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孫肥想起當年父親季孫斯去世前囑咐自己要接回孔子,而自己卻違背父親遺命,再加上此時魯國內憂外患,三桓內部不團結,強齊虎視眈眈。作為魯國的實際掌權人,季孫肥確實累了。
那就讓孔夫子回魯國吧,魯國,真的需要這位大牛人了。
於是,孔子就回來了。
坐在魯國國君魯哀公派來的高級豪華專車上,孔子感慨萬千魯國啊魯國,我老孔總算要回來了。
與以往走在國際路線上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孔子的身邊沒有了仲由!
仲由,留在了衛國。孔子有些不舍,但這是仲由的選擇,孔子不想多加乾涉。
仲由為何要留在衛國?咦,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講魯、齊、吳、越之間的戰爭故事,居然把孔子晾在一邊好多年了,這也太大不敬了吧?
快回過頭去,好好講講這幾年的孔子吧。
時間,就定在公元前488年,孔子64歲。
那一年,孔子終於放棄了楚國,因為楚國國君楚昭王去世後,幾乎整個楚國都不再有重用孔子的權貴人士,那孔子還留在楚國做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直接回到魯國,也是不現實的,至少,魯國一直由三桓當政,或者說主要的是由季氏家族說了算。但季氏家族一直沒有說請孔子回魯國,那孔子能回魯國嗎?
對於持不同政見者,曆朝曆代古今中外,估計都會有差不多的待遇。春秋算好了,但風險也是很大的。
老都老了,何必冒險?
那,還是去衛國吧。
衛國,儼然成了孔子的第二故鄉。畢竟,諸侯列國中,確實也就是衛國,對孔子表達了相當的善意,了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
衛國,確實值得我們尊重。
在衛國,至少有一些人,對孔子及儒門有著好感,或者給予支持,或者給予同情,甚至還有直接成為孔門弟子的。
這些人,包括衛國太後南子,衛國國君衛出公,衛國執政上卿孔圉,衛國大夫蘧伯玉等等,孔子的高徒中,還有端木賜等人。
其中,弟子高柴曾在衛國擔任士師。孔子在衛國多年,鬱鬱不得誌,最後離開衛國。高柴毅然棄官不做,追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子最欣賞的弟子之一。
關於士師,我們在講柳下惠時已經解釋過了,這可是當時列國執掌禁令刑獄的官吏,在春秋時期,士師執掌的禁令分五禁,即宮禁、官禁、國禁、野禁、軍禁等五禁,權力大到了無邊。
當時,人們在不同的地方,應該遵循相關禮法規定,宮廷、官府、國都、郊野、軍中,均有一套嚴格的規定。約束規定的,就是禮法,誰違反了規定,就由士師來判定。
士師,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長、公安部長兼最高院院長、最高檢檢察長!
如此位高權重,高柴卻毅然放棄,甘心追隨孔子周遊列國。這樣的人,絕非池中之物!
至少孔子對高柴非賞欣賞。因為高柴此次不但放棄了衛國士師之高位,他很早就在魯國當官,曾擔任過費邑邑宰、成邑邑宰和武城邑宰。
能夠被舉薦至這三大魯國重鎮擔任一把手,可見高柴的治政能力非同凡響。當然,舉薦高柴的,主要是孔子,還有一個人,那便是仲由。
仲由與高柴是同門師兄弟,更是好友。兩人見老師孔子被迫離開魯國,毅然掛印辭官,追隨孔子周遊列國。
現在,大家都要離開楚國了,根據端木賜的建議,以及孔子對魯國乃至整個春秋江湖的形勢判斷,最終決定,赴衛國。
這一路行來,孔子可謂是顛沛流離,嘗儘世間苦楚。在陳國,雖得到尊重但被冷落;在蔡國,痛失弟子漆雕開;在葉邑,與葉公政見不同,最終不歡而彆。
在赴楚路上,遭遇圍困差點餓死;在楚國,先七百裡封邑賞賜之欣喜,再是楚王病逝軍中最終自己不得重用之失望
早秋的南方,天氣還很熱,空氣都帶著炙熱,給人沉悶的感覺。孔子一行人,走在北上赴衛的道路中,心情如同這天氣一樣,沉悶著。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