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孫晨此人雖有忠義之名,但實際上能力並不強。
這是一個夠忠心,性謹慎,能守機密,也能嚴絲合縫完成君王任務的忠臣。
這份能力,到張昭這邊來做個西京承天府留守(涼州)或者京兆府長安留守是合格的,這兩地方的規矩是現成的,隻要忠誠和謹慎就行。
但是把他放到南唐去做宰相,去麵對如此複雜的形勢,孫成一定會把事情搞糟。
而韓熙載雖然是個有才的,曆史上的荒誕不羈,也是因為南唐被北宋壓製,國家注定毫無前途,所以韓熙載有些自暴自棄。
但即使他不自暴自棄,此人缺點也不少。
性格強勢,好與人爭執,又喜好奢靡。
這三樣性格如果加上能力出眾,那就是曹操那樣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或者張居正那樣,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千古名相。
可惜的是,韓熙載的能力遠遠匹配不上的他的脾氣,堂堂南唐大臣,最後活成了一個低配版柳永。
所以,此人就是做個太平宰相也不是很合格,做君王的話,到可以是個守成之主。
那既然這兩人才華都一般,張昭不想招攬他們倆,也不是想通過他們得到江南的訊息,為何還要如此對待呢?
其實是出於兩個考慮。
一是張昭想為自己的手下演出一場大戲。
張聖人從在安西起就給手下人灌輸忠義,但是到了此刻,也沒幾個範例,好多人都懷疑那些史書上的忠臣是不是真的。
所以張昭要找幾個忠義的榜樣,正巧皇甫遇的妻子已經找到,梁漢章的第三子在除州之戰不幸犧牲,正好給周國眾臣上一課。
二是張昭想讓李璟覺得這兩人那是驚天緯地之才,連周主都想擁有。
而有大才,還如此忠貞不屈,被放回去之後,李璟定然是要愈加重用的。
這樣一能把李璟引上歧路,讓他誤以為二人乃是奇才,將國事儘數付之,又能打破南唐政局平衡。
因為南唐朝廷政局乃是二黨相爭,孫成、韓熙載為一黨,馮延己、查文徽為一黨。
若是此二人得了大勢,馮延己、查文徽這種背著小人名聲,但其實非常有才乾的江南本地大族,恐怕就不得不要投靠張昭了。
張聖人看的很清楚,這以後收了江南之後,整治江南大族,均田天下等,是要馮延己這等人來做的,孫成和韓熙載這種性格和出身的,根本沒法乾。
所以,當張烈成等一眾臣子、義子氣得不行的時候,張昭頗有點唾麵自乾的無所謂態度,他拍了拍張烈成的肩膀。
“執行最後一步吧!”
。
。
。
和州雞籠山下,不遠處就是長江,此山不算高,但在一馬平川的和州,也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孫成和韓熙載兩人以及隨行的一百多使團官員,乃至吏員、力夫等,都被周軍推推搡搡的推到了雞籠山下。
張烈成騎在高頭大馬上,惡狠狠的看著他們,手裡還拿著一張赭黃色的錦帛。
“孫成、韓熙載,聖人在讓某家再問你們一句,可願意告知江寧城情況?”
韓熙載渾身輕輕顫抖,不再言語,孫成怒氣勃發,梗著脖子不肯低頭。
半晌之後,張烈成仿佛是等的不太耐煩了,他臉色逐漸變差,把手一揮。
兩個身穿紅衣,拿著奇怪厚背大刀的劊子手上前來了,這副造型,是張昭特意設計的,連刀的形狀也是。
“奉詔令,孫成、韓熙載狂悖犯上,即刻處死,使團隨從,一同打殺!”
張烈成話音剛落,一百多南唐使團成員立刻就哭成一片。
孫成毫無懼色,他甩開押著兵丁後,整理整理了衣冠,向著東邊一拜再拜,“臣謹以死報國!”
韓熙載雖然渾身發抖,但還是一頭紮到在地上,學著孫成的樣子,淒聲大喊。
“大唐知製誥,北海韓熙載,今日死國矣!”
其中使團幾個官員,知道死亡不可避免後,也開始整理衣冠。
李昪、李璟父子興文教,各地大建書院,彆的效果暫時還沒有顯現,但忠義之臣還是培養出了幾個。
本來周圍的周國文臣武將,都是懷著一點點憤怒來看熱鬨的,這些南吳人如此不知好歹,合該他們被殺頭。
但這會,南唐使臣團孫成、韓熙載以下,二十餘人整理衣冠,口中說著以死報國(君)的話,算得上是從容赴死,瞬間就讓周國文武的心,不那麼是滋味了。
其中感同身受的,還是皇甫遇的侄子皇甫衝和王清之子王守均。
二人此時都在軍前效力,一起撲了出來,對著張烈成喊道。
“聽聞聖君明主不殺忠義之臣,請指揮使稟告聖人,且饒了他們吧!”
這個角色,本來是要由慕容信長來扮演的,結果沒想到,真有人提前出來了。
皇甫衝和王守均這麼一說,白從信、李存惠等數十位文武都出來請命,張烈成隻能點了點頭,飛馬去請示張昭。
不多時,張昭就來到了刑場,眾人齊齊跪下,白從信領頭出來說道。
“此二人不過是不開眼的書生而已,殺之有損聖人聲譽,不如赦免他們,以彰顯聖人之德。”
張昭沒有回答,而是看著孫成和韓熙載“汝二人,寧死也不願告之江寧實情嗎?”
韓熙載敏銳感覺到了張昭態度的變化,生怕孫成再說硬話惹惱張昭,搶先出來回答。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可因榮華富貴就出賣主上?”
孫成其實也不傻,他看著張昭喊道“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先賢所推崇,亦是某之願!”
張昭喟然歎了口氣,“果是忠臣也!想來皇甫太師、洺國公、應國公、太原郡公等不屈契丹而死,就是此般模樣。
適才聽聞章西豹回報,洺國公與兩千將士的屍骨已經取回,皇甫太師之夫人也已經找到。
王守均你來看,此是否汝父所用之扳指?”
張昭拿出一個剛被錦衣衛送來的扳指,王守均聞言上前,接過扳指就淚流不止。
“回聖人,正是臣父親遺物。”
接著,一眾宮人簇擁著一個老婦前來,老婦做女尼打扮。
原來皇甫遇的正妻霍氏在聽聞皇甫遇自殺殉國後,就心灰意冷出家為尼,還是在她家鄉蔡州的一間小廟,難怪找不到。
皇甫衝跪伏在地上,淒聲對張昭說道“回聖人,正是臣之伯母!”
張昭把王、皇甫二人扶了起來,驕傲的看著孫成和韓熙載。
“南國有忠臣,朕之北國也有義士,日後天下一統,忠臣義士當不再分南北,也不再效忠於割據之主。
汝二人自詡忠義,隻可惜李璟沒有結束亂世,還天下百姓安定的大誌。
此大誌,不但李璟沒有,劉知遠也沒有,高從誨、馬希範、孟昶更不會有,天下間唯有朕有。
心懷天下之主,不殺忠臣義士,所以今日某不殺你們了。”
張昭話音一落,雞籠山下就頓時歡聲雷動,左右皆山呼萬歲,就連死裡逃生的孫成和韓熙載等,也拜伏了下去。
隨即,張昭就在雞籠山下,追封皇甫遇為宋王,封皇甫遇妻霍氏為宋國夫人,賜紫衣,命人在正定為皇甫遇立廟紀念,賜霍氏法號貞範。
並一同追封王清為武安郡王,梁漢章為雁門郡王,郭璘為並國公。
另賜孫成錦緞五十匹,韓熙載錦緞四十匹,使團眾人皆賜二十匹作為撫慰。
二人經曆了大生大死、大悲大喜後,倒是十分上道的前來拜謝。
張昭還特意囑托,“汝二人既然要做忠臣,日後當告戒汝主,不要在生宋、徐二州這樣的事端。”
孫、韓二人連連表示,一定多多勸戒李璟。
這一趟表演完,張昭的‘大秘’李昉站出來恭賀道“聖人寬宏大量,世所罕見,古之明君也不過如此,臣有感而發,願以詩賀之。”
說著李昉把他早就準備好的詩句,當中吟誦了出來。而有了李昉的帶頭,各路文臣紛紛上來獻詩。
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引出張聖人所作的‘名詩’。
張昭立刻詩興大發,留下了陸遊的名篇。
‘誌士慕古人,忠臣挺奇節。
就死有處所,天日為無色。
太義孰不知,臨難欠健決。
我思杲卿發,可配嵇紹血。’
作詩完畢,在萬眾的拍馬屁聲中,張昭深沉的說道“顏杲卿與嵇紹,都是大忠臣,但他們所效的乃是大忠,是忠於中原真命天子的真正忠義。
朕願以此詩與天下人共勉,願天下忠臣義士都來與某共襄盛舉,再興大朝。”
這才是張昭的抄詩的意義,南唐文化之地,沒有什麼東西能比詩文傳播的更快更廣。
張昭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與其效忠各地割據之主,不如來效忠他這中原真命天子。
此時,南唐使臣,皇太弟李景遂也從采石磯渡江而來。
張昭立刻就把這個工具人拉到了雞籠山,指著孫成和韓熙載對他說。
“你兄弟數人,能守住家業,皆此二人之功也!”
而李景遂到了之後,就標誌著周唐之間的戰爭,基本就結束了,和談馬上就可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