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仙緣傳承係統!
君王不在意自己的身份,臣子們樂得自在,話題又回到蘇彧認為荒謬的事情。
“蘇卿家,大隋律法如何處理此事?”
律法本屬司空府職權範圍,大隋新設立法署負責立法,執法署負責監督執法。審理大案要案,依舊是司空府律法司的職權,州郡縣主官審理地方一般性案件,類似法院的衙署尚未設立。
司空府原來的四位司直,王朗出任冀州刺史,劉淵出任揚州刺史,日常事務由劉石庵主持,蘇彧兼任皇家人文科學院院長,大隋律法肯定比在座其他人熟悉。
“回仙師君王,大隋除反叛罪以外,其餘罪責下到七歲,上到八十歲皆會受罰。杖責、拘押、貶為奴籍或者流放,十二歲以上可處死刑;八十以上老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大多不堪刑責,或死於牢獄。”
反叛通常由君王親自定罪,大隋創立以來,本王沒有在乎過。實行總統製後,反叛君王似乎不成立,隻有叛國一說,關鍵是周遭無國可叛,都是大隋的疆域。
“藍星更注重個人權利,對死刑判決慎之又慎,部份國家甚至取消死刑。”
賈緒和彭允川很少關注華夏之外的事情,聽聞後不僅愣住了,賈緒問道
“取消死刑,改以何種刑罰?”
“終身監禁,關押成本很高,對犯人的權利保障,甚至比普通人更好。”
蘇彧顯然更熟悉,搞人文的重點在於治國之策,吟詩作詞不過是對現實的描述。
“藍星常說依法治國,本王有不同見解,律法是治國的工具,治國的基礎在於文化。
任何事物不止非黑即白兩種狀態,更有中間狀態,事事依賴律法,而忽略對德行的要求,中間模糊狀態會越來越稀薄,一捅就破。”
儒家和法家,猶如一體兩麵,誰也代替不了誰。簡單類比的話,儒家是理想,法家是現實。
好比王道和霸道,沒有霸道的實力,難以實行王道的規則。霸道總有盛極而衰的時候,王道追求和諧共存,一人強不算強,眾人強才是真的強。
論述起來很複雜,社會之道本就是極複雜的東西,蘇彧三人看著本王,期待後續的精彩發言。
“看著本王乾啥,大家一起討論。”
精彩的長篇大論哪能夠有,本王不過有感而發,隨口說上幾句。
內心隻想做一個逍遙的修仙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認知又讓自己放不下;人就是如此矛盾,或許正因為人心有多種變化,社會之道才會顯得如此複雜。
賈緒和彭允川不精通律法,對儒家學說了解頗深,做官最基本的要求,當下非常讚同對德行的要求。
“仙師君王,華夏的文化類彆,比大隋更豐富,我們該如何引進?”
蘇彧又提出一個頭痛的問題,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都零敲碎打,不成體係。
“仁義禮智信忠,大隋啟動工業化,商業行為必定大幅增加,當前應注重智信忠的宣傳,尤其是‘信’字的宣傳。”
“普及教育開啟民智,加強專業培訓,掌握一技之長,是為智。
奉公守法,誠信經營,不為一己之私,損害他人利益,是為信。
忠於本心,切勿生貪念,害人終害己,是為忠。”
思索一會,總算拚湊出有些道理的話語,三人聽完,應該挑不出太多毛病。
智很好理解,關於“信”字,講了許多自己知道的內容。
從地溝油,到假藥、假酒、摻入化工原料的有害食品,如果放任不管,不僅損害大隋國民身體健康,朝廷醫療保障製度支出將大幅增加,未來終有入不敷出的時候。
三人聽的瞠目結舌,賈緒商賈出身,是很精明的人,但不至於去賺黑心錢。大隋商業行為不算發達,總體以誠信經營為主,商家的學說很流行,謀略家和陰陽家的書籍此前是禁書。
後世將三家學說結合在一起,衍生出許多損人利己的做法,歸根到底是利益在作祟,並非學說的罪過。
“仙師君王,要加大懲處力度,立法署應製定嚴厲的律法,砍頭示眾不為過!”
聽到三聚氰胺奶粉,致4萬嬰兒患病,甚至因此死亡的例子,蘇彧憤怒地說道。
還有許多例子本王沒有講,譬如食品過期,各種添加劑超量,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等問題,枚不勝舉。
“知假造假、知假販假,不僅會發生在食品類,各行各業都有可能;其中有人或因認知不足,造成非故意的行為,同樣要懲前毖後。
來到華夏的五十學子,應當分出人手去關注了解相關知識,做到未雨綢繆,為將來的大隋食品安全,以及藥品安全出謀劃策。”
“是藥三分毒,中藥和西藥都存在劑量問題,簡單幾句話或律法無法解決,也不能完全實行結果論。
醫學水平高低能定人生死,屬於不可克服的客觀因素,當采取科學公正的態度,不能強人所難。”
三人如今是修仙人,無需擔心健康問題,賈緒和蘇彧做過四十年凡人,對求醫之事並不陌生,蘇彧說道
“昔有扁鵲公六不治,大隋也應製定相應規矩,讓醫療保障製度惠及所有人。”
所謂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輕身重財;衣食不能適;陰陽並,臟氣不定;形贏不能服藥;信巫不信醫。
“六不治不全都適用,不過求醫的‘求’字不能忘記,醫生和教師是特殊而神聖的職業,並非服務行業人員,求醫求學者的態度,與行業內部管理是兩碼事。”
三人麵露疑惑,不得不將藍星的一些社會現象,略微講述一通。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聽吾王之言,似乎像無所不包的傭人。”
蘇彧的結論很片麵,但自古以來,一心向學的學子,才能夠學有所成,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大隋普及免費教育,首要目的是掃盲,以及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培訓,更高階段知識學習等等,是十五歲以上孩子的選擇,人生會因此而不同。
大隋孩子往往早熟,社會平均壽命決定,五十知天命,哪能夠光讀書不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