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鑒寶寶友你很不對勁啊!
什麼意思?
直播間寶友們隻覺得腦中轟的一聲巨響。
這東西還有什麼可說道的?
“缺頁了。”
寧帆淡定開口,直播間眾人心頭一跳,認真看向屏幕。
“怎麼可能會缺頁?”
“看最後就知道了。”
寧帆說完,乘風破浪不敢停頓,連忙翻到最後一頁。
畫麵停頓下來。
眾人都看著鄭和航海圖皺起眉頭,書頁最後一側果然和寧帆說的一樣,是匆匆結束的痕跡。
一幾句普通的航海日誌記錄之後,突兀出現三個字。
“臣頓首。”
筆走龍蛇,字體與前麵的蠅頭小楷不太一致,顯得格外不和諧。
慌亂地都不像是在海浪中寫下出來的,更像是交卷到最後一秒驚鴻一瞥看到的填空題答案。
“這是怎麼回事?”
直播間眾人看著畫麵都不理解了。
“這要是按常理的話,不應該是這樣吧?”
“自然。”
寧帆開口,淡淡解釋道。
“通常情況這些內容都是鄭和一個人記載,不可能有第二人知道這些事情。”
“不過在一種情況下例外。”
“那就是鄭和身亡之後。”
“史料記載,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過程中去世,當時已經是宣德八年,距離鄭和第一次出海已經過去了二十八年。”
“許多學者在研究的時候都在關心鄭和這些年去了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
“可是很少有人去想鄭和為什麼要出海。”
“從時間來看,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是永樂三年五月五日,此時鄭和父親去世不久,朱棣還派人重新撰寫了墓碑銘文。”
“這個人的身份也很特殊,叫李至剛,是明朝著名的文人,與解縉私交甚好,還擔任過左春坊大學,編撰過《明太祖實錄》。”
“這在古代是極其罕見的行為,基本上表示鄭和是皇帝自己人才會有這樣的舉動。”
“往前找鄭和的生平,也隻能找到鄭和在靖難之役可能做出過巨大貢獻。並於建文四年,以太監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馮氏。”
“而在明史中還有明確記載,永樂元年,鄭和刊印《佛說摩利支天經》是請的妖僧姚廣孝做序。”
寧帆話音落下,直播間寶友首先繃不住大叫起來。
“怎麼可能?”
他們雖然不清楚剛剛寧帆說的第一個名字是什麼情況。
可是能夠和解縉私交甚好的人絕對不是一般人。
另一方麵。
黑衣宰相姚廣孝的名字,在古玩和曆史圈子裡可以說是如雷貫耳。
作為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姚廣孝精通三教文化,甚至還有文學、軍事造詣堪稱是全才。
而且在去世後由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這種身份的人給鄭和刊印的佛經做序,要是按照一般情況是絕不可能的。
可是鄭和不僅做了,而且看起來毫無難度。
這就有些太反常了。
不少寶友都討論起來。
“一個太監,就算是立了寸功未立就有這個功績,這也離譜。”
“彆說是靖難之役中有功,這就算是從龍之臣,給的待遇也足夠了,不至於,不至於。”
正常討論外,還有些不知道哪裡來的腦洞。
“要我說,這鄭和不會是朱棣的私生子吧?”
“做夢呢?朱棣能讓自己私生子去做太監?最差也是像是沐英那樣給一個封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