明軍就坐著等待忘記了戰爭。
秦朗直想起了二戰時期的西線無戰事,可現在的大明不是那個時候的英法啊,戰爭本身就發生在大明朝境內的。但你要叫他一個人去追擊去搞事情,他也不敢!
在這個時代,有著騎兵優勢真的就太無解了。
清軍哨騎遍布四野八方,秦朗怕是領兵前腳才出顏集,後腳消息就報到沐陽城了。
他隻能從心了。
因為他的那些‘袍澤’們絕對不會跟著他去打清兵的,甚至在紀莊鄉兵遭受危險的時候,都不會有誰去搭救。
對於其他的所有人來說,‘勝利’就在眼前,‘勝利’已不可逆轉,大家夥隻需要靜靜的等著清兵開出城去,然後就能安心收割功勞了。大家何苦去犯險去送死?
秦朗略作試探就放棄了勸說,大家思維上就有不同,再多的口舌也是白費力。
“也不知道消息送到昫山沒有?”
事不可為,那就另起爐灶。
秦朗立馬轉移目標,把眼睛盯向了海州。不是說服小袁營轉移兵力來伏擊沐陽清兵,那不現實,而是就海州城與袁時中再做一次y交易。
小袁營不可能長時間逗留海州的。
隨著清軍的北返,袁時中隻要不是傻子,就肯定會順著清軍北返的線路,闖入齊魯,趁機奪取地盤,擴充實力。
當初他脫離李自成東去,那西邊就再也去不得了,何況眼下明軍在歸德和徐州屯有重兵,已經把他與李自成部死死的分割開來。
但南麵有江淮明軍,雖然戰鬥力薄弱,但一經動員,人數卻會很不少。固守淮安等堅城足矣。長江之上亦有劉孔昭提領的水師,小袁營往南發展注定是打不開通道的。
又還要防備歸德徐州的明軍來抄他後路,那般的數萬明軍一股腦殺來,小袁營可就被困在這處死地,再無回旋空間了,袁時中除非喪了智,是絕不會往南跑的。
東麵又是汪洋大海,小袁營唯一的出路就在北邊。
恰逢齊魯一片大亂,總兵劉澤清一時間騰不開手腳,這個時候不趁機向北,奪取清兵離開後的大片空白區域,袁時中就是個棒槌了。
秦朗就盯上了海州。
他早就央中此地了。
這地方多好啊,有海港,有土地,還有天險。
後世大家所熟知的雲港市,市區現在一半的土地都還在海平麵以下呢,雲港市海外的雲台山,古名鬱州,為《山海經》中的十洲之一。到明末也還在海中,“圍亙三百裡,築三城”。
也就是說,後世的雲港市區,現在一半在海平麵下,另一半還是個大島。
不過自明萬曆二十一年“開黃壩新河,分黃經五河(漣水東六十裡)、灌口(灌河口)入海”後,這兒的海岸就迅速外漲。
照這個架勢,用不了幾十年,這鬱洲山島就要跟大陸相連了。
曆史上海州的港口位置在二百年時光中不斷的挪移,原因就在於此。
黃河水帶來的大量泥沙不停的淤積著港口。
但現在鬱洲山島還是一個海上大島,其上土地平坦寬闊,四周臨海,秦朗是十分看重這麼個地理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