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2章 化胡為夏_策行三國_思兔 
思兔 > 穿越架空 > 策行三國 > 第2412章 化胡為夏

第2412章 化胡為夏(2 / 2)

“少帥穿上這身衣冠,簡直與我華夏兒郎無異。”

樓麓已經看傻了,張開雙臂,看著張儉,一動也不動。過了半晌,他才反應過來,連忙跪倒在地,雙手抱著張儉的腿,親吻張儉的腳,起身時,已經是淚流滿麵。

“久聞先生大名,沒想到此生還有機會相見。我……我實在是太高興了。”

樓麓行此大禮,張儉有些不安,轉頭看看孫策。

孫策含笑點頭。他早就知道張儉去過北疆,有些名聲,也聽沈友、龐統彙報過,樓麓對張儉印象頗深,念念不忘,這才特意將張儉請了來。化胡為夏,不僅需要武力,需要製度,更需要文化和人格的魅力。黨人的某些作派很得胡人崇拜,讓張儉做樓麓的老師,樹立一個榜樣,對北疆穩定有好處。

張儉年近九十,原本是不願意參與世事,隻想安渡晚年。可是聽說這是化胡為夏的重要舉措,他欣然從命,甚至有些舍我其誰的豪邁。能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做如此重要的事,他非常興奮。

孫策挑選了一個好日子,為樓麓舉行拜師禮。趁熱打鐵,孫策又請張儉選一些誌同道合的讀書人,打算將他們安排到安北都護府,做為教化胡人的中堅力量。

他提出一個設想,打散胡人的部落製度後,封原部落首領為官,實行半自治的製度。各自治區以胡人為主官,配以中原人擔任副職,分管兵馬、民政、教育,爭取用一代人的時間完成初步的轉化。這麼做,一方麵可以維護部落首領的既得利益,以免引起激烈的反抗,一方麵加強對胡人的教化,將他們納入中原的官製。

張儉已經知道這些內容,今天主要是說給樓麓聽。

樓麓不僅讚同孫策的設想,還幫著出了一些主意,比如多派一些讀書人去草原,最好能跟著部落走,設立移動的學堂,教孩子們讀書寫字,記錄草原上的故事。以前的匈奴人也好,現在的烏桓人、鮮卑人也罷,他們都隻有語言,沒有文字,連先祖的故事都隻能口耳相傳。如果學會了讀書、寫字,將被些故事記載下來,可能會對教化有幫助。

據他自己的經驗,草原上流傳的故事中有不少和漢人經籍中的上古曆史有近似之處。比如上古聖人有母無父,就和草原上的習俗非常相似。

樓麓還建議,對一些部落可以通過賜姓的方式進行招撫。草原上的人本來不稱姓,隻稱名,很容易造成混亂,最近這些年,他們也漸漸開始學習漢人的做法,在名字前麵加上姓,以示區彆。隻是無人指導,也沒有統一做法,比較混亂。烏桓人與漢人接觸最多,相對好一些,比如他的父親叫難樓,為他取名樓麓,就是表示他是難樓的兒子。

隻是烏桓人有語言,沒文字,所以有些音很相信,容易造成誤會。比如遼西烏桓大人樓班,很多人都以為他是難樓的兒子,其實他是丘力居的兒子,和難樓一點關係也沒有。

樓麓說,由朝廷賜姓,既是一種榮耀,也是統一部署,免得各起各的,產生誤會。

孫策很驚訝。樓麓雖然年輕,倒是很有想法,看來這書還真是沒白讀。

——

正式接見後,沈友很快又第二次請見。

這一次,他沒有帶樓麓。

孫策知他來意,留他宮中用膳。

席間,沈友提了兩個問題一是攻蜀是不是太急了些,錢糧、物資能不能供應得上?二是不信天命,隻信人心,將來會不會有人假借名義,行田和、王莽之事?

這兩個問題都不是新問題,沈友也不是第一個提起的,但孫策還是很認真的回答了他。

攻蜀隻是規劃,並沒有確定立刻實施,具體實施時間一要經過諸將合議,二要看錢糧準備的情況。不過總體來看,諸將求戰的積極性很高,恐怕拖不了太久。考慮到攻蜀的難度,他必須做好長期對峙的準備。

周瑜、黃忠打了這麼久,還沒取得真正的突破,已經讓很多人意識到蜀地不易攻取。原本是打算以並州為磨刀石,鍛煉沈友、徐琨諸部,現在計劃有變,隻能以戰代練,以兵力優勢彌補地利不足。五路攻蜀是定計,這一戰要麼不打,一旦開打,就是磨也要把曹操磨死,絕不能半途而廢。

至於沈友的第二個疑問,孫策反問了沈友一句話“子正以為,什麼樣的王朝能傳承千年,甚至更久?”

沈友半晌沒說話,躬身道“臣愚昧,請大王指教。”

孫策笑笑。“我也沒有答案,不過我們還年輕,到花甲之年致仕、退位,至少還有三十年。我們可以慢慢想,集天下之才智,三十年時間,總能想出一點門路來。”



最新小说: 開掛人生,嫡女虐渣史 穿越之神醫邪凰顧雲初夜淩羽 不孕被退,改嫁殘疾大佬後一胎三寶 重生之賢德正妻心機深 即日起,全人類隨我反攻凶獸! 極品風流聖手葉小龍沈寒溪 年代1960,看透過往人生 重生主母不爭不搶,世子爺手撕白月光 恰好對你心動 重披鎧甲,將軍夫人她英姿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