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良喜形於色“這正是為兄所想的,咱們兄弟倆共同探討,共同努力……三弟,這是為兄收集到的兩篇策論範文,你所寫的軍國策論,實是絕頂無雙,但會試策論未必還是軍事,需要兼收並蓄,多作準備才好。”
他遞給林蘇兩篇稿子,這稿子是普通紙抄寫的,字跡已經很模糊了,上麵還有燭油、墨跡,憑這賣相那是相當的……古色古香、原汁原味。
林蘇拿起來細看。
《商事止疏》——國之興,皆言利也,利從何來?商也,故商之重,國之重器……
一口氣讀完,林蘇拿起了另一篇。
《論水利之患》——國之興,在民,民之便,水土而已,大蒼長河三十七,每歲洪澇者過半……
也是一口氣讀完。
他的神色頗為怪異“二哥,你把這叫範文?”
“當然是範文!這是十二年前的殿試範文,策論的題目就是三個字國之興。這兩篇範文還是父親委托朝中好友弄來的……”
“你不覺得這範文狗屁不通?”
林佳良猛地愣住。
林蘇卻坐下了,喃喃自語“有點奇怪啊,這樣的文章,觀點如此之偏,論據如此之奇葩,怎麼也可以在殿試上寫出來?水平也太差了吧?不應該啊……哦,我有點明白了……”
他明白什麼了?
他明白這個世界的策論為什麼如此奇葩。
隻因為一點,這世界諸聖分列,各家觀點完全不同,學子們踏上文道,就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簽。
比如說,上麵第一篇策論,是一個雜家的人寫的,雜家以商為重,所以,他就將商的作用無限放大,貶低其他學說。
第二篇是農家寫的,所以他把農無限放大,斥商為禍國之源。
帶有標簽化的策論,怎麼可能找到真正有效的治世良方?所以,他們的觀點偏激、有失偏頗就不奇怪了。
反觀中國封建社會,真正的科考是從唐朝時開始的,策論也是在那個時候走入科考的殿堂,而那個時候,開創諸子百家流派的那些先輩早已不在,影響力日見式微,各家觀點跨過分裂而進入融合的階段,所以,才有一個整體觀和大局觀。
在這種思潮下,策論的水準顯著提高。
這個世界,諸聖依然在……不管本人在不在,至少他的影響力依舊空前,流派之間界線分明。
所以,才會出現“各說各話,偏方治世”的奇葩策論。
林佳良完全理解錯了意思“三弟軍事策論方麵乃是頂尖水準,眼界自然高些,看不上這些策論也是正常,但是……當今天下,策論範文難見難尋,偶有精品,也被各大世家收藏,為兄怕是很難為三弟尋找到更好的範文,這……”
隱身在暗處的章亦雨眼睛亮了,他想要範文!
那你找我啊,我把家裡的範文給你找幾本過來……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了這個想法。
林蘇道“二哥,彆費心思了!這樣吧,我給你寫幾篇,你可以參考參考,會試上興許會有些幫助……”
林佳良心頭大震,臉色突然紅了。
章亦雨也愣住了,怎麼劇本跟她設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