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忽有所感“你要走了?”
“正是。”
都隆作揖道“域外危機西伏,不似秦國這般安寧。我等駐留己久,實在耽擱不得了。”
“月氏采買的貨物皆己交付,在下令人抄寫的上千本經史典籍也全部裝上了馬車。”
“侯爺,有緣再會。”
陳慶知道月氏即將遷徙遠方,不出意外的話,兩人這輩子都不會再見麵了。
“湯禮典,你們……”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都隆居然是和湯漣一起來的。
“哦,這是在下新交的好友,任朝鮮禮典一職。”
“我與他萍水相逢,卻一見如故。”
“鹹陽果真是菁英薈萃,囊括天下英才。”
都隆頗有相見恨晚的意思,熱情地介紹身邊的湯漣。
“謬讚,謬讚。”
“都隆使節方才是世間不可多得的賢材,思慮智謀遠勝於我。”
湯漣自謙的說。
陳慶輕笑了一聲,終於知道二人為什麼會攪在一起了。
誌同而道合。
兩人都想著師仿大秦,強國興邦,聊得能不投機嘛!
“老友,此次一彆……”
陳慶思緒複雜,委婉地提醒“秦國先賢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
“興革不急於一時,最好循序漸進,緩緩圖之。”
都隆爽快地說“在下明白。”
陳慶一看就知道他完全沒聽進去,懷著最後的善意說道“秦國之法,未必適合月氏。”
“師仿秦國,也未必能讓月氏強大。”
都隆不假思索地笑道“那就再想彆的辦法嘛!”
“世間道路千萬條,最後皆歸於鹹陽。”
他揚起馬鞭“在下相信窮我畢生之力,總能為月氏找到一條富國強兵之路。”
陳慶笑了笑,沒再說話。
從晚清到民國,華夏的先烈們想儘了世間一切辦法來挽救這個岌岌可危的國家。
官僚階層要君主立憲,洋務運動。
連李鴻章這個八股文的大行家都說出了‘孔子不會打洋槍,今不足貴也’。
底層百姓發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殺洋人燒洋貨。
地主商賈則搞出了戊戌維新,喊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
都隆大概也是一樣吧。
即使是飛蛾撲火,他也要拚儘全力試一試。
“本侯沒有什麼好送你的。”
嬴詩曼經常數落陳慶是賣玉佩的,腰間的掛飾和玉佩三天兩頭的丟。
他這回又拽下了腰間的玉佩,遞給都隆。
“哪天到了生死危急的關頭,你就把他拿出來,告訴想殺你的人,這是秦國雷侯所贈。”
“玉在人在,玉碎——雖千萬裡,秦兵必至。”
陳慶珍而重之地把玉佩放進他的手心裡。
“保重。”
“多謝侯爺。”
都隆灑脫地大笑,透出一股看淡生死的豪邁。
他撥轉馬頭,高喝道“侯爺,哪天月氏在域外混出了名堂,您一定會聽聞我的名字。”
“屆時你我舉杯共飲,雖遠隔千水,亦如當麵。”
“保重啊!”
陳慶默然不語。
一道清風拂來,發絲飄揚遮住了他的視線。
望著都隆縱馬疾馳的背影,他心中不禁浮現出兩句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