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扯皮內耗
通常,科學家是保守的。他們接受新理論的速度較慢,尤其是那些做出預測的奇怪理論。現在兩位科學界頂尖科學家還有如此激情澎湃,嶽淵當然感到高興,因為它時長很擔心所謂的思維遲暮出現。
他雖不是科學家,但卻也知道科學進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他也不在乎多那麼些開會討論時間,一年還是十年,對大統一理論之路來說區彆不大。
在兩人走之後嶽淵就直接找上天琴號的強人工智能‘天河之光’,讓它估算一下以人類現在的能力挖空一個太陽係處太陽之外所有星球的時間。
‘天河之光’給出的答案是一千年上下。
不是一顆一顆星球逐一去挖,而是恒星係內同時進行,這需要人類製造更多的采礦行灰風。這隻是算挖礦時間,如果把運輸、加工、對撞機設計製造等方方麵麵算進去,還需要更久。
而且真正去做的話,挖空六個恒星係統估計還不夠,因為之前粗略估計的計算方法是把除了恒星之外的星球質量都算進去了,可一個恒星係可不止有岩質行星,氣態行星的質量比岩質行星更大,但人類卻沒有辦法挖空一顆氣態行星。
所以說這項浩大工程比剛才兩人說的還要複雜,說是頃全文明之力也一點都不為過。
這事兒不會那麼容易,畢竟人類的高層不是每一個人都跟劉迷言這些科學家一樣瘋狂,縱然許多高層領導本身也是科學家和技術出身的人。
果然在第二年的總結會議上,當劉迷言把這個想法說出來之後,他甚至沒有來得及說明計劃的詳細內容,就立刻出現很多反對的聲音。
試想一下如果人類自己分成了十個部分,然後每個部分在相距二三十光年的距離上生活,一個通訊來回都需要四五十年,而且還要分開生活幾千年,到時候就算不會變成耐爾文明第二,也會出現軍閥問題,文化差異也會出現。
原因是劉迷言在講述計劃的過程中,提出為了提高挖礦環節的效率,人類文明最好要分成好多個部分,分彆前往目標恒星進行挖礦。
同時還要麵對人類內部分裂的風險。
耐爾文明一分為三的案例明白的告訴人類,在沒有實時通訊的情況下,分居兩地的種族有極大概率演化成一個個自主勢力。
因為那意味著未來數千年甚至萬年時間,整個人類需要把全部精力,人力物力都投入到計劃之中,想要造那麼大的對撞機光靠強人工智能肯定不行,必須全人類每個人都出力。
儘管後來劉迷言用來半天時間把這個計劃大概說明白了,但他們依舊認為人類不值得去做。
他們反對的理由跟之前鬱南風差不多,但他們並沒有像鬱南風那樣那麼容易被說服。
久而久之,不同地域的人類就會分化,並且漸漸出現自己的權力機構。
雖然這種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沒有人敢拿人類的命運去試,除非真的有一天碰到如同赤焰文明當時被人類打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誠然,這隻是反對者提出來的其中一個理由,但也足以讓這個提案在大會上就這麼被否決了。
divcass=”ntentadv”作為推進新對撞機計劃的劉迷言肯定不肯善罷甘休,提案被會議否決之後,他便用自己的關係去聯係一些好友,試著去說服他們,讓他們支持自己,支持這個提案。
隻有也讓這些支持的人,試著去說服其他科學家,爭取讓他們在下一次會議上支持這套提案。
與此同時,為了能更快把提案確定下來,劉迷言從另一個反向進行發力。
他首先找到一些同樣身居要職的好友,在成功說服這些好友站在自己這一邊之後,再讓他們幫忙推動把總結會議的召開時間間隔縮短,或者乾脆以新粒子對撞機項目表決為由,專門搞一個商討表決大會。
每五十年一次總結大會太久了,一旦表決失敗,等下一次又得五十年後,劉迷言認為這純屬是浪費時間。
劉迷言的努力是有效果的,關於探索外星文明遺跡的總結大會間隔時間雖然沒有因此被變更,但他卻成功推動了成立專門商討新粒子對撞機相關事宜。
形式依舊如同之前那樣的表決形式,大會的表決結果具有法律效益,隻要大會表決通過,這項新對撞機計劃就會被確定下來,並由新政府牽頭擼起袖子加油乾。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容易,劉迷言的積極組織的大會仍舊出現了許多反對者,其所占席位依舊比同意的人多,方案再次被否決了。
劉迷言並沒有因為方案被否決而氣餒,他在接下來時間裡繼續推動此項計劃。當然不是失敗之後等下一次大會再次拿出來表決,相反,劉迷言知道表決失敗的原因,根據反對者提的意見對計劃做進一步修改,並以此試圖說服反對者。
如此反反複複十幾次之後,時間已經過去僅五十年,但這項瘋狂的對撞機方案計劃依舊沒法在大會上得到通過。
當然,在這段時間裡,人類又踏足了一個恒星係並對其進行了仔細搜索,同樣也沒有找到任何相關遺跡的痕跡。
五十年來,其他科學家也沒閒著,但人類的科技似乎真的走到了四級的壁壘,除了一些應用細節得到優化,人類的科技水平總體上並無太大改變。
在劉迷言下定決心努力推進新對撞機計劃的第五十五年,有是一次優化方案的表決,結果仍舊令劉迷言很失望。他覺得方案已經被自己和相關參與的科學家改得很具有可行性,可是在表決環境,方案卻在與會眾人的扯皮中再次被否決了。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倒在無儘的扯皮中。
劉迷言很失望,同時他的心也很累。他覺得自己已經新計劃的好處與壞處、可行性和各種利弊都說清楚了,同樣對每個反對者的說辭他也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完美回答。
然而每次表決大會,卻總有不同聲音出現,如果是針對性發現計劃漏洞的新問題還好,關鍵是這些反對者提的理由都還是之前提過的,然後其他有不同意見的人便開始借題發揮,於是表決大會再次變成扯皮打會,扯完了,問題又繞回到最初奇點,然後稀裡糊塗地又來了個擱置提議,下次會議再繼續。
平時劉迷言都是一門心思放在科學研究上,但如此反反複複,一輪又一輪周而複始的會議模式,卻讓他回憶起了一些東西。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