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國往事_帝國之星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帝國之星 > 第三章 帝國往事

第三章 帝國往事(1 / 1)

帝國之星!

朱孝銘陪同自己的父皇站在紫禁城的城樓之上,看著與之隔一條街的帝國資政大廈,這座經曆了帝國無數風雨的大廈。皇帝朱忠彬感慨道“相對一些東西,人的生命真是短暫,當年一手創立了一個新的帝國的高祖皇帝已經逝去數百年,但他建立的各種製度卻一直保留下來。”

朱孝銘道“高祖皇帝給我們開了一個好頭。”他還有半句話未挑明,現在的帝國已經快要將高祖皇帝創下的基業敗完了。

“風雨欲來啊!”皇帝看著天邊聚集上來的烏雲蕭索道。

內閣府對麵的帝國資政大廈始建於西曆1680年,是一棟四層高的建築,遠遠望去威嚴莊重,讓人產生一種敬畏之感。

帝國資政院分為上院下院之分,上院又稱貴族院,主要成員是由皇室成員、世襲貴族、離任的內閣委員以及內閣尚書(需完整任職一屆)、離任的總參謀長(需完整任職一屆)、離任大法官(需完整任職一屆)、離任的省長,特彆市長組成,人數299人,任職到75周歲。每當有空缺時,如候選人數超過缺額人數,則由下議院投票產生,後由皇帝任命,落選者在下一年度出現缺額時按得票多少自動遞補。上院權利包括對立法權和財政權的審查,下院通過的大部分重要法案需要上院質詢並投票通過,二分之一同意票即可報送皇帝簽名生效。但即便上院不批準,下院三個月後再進行投票如果通過也會報送皇帝生效。上院還可以針對法案的缺點和漏洞提出修正案,同時也需要下院通過。

下院資政是由全國選舉產生,每省按人口比例產生,最低1名(海外領地1名)共381名,由次輔擔任院長。帝國首輔次輔以及三位內閣委員由下院勝選多數黨提名(提名需要下院一半資政投票讚成)並經皇帝任命,皇帝可以拒絕一次,但當多數黨第二次提名並將名單呈交給皇帝時,將會自動生效。下院具有議案權(包括法案、預算),監督政府權、彈劾內閣權等重大權利。

資政院最開始的時候隻由貴族成員和大地主、大商人組成,作用僅僅是為皇帝決策。後來隨著資產階級的萌芽,資產階級日益覺得自己需要在帝國的政治舞台上發揮更大的能量。

於是在西元1780年6月10日,光宗皇帝在位之時。

資產階級的代表人劉加男侯爵進宮請願,請求資政院資政提名權放開、由資政院提名首輔、減稅發展工商業等十條建議,史稱《奪權法案》。

帝不許,劉遂南下鬆江,召集廣大商會、銀行等罷工,並連日舉行大遊行。此舉頓時點燃了資產階級的熱情,各個工業城市烽煙四起,紛紛舉行罷工。由於當時鬆江掌握著全國一半的工業,三分之二的大銀行以及出具規模的股市等重要的經濟命脈,所以朝野震動,帝國首輔李博文伯爵從中協調未果,遂辭職下台。皇帝隻好任命軍人出身的退役元帥夏家隆組閣,夏家隆上台後下令鬆江特彆市警察局逮捕劉加男等十一人,一時間整個鬆江風聲鶴唳,陰雲籠罩。

很快,警察部尚書南下鬆江,親自指揮搜羅證據。但當移送大理寺時檢察官卻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提起訴訟。局勢陷入僵局,內閣府內也是爭吵一片,多位商人出身的閣員辭職,內閣府陷入癱瘓。隨著羈押期限日益臨近,壓力越來越大的保皇派孤注一擲,7月28日調集東部軍區所屬的威遠軍10000餘人進駐鬆江,並在鬆江實行宵禁並禁止遊行,強令各商會、銀行、股票交易所等開市。

7月29日保皇派派兵在鬆江各路口集結堵截遊行隊伍,並與人群發生衝突,士兵鳴槍示警並驅散人群後抓捕35人。

第二日,憤怒的鬆江市民舉行50萬人大遊行,衝擊市府,跟軍警發生激烈衝突,致使群眾18人死亡,傷56人,軍警傷亡12人。

槍聲點燃了鬆江以及全國人民的怒火。8月2日,鬆江爆發百萬人大遊街,人群抬著遇難者的棺材遊行到市中心的為民廣場,將棺材放到高祖皇帝的銅像下,一齊默哀。鬆江大學學生蘇名旭發表了《帝國需要我們》的演講,他講到高祖皇帝中興以來,帝國國力蒸蒸日上,但是腐敗叢生,官員弄權。這個時候人民需要更多的自由和民主,納稅人需要更多的話語權。演講結束後,鬆江各界組成臨時委員會,並組建自衛軍,發放武器。

全國各地也紛紛效仿,全國性衝突一觸即發。但內閣府和皇帝一直不願妥協,局勢在8月底出現轉折,駐紮在廣州城外的鎮安軍嘩變,進駐廣州城內,由下層軍官推選的軍事委員會宣布支持市民。消息一出,全國各界民主派士氣高漲,各地駐軍有不穩跡象,保皇派領袖、內閣首輔夏家隆請辭,皇帝陛下任命京城商會會長徐道暉組閣,但徐道暉婉言拒絕。

民主派於9月5日下最後通牒,如果皇帝陛下不與談判,將於9月10日自行組閣。7日上午,一直由民主派控製的海軍艦隊在天津外海舉行演習,炮聲隆隆,震動京師。眼看大勢已去的光宗皇帝隻好授權大資產家馬軍起組閣,並改組資政院,分為上下兩院。上院由皇帝任命,下院由各界推選產生,並由下院推選出首輔,此時應運而出了黨派,隨後經過的100餘年的發展,產生了民主黨、愛國黨、大國黨、華夏黨等為代表的大大小小數十個黨派,但內閣首輔一般會從民主黨和愛國黨兩黨選出,因為代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兩黨得票數遠遠超過其餘黨派。

隨著資產階級的正式上台,帝國的擴張之路轉向大海,帝國海軍獲得資金傾斜,建造更強大的軍艦,幫助帝國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

帝國新的內閣於1782年正式開發新大陸,內閣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期望將新大陸建成了帝國的原材料產地。

獅城作為帝國控製海外自治區最為重要的港口一直駐紮了帝國的艦隊,保護著帝國在南洋南部以及與西方貿易的利益和安全。帝國一直對英國在天竺的利益羨慕不已,漸漸的已經不能滿足隻與東天竺公司進行貿易了,最終帝國海軍在1790年與英國在天竺洋發生衝突,並派遣水兵登陸印度進行有限地騷擾作戰,在與英國軍隊你來我往的小規模衝突後,兩國最終一起與莫臥兒帝國簽訂條約,在孟買和加爾各答割讓土地成為大明帝國的租界,給與大明帝國貿易各種方便。

至此,帝國的勢力範圍除了東亞以及南洋以外,終於踏進了天竺洋領域。帝國政治家在海上獲得巨大利益後逐漸認識到大海才是帝國發展的方向,所以帝國海軍一直獲得內閣的青睞,每一次的軍隊預算都要傾斜向海軍,這讓陸軍羨慕不已。尤其近幾年的帝國的陸上威脅越來越少,導致陸軍規模越來越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帝國控製殖民地的方法還是主要依靠強大的海軍。海軍自從帝國中興以來就是帝國擴張的急先鋒,先後數次擊敗荷蘭,將其趕出了亞洲範圍。然後又將英國人趕出東南亞一帶,確保了帝國在這一代的地位。

近年來帝國在東南亞的鐵路一直在籌備修建中,帝國內閣一直希望將整個東南亞用鐵路連接起來,這樣就能更加有效、緊密的將東南亞各國控製在帝國掌控之下。而且還能將海軍的預算壓下來。內閣一直期望減少軍費開支,愛國黨的保守內閣對於軍事擴張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們的各項政策就是收縮。



最新小说: 最強贅婿:我家夫君有點妖 綜武,我是逍遙派掌門 星淵踏道 Heterospecies 萬人迷被前男友的兄弟們盯上了 末日藏身處,從地鐵站開始升級 失憶瘋批少女cos穿 鄰家美姨 修船廠通古今,嬌養的王爺登基了 穿越被換親,喜嫁侯府當家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