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的土豆中含有龍葵素,可能導致人中毒,甚至死亡。但生活中人們往往削掉發芽的部分後照吃不誤,也很少有人中毒。
至於紅薯的缺點,那能叫缺點麼!
紅薯比土豆更能抗饑荒,人快餓死的時候,有口吃的還挑什麼毛病。
陸鳴帶來的又都是現代改良過的品種,無論口感還是產量都比清朝的更好。
至於存儲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土豆粉、紅薯粉不香麼?到時候每人拿個碗蹲在地上嗦酸辣粉吃。
衛青拿過土豆,仔細觀看一番,感慨道“能有如此產量就已經足夠,莫非你是上天派來相助大漢的不成。”
“不不不。”
使不得呀,上一個被認為是上天派來相助大漢的是霍去病,二十三歲就沒了,嚇得陸鳴一波否認三連。
陸鳴又拿出那幾粒乾癟的玉米粒。
“這個是玉米,產量不如土豆和紅薯,和小麥相比,生長迅速,大約百日即可收獲。”
有土豆和紅薯在前,玉米的產量顯得不夠驚豔。
但玉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主糧的重要組成部分。棒子麵,玉米粥,窩窩頭是多少人的童年記憶,滋養了無數饑餓的人。
小麥的生長周期高達兩百多天,是玉米的兩倍,僅憑這一項,玉米就遙遙領先,生長周期越短,人們就可以越快的吃上糧食。
“產量和小麥相比如何?”
小麥似乎已經成了衛青的計量單位。
“差不太多,但玉米要高一些。”
陸鳴老家那裡種玉米的不少,常聽到的就是畝產一千二三百斤。
“玉米的缺點是什麼?”衛青沒忘記剛才陸鳴說完產量後才說的缺點,有什麼缺點還是早點說的好。
“不不怎麼好吃吧。”
其實煮玉米和烤玉米都可以說是人間美味,但這東西一旦曬乾後,味道是真的不怎麼樣,陸鳴從小就不喜歡吃大碴子粥以及糊塗粥。
但是看著衛青的表情,陸鳴知道自己又說了一個不是缺點的缺點。
大漢人民需要玉米粥,需要窩窩頭,自己這話多少是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混賬了。
這個缺點被衛青自動過濾。
伴隨著連年征戰,大漢朝的財政狀況越發緊張,文景二帝的積累已經消耗殆儘,百姓生活日益困苦,衛青都看在眼裡。
打仗讓衛青從騎奴成為如今高高在上的大將軍,可他並沒有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一切。
國家的現狀他都看在眼裡,卻又無力改變,隻能寄希望於早日打垮匈奴,減少朝廷的開支。
陸鳴帶來的作物若是推廣開來,豈不是整個大漢的百姓能多收獲至少兩倍的糧食。
養活更多人口,讓更多人能多吃幾口飽飯,陛下也能更輕鬆地籌集軍費,早日徹底擊垮匈奴。
“這三種作物隻要有一樣能達到你說的效果,你就能一生富貴。”
衛青知道,反擊匈奴隻是開始,四夷賓服,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才是當今陛下的目標。
陸鳴極有可能為陛下的宏圖大業補上最後的短板,陛下又怎麼會吝嗇那一世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