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判官!
三日後,太子繼位,正式改元。
改元,就是改換上一任皇帝的年號,昭興就是上一任皇帝的年號,現在得改了。
在年號上,三公、三孤、各閣學士出了不少主意,禮部彙總在一起,交給蒼龍殿選定。
最開始選定的年號叫永初,這是比較傳統而古老的年號,意味著一個永久的紀元開始了。
太子不喜歡這個年號“誰能永遠做皇帝呢?不妥!”
梁季雄選定的第二個年號叫建武,太子北征,開疆拓土,年號建武,實至名歸。
太子還是不喜歡“毛刹犯我邊疆,自當痛擊,但若想國泰民安,還是少些戰事的好。”
第三個選定的年號叫甘露,昭興一朝的苦難已經結束,大宣新得明君,如久旱逢甘露。
太子依然不喜歡,沒解釋原因。
其實原因是有的,隻是不方便明說。
我當上了皇帝,彷佛是建立在父皇帶來苦難之上,我這皇帝難道一直要停留在父皇的陰影之中?
不妥!
治平、開元、建隆、弘光……禮部一連呈上來十幾個年號,太子都不滿意。
最終梁季雄給出了建議“你自己想一個吧!”
“自己想,便自己想!”太子想了半日,最終想了個年號,叫長樂!
長樂這個年號,在前前朝,也就是大瑜王朝中也曾出現過,可按史書記載,那是個終日耽於酒色,不務正業的皇帝,算是個比較典型的昏君。
“陛下,叫這個年號當真合適麼?”梁季雄對此頗為不滿。
太子搖頭道“二哥……”
“我是你祖宗!”
“老祖宗,長樂皇帝雖然不算勤政,但長樂一朝是大瑜王朝最富足的時期,他管得少,做得多,他長樂,百姓也長樂,其實是個好皇帝,我要做他那樣的皇帝,隻管讓大宣長樂就好!”
梁季雄愕然道“這是史書上寫的麼?”
“是呀!”太子一臉正色,“史書繁雜,有不少史書上記載,長樂一朝的大瑜,能與我大宣媲美!”
真有這樣的史書麼?
反正正史上是沒有的。
這些事情是李沙白講給太子的。
梁季雄懷疑太子的說法,可該怎麼做呢?
找禮部去史書上查證?
何必呢。
何必非得卷了新君的麵子?
罷了,既然讓太子自己選定,那就依他的意思,叫長樂便好。
新的年號有了,但還得給昭興帝一個稱號。
活著皇帝有年號,死去的皇帝按理說應該有個廟號。
像他這樣的昏君不會有廟號,可至少要有個諡號,昏君的諡號一般逃不開“靈”、“幽”、“厲”、“湣”這些字眼。
太子認為“湣”比較合適,在國遭憂曰湣,在國逢艱曰湣,禍亂方作曰湣,使民悲傷曰湣,使民折傷曰湣,在國連憂曰湣,左國逢難曰湣,危身奉上曰湣。
按照太子的意思,昭興帝的諡號,應叫做宣湣帝。
消息剛一傳出去,群臣沸騰,認為“湣”這個字不妥,在國遭憂,在國逢艱,說的好像昭興帝生不逢時一樣。
而實際上,大宣的苦難,全都是這昏君造成的。
梁季雄也覺得不妥,與禮部商議過後,改諡號為“厲”
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這簡直就是昭興帝一生的寫照。
依梁季雄的意思,再把他的身份由帝降為王,叫宣厲王,非常合適。
可他低估了群臣對昭興帝的痛恨,禮部會同群臣商議過後,群臣依舊不滿,最終由各書閣學士商議,聯名上奏,給昭興帝定了個諡號,曰醜。
太子傻了眼“醜這諡號,確實是有,可也沒有定在帝王身上的。”
梁季雄歎道“罷了,這件事,就從了臣子們的心意吧,否則這份積怨,難有了結。”
宣醜王,為昭興帝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點。
太子繼位之後,先論功封賞了功臣。
楚信居功至偉,被封為護國公。
擔任公爵後,楚信不能長期帶兵,這是大宣的官製,邊境的戰事交給紀騏,隻有在緊急情況,楚信才可以奉詔,以車騎大將軍的身份領兵作戰。
紀騏被封為鎮國將軍,從二品之職。
其餘參戰將領皆獲封賞,喬順剛獲任掌燈衙門千戶,孟世貞晉升為綠燈郎,李普安、馬廣利、楚禾等人升任青燈郎。
餘杉升任武威將軍,白子鶴任上騎都尉,兩人都是五品官職。
王振南因精通圖奴語,留任北境,擔任正六品驍騎尉。
看著茫茫大學,王振南慨歎一聲“我那八個夫人,卻要苦忍寂寞……”
管家上前道“老爺,媒人到了,羅家的姑娘也到了。”
“領進來吧!”
王振南又歎一聲“我怕你們寂寞,且給你們找個姐妹。”
南征一戰,青衣閣戰功卓著,薑飛莉升任皇城司指揮僉事,正四品,麾下戚水雲、李雪飛、尉遲蘭、蘭紅錦、喬紅柳等人皆獲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