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季孫斯又以連續喪事過於煩瑣為由,將太後定姒的喪事給簡辦了。這是明擺著沒給你國君任何麵子。
魯哀公心頭燃燒著一萬公頃的怒火,但他隻能把火燒在自己的心頭,他無能為力。
無能為力的魯哀公,突然想起了魯國聖人孔夫子。
如果國家能夠按孔夫子的理念,全麵推行禮教,那該多好啊。
孔子也連連搖頭,他哀歎著魯國的全麵禮崩樂壞,也同情著剛繼位的國君魯哀公。
想起邾隱公,孔子也不由替這位勤勉的邾國國君歎息。說起來,邾隱公與孔子還是有一定的交集的。
公元前507年,邾國國君邾莊公去世,年輕的邾隱公繼位。剛即位的邾隱公很快碰到了一個麻煩事,那就是關於成人禮的事。
史料未記錄邾隱公生於何年,但可以相信的是,此時的邾隱公並未成年。由於未成年而當了國君,那國政大權是要被卿大夫們掌控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邾國的情況非常複雜,尤其是最近幾十年來,國力衰退得可以,卿大夫們各自為政,史料總記錄那些個牛氣衝天的卿大夫們動不動就搞內亂,然後帶著封邑投靠他國。
年輕的邾隱公非常渴望扭轉這個局麵,那就需要自己親政。
要親政,那必須行冠禮,即成人禮。
需要說明的是,春秋時期男子的冠禮是二十歲,但國君為了國家大計需要,可以提前。如晉悼公十三歲就行了冠禮後,一直牢牢把控著晉國朝政。
魯國先君魯宣公也是在晉悼公的支持下,未到二十就行了冠禮。
邾隱公需要為自己辦一個成人禮,但他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畢竟,邾國所知道的那個冠禮,是二十歲男子的冠禮。
邾隱公聽說魯國有位大賢叫孔丘,對周朝禮儀非常精通,就通過仲孫何忌向孔子求教。
當時,仲孫何忌作為孟氏家族宗主和魯國大司空,與其兄弟南宮閱都是孔子的學生,孔子聽說有一位外國國君向自己請教,非常高興,就向邾隱公詳細介紹了相關禮儀。
孔子告訴邾隱公,雖然貴為國君,但行冠禮時,必須要使用世子的冠禮規製。
孔子說,冠禮並沒有地位尊卑之彆,哪怕你是天子的嫡長子,在加冠時與普通平民是一樣的,因為人並非一生下來就有高低貴賤之彆,所以大家都要遵循同樣的冠禮。
當時邾隱公就非常不理解,人生下來當然是有高低貴賤之彆,為何孔夫子說沒有呢?
孔子解釋道,這不是指人的地位,而是指每個人自出生起,在敬重祖先這一點上,並不因為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人為什麼要行冠禮?那是為了敬重紀念自己先祖,就是要要告訴先祖,自己已經能夠承擔一個成人的責任了。
所以,冠禮應該在祖廟按相關禮儀進行,以裸享之禮並配之以鐘磬之樂,使加冠者感到自己的卑微而更加尊敬自己的祖先,以表示自己不敢擅越祖先的禮製。
這個裸享之禮,即用具有特殊香味釀造的酒向先祖敬酒,
具體到邾隱公身上,那邾隱公要在邾國的宗廟前行冠禮。由於這個時候邾隱公的父親已經去世,所以邾隱公要站在廟堂前東麵的台階上,表示自己繼承父親而成為家族之主。
為何要在東麵的台階上呢?那是因為當時主人接待賓客時,主人走東麵的台階,客人走西麵的台階。
然後,邾隱公開始加冠,並向參加冠禮的每人敬酒。對了,這冠要加三次,始加緇布冠,次加皮弁冠,再次加爵弁冠。
三次著冠,這酒也要敬三次。每敬一次酒,意味著加禮於有成的人。
正是因為孔子的耐心解釋與教導,邾隱公全麵掌握了自己作為少年國君行冠禮的一整套程序,禮儀非常到位,他的冠禮也非常順利!
而且,由於邾隱公作為一國之君,能虛心向孔子求教,這讓孔子對這位邾隱公有著相當的好感。
但好感並不能實際解決邾隱公的需要,當季孫斯下令修築漆邑城牆時,孔子知道邾國是無論如何都要不回這座對邾國來講非常重要的城邑了。
由於季氏在魯國的強勢執政,不用說邾隱公的努力化成了泡影,就連魯國國君魯哀公也隻是一個國君而已,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國君。
甚至,魯哀公連為母親定姒求得一個合乎禮儀的喪事這點要求都得不到。
魯國,還要講什麼禮儀?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