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箭的製造工藝,並不比普通木箭簡單,甚至更加繁瑣。
古今中外,無論在任何時代,箭杆的製造才是打造一支箭的關鍵,遠比箭鏃麻煩。
弓和弩,兩種武器的箭矢加起來一千萬支,就超過了六億五千萬錢,約等於大乾國的六十五萬兩銀子。
燕州一戰,大乾將士就打出了接近一百萬支箭,擊潰蠻荒人的戰鬥意誌!
國產影視劇,一直是弓、弩、箭的重災區,一言不合就是覆蓋射擊,導致觀眾認為軍隊射箭根本不需要精準度。
古往今來,在真實戰場上,覆蓋射擊反而是屬於小概率情況,弓箭手恰恰非常重視精準度,如果手裡這一箭,不能保證命中率,寧可不射。
在古代,箭的造價極高,涉及人力、材料,沒有哪個國家經得起長期覆蓋拋射的消耗。
曆朝曆代名將,都對將士射箭有嚴格的要求。
明朝戰神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就有記載凡對敵射箭,隻是個膽大、力定、勢險、節短,則無不中人,無人能避矣。此狀形容不出大端將弓扯起,且勿儘滿,且勿輕發,隻是四平架手立定,則勢自險矣。必待將近數十步,約我一發必能中敵,必能殺人至死……
大意是,弓箭手需要確保準頭和距離,絕不輕發,一旦發射,務求一發命中,才能將自身作為弓箭手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盲目射箭,隻會導致己方形勢險峻。
這一千萬支箭,單靠一個軍器監顯然是不行的,蕭清接受梁蕭的建議,在半年前就通告全國,把庫存的箭支都送往北境清點,本地隻留下必要的一部分數量。
根據梁蕭、王滄海、呂毅等人的推測,大乾國早已是內憂外患,單靠打壓世家門閥是沒用的,必須先打殘蠻荒,奪回賀蘭山,威震諸夷!
否則,一旦周邊各國同時犯境,大乾國分兵四方,疲於應付,後果不堪設想。
到時候,隻怕連同宗同源的大梁國都想趁火打劫!
為了這一戰,蕭清和王滄海、影衛部隊日夜努力,才確保北境能有這麼多軍器。
蠻荒人也是有大量箭矢的,否則騎兵就沒有那麼明顯的優勢。
想要命中騎兵這種移動迅速的靶子,難度遠勝過命中步兵。
大乾將士如今大量披甲,穿重甲行軍打仗,對體力消耗不小。如果大乾將士沒有足夠的箭矢作為威懾,就很可能被蠻荒鐵騎玩死。
這些物資,包括箭矢、長弓、神臂弓、棉甲、步人甲、陌刀……關鍵數量,隻有梁蕭、蕭清和四大輔臣清楚,清單都是用鋼製盒子鎖上,由隊長級彆的影衛帶隊送到梁蕭手裡,確保沒有第七個人知曉。
哪怕是負責清點物資的穆宏等人,也是分散清點,每人隻清點一部分,生怕蠻荒人有可能知曉大乾國底細。
前任兵部尚書獨孤群、兵部侍郎獨孤雲城,莫說這些物資數量,就連北境守軍究竟有多少,都不清楚,隻知道是“幾十萬”,這也是蕭清和王滄海努力監督、壓製獨孤群的結果。
二人又秘密商議了一番,終於選定策略。
第二天,梁蕭親自通告全軍,自己準備和十萬燕州部隊留守朔方,餘下的燕州精銳隨元帥呂毅出征賀蘭山,確保北境安全之後,再去賀蘭山支援。
士兵們經過短暫的震驚之後,隻是惋惜,沒有異議。
呂毅親自安排眾將動員部隊,接近二十萬。
與此同時,駐紮在賀蘭山的蠻荒部隊,也收到了朔方的細作消息。
大乾國,準備出兵三十萬!
“兩位元帥果然料事如神,大乾國就喜歡虛張聲勢,其實隻有十二萬到十五萬!”
軍帳裡,左賢王看著細作送來的情報,眉頭緊鎖“那梁蕭,居然準備留守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