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此乃六十萬無主之魂 二合一_瀚海唐兒歸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瀚海唐兒歸 > 第279章 此乃六十萬無主之魂 二合一

第279章 此乃六十萬無主之魂 二合一(1 / 2)

瀚海唐兒歸!

第279章此乃六十萬無主之魂(二合一)

這六條河流從祁連山上奔騰而下,為六穀部的地盤,帶來了可供農牧業發展的充沛水源。

河流的衝刷,又在這片多山穀的地區衝刷出了隱藏於山間的河穀平原。

六條河從南到北依次為

古浪河所在的洪源穀部。

黃洋河所在的黃羊部。

雜木河所在的竹盧部。

金塔河所在的陽妃穀部。

西營河所在的趙家族部。

東大河所在的宗哥族部。

其中陽妃穀部的沈家,西營河的趙家,東大河所在宗哥部中的漢人宗家族,就是當年河西隴右將士的後人形成的嗢末部落。

當然,涼州以南的六穀部,是狹義上的六穀部,他們占據了這片水草豐美的地盤,又因為與涼州城隔得比較近,所以很多時候是以這六穀,代替了所有的嗢末部落。

完整的嗢末六番實際上還包括河湟穀地的嗢末部落,也就是隴右節度使所在的鄯、廓、河三州。

這一大片土地上聚居著超過六十萬的嗢末各族,他們與最具代表性的六穀部一起,統稱為吐蕃六穀部。

日後的折逋遊龍波,潘羅支,唃廝囉,都是崛起於這片肥沃的土地之上。

而在大六穀部中,除了實力強勁的陽妃穀沈家、西營河趙家和東大河宗家以外,還有章家族、馬家族、刑家族、蘭家族、王家族。

以及吐蕃化比較嚴重的杜論、蘇論、崔延等族。

他們已經把自己家族的漢姓和吐蕃官職聯係到一起了,因此除了血脈以外,恐怕已經徹底吐蕃化了。

而同時,這也是張昭來到了這個時代才知道,張義潮上奏唐廷所說的嗢末係昔年陷於吐蕃的河西隴右將士子弟,並不是亂說。

因為我們不能按照後世的認知,隻把這些漢姓的家族,認為是河西隴右將士的後裔。

因為,彼時的大唐,可是一個世界帝國,這一點也不誇張。

當年河西隴右的唐廷將士中,除了漢人以外,還有大量被稱為退渾人的吐穀渾人,投靠唐廷的吐蕃人,羊同、羌人、黨項人等。

他們都是河西隴右將士的後裔,不然也不會頂著代表著吐蕃帝國仆從和奴隸的嗢末人這個稱呼。

真正雪域高原的吐蕃人,肯定是不會稱自己為嗢末的。

所以張義潮說嗢末皆是河西隴右將士陷沒吐蕃之後形成的,不是誇張,而是事實。

而他們認不認自己是唐人呢?實際上是認的。

唐會昌五年,即公元845年,吐蕃貴相鄯州節度使尚婢婢和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大戰。

論恐熱引嗢末六部為從屬,尚婢婢就傳檄河湟穀地與六穀部,曆數論恐熱之罪。

曰“汝輩本唐人,吐蕃無主,則相與歸唐,毋為恐熱所獵如狐兔也!”

也就是尚婢婢對六穀部說,你們本是唐人,如今吐蕃無主(勢弱),還不趕緊回歸大唐,不要再為論恐熱做狐兔一樣的仆從爪牙了!

檄文一出,六穀部中聽從論恐熱的部族,逐漸就跑了個精光。

當時論恐熱與尚婢婢相持不分上下,這六穀部不是在心裡自認為唐人的話,絕不會跑光的。

那麼這樣看,論恐熱與尚婢婢相繼敗亡後,嗢末六穀部似乎歸唐已成定局。

唐廷隻需一紙詔書,稍加撫慰,嗢末六穀部幾十萬人去胡歸唐,簡直就是水到渠成啊!

況且六穀部苦且善戰,淪於吐蕃幾十年還記得故國,唐廷任命其忠義之士為節度、刺史等,西北之地必定穩如泰山,甚至還可以征召善戰者充實禁軍。

當年唐昭宗手中若是有一支六穀部為主的神策軍,哪會被李克用和李茂貞連番侮辱。

李茂貞那句未審乘輿播越,自此何之!可是將昭宗的臉,按在地上踩踏的。

那麼李唐為什麼沒有將淪於吐蕃幾十年的河西隴右將士子弟化胡歸唐呢?

這就是唐廷自安史之亂以來,君王多眼界淺薄,毫無帝王之氣,以及被藩鎮搞出的tsd和涼州特殊的政治結構,綜合作用之結果了。

一直以來,涼州的政治局勢是十分奇特的,這裡人數最多的是嗢末人,但在政治和經濟上,他們並沒有多少的權力。

政治上被涼州漢人掌握,經濟則掌控於吐蕃化的粟特人手中。

曆史上歸義軍趕走吐蕃人之後,事實上掌握了涼州城,但唐廷鑒於藩鎮之禍,生恐長安以西出現一個龐大的河西隴右節鎮,是以處處刁難。

雖然從後世來看,這是唐廷辜負了歸義軍的一片赤誠,但在這時代來說,唐廷的做法無可厚非。

就算張義潮是個大忠臣,對國家忠誠無二,但張淮深呢?張淮鼎呢?以及其他歸義軍實權人物呢?

被藩鎮割據之禍整的奄奄一息的唐廷,實在承受不起河西隴右出現一個大號藩鎮了。

於是除了從天平軍節度使的地盤上,調兩千五百鄆州軍到涼州以外,唐廷還大力支持涼州周圍的嗢末人來給歸義軍搗亂。

但可惜他們隻知道嗢末是涼州的地頭蛇,還驍悍有勇力,完全就沒想過,這是一支渴望朝廷撫慰,內心敏感又不知該歸何處的族群啊!

這些唐廷派來的官員和天平軍士卒,根本沒把嗢末人當成自己人,一直以雜胡、吐蕃奴部視之。

有事用得著就攛掇他們跟歸義軍搗亂,甚至發動叛亂,沒事就呼來喝去。

趕走歸義軍以後,唐廷涼州官員更是把六穀部不當回事,他們忙著侵占歸義軍退去後,空出來的涼州左近幾十萬畝的良田和牧場,甚至當麵稱嗢末人為吐蕃奴。

而沒得到絲毫撫慰,又狗屁好處沒撈到的嗢末部,自此開始自我放飛。

本來他們淪於吐蕃幾十年,對唐廷就隻存著最後一絲希望。

現在唐廷不招撫,他們既不是吐蕃人也不是唐人,一時間竟然沒了歸屬感。

自此嗢末各部開始急劇合流,互相抱團,他們不再希望效忠唐廷,甚至開始不把自己視為唐人。

放飛後的嗢末各部襲殺朝廷官員,搶劫過往行商甚至歸義軍和甘州等地去往朝廷的貢使,切斷朝廷和涼州聯係,越來越成為涼州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鑒於此種情況,鹹通十一年,身在長安的張義潮上書唐懿宗。

‘嗢末百姓,本是河西隴右陷沒子將,國家棄擲不收,變成部落。昨方解辮,隻得撫柔,豈可擯狐兔稻梁,使為豺狼荊棘。’

作為光複河西的大英雄,張義潮當然知道嗢末的實際情況,也知道朝廷棄之不顧的後果。

可唐懿宗和朝臣們,卻擔心這是張義潮又起了與朝廷繼續爭奪涼州的心思,於是唐懿宗以‘暫見權宜’和‘亦非久製’等話來搪塞張義潮。

張昭不知道他這曾祖父收到這樣的回答後,會是什麼心情?反正在這之後,涼州時局就急轉直下。

完成抱團和自我族群認知的嗢末六部,便經常隔斷唐廷和涼州的往來。

最後更是直接進入涼州城,殺唐廷靈武節度使兼涼州節度使盧潘,鄆州天平軍則不得不和嗢末合作,雙方共掌涼州。

如果不是其後歸義軍第二任節度使張淮深,再次奪取涼州,將嗢末勢力壓製回了涼州以南的六穀部地盤,鄆州天平軍及其後人,恐怕也早已嗢末化了。

可憐可恨複可悲,後人尚知安西白發兵,也知張義潮歸附河西,歸義軍為西北孤忠。

但河西隴右將士的後人,卻隻能背著吐蕃奴兒的身份徹底消失,再也無人記得他們。

涼州以北,明威戍堡,此地大約在後世涼州民勤縣城以南二十裡處,距離涼州城約一百裡。

現在已經是八月末了,張昭足足在白亭海呆了快一個月,才收拾大軍南下到明威戍堡。

之所以要如此謹慎,張昭就是為了把嗢末六穀部的情況摸透。

他現在有七千人馬,其中至少有五千人是常備武力,在安西的時候,這是於闐李聖天舉全國之力供應的,東歸之後,就是張昭獨自承擔了。

五千常備軍,如果不能徹底掌控住涼州,根本不可能供養的起。

貿然紮進涼州城,也確實能以力服人,但要徹底掌控,也不是那麼容易。

因為張昭要的,不單單是涼州,還有在隴右節度使範圍內的鄯、廓、河、蘭等州。

“軍使!涼州四姓粟特首領曹萬通洗已經抵達城外!”

就在張昭於紙上寫寫畫畫,將綜合得來的嗢末情報讓郭天策彙總,並親自分析的時候,門外的慕容信長走進來報告了。

“軍使,涼州推官李簡厚,河西節度押衙、度支大使劉少宴,河西節度牙兵都知崔虎心前來參見!”

“軍使,嗢末六番陽妃穀首領沈知海、其子沈念般,洪源穀部大首領折逋嘉施等,隨涼州大雲寺善圓大師,一同前來參見!”

慕容信長還沒下去,李存惠也跟著進來了。

眾人臉上頓時一片喜色,涼州的三大勢力,漢人、粟特人、嗢末首領以及地位超然的佛門代表都來了,看來張昭收服涼州一眾勢力的時候不遠矣。

“走,擺出全副儀仗,讓眾將士盛裝披甲,我們一同去迎接迎接!”

張昭大笑著站起身來,什麼去迎接迎接,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要展示一下實力。



最新小说: 我在鎮武司殺生成神 原神播放二創,原始人全破防了 一拳破萬古 予卿餘生皆歸禮 族長:夭壽了,我族子弟全是反派 我是都市之無敵武神:李昊 藍銀草攻略 替嫡姐爬上龍床,她寵冠後宮 雜役弟子沒出路?我以畫符道長生 我的清純女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