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宗時期在燕雲十六州地區積極推行和獎勵農業發展的措施。
“募民耕淶州荒地,免賦十年。”
“詔燕京,密雲縣荒地許民耕種,免賦十年。”
采取招撫農民進行開荒,免去十年租賦以資鼓勵,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在《遼史·食貨誌》中記載
“又徙吉避寨居民三百戶於檀、順、薊三州,擇沃壤,給牛、種穀。”
對於沒有農業生產物資,無力進行農業生產的貧困農民,遼國還發給他們土地,種子、耕牛。
在這個地區,遼國一直實行輕薄賦的政策,土地問題也沒有中原楚朝尖銳。
所以,燕雲十六州的人民從最初的外逃轉向安心從事農業生產。
該地區安定的社會環境,優厚的政策吸引了大楚邊界的一些居民舉家遷入遼國境內。
在遼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促進了燕雲十六州地區農業的生產發展。
他們學習中原地區的農業技術,引進農作物品種,使遼國農作物品種更加豐富,既有粟、麥、稻等糧食作物,還有了瓜果蔬菜。
遼國君民因地製宜的發展了適合北方的農業生產方式,既穩定了燕雲地區的統治,也增加了遼國的經濟實力。
籠絡燕雲士人,穩固統治。
對於燕雲十六州的漢族精英人士,遼國也積極進行招撫。
華夏曆史上“士人”階層特彆重要,他們有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政權組織的核心成員。
因此,燕雲十六州地區的“士人”是否願意支持遼國,對於遼國的統治至關重要。
遼國君臣鐘愛先進的漢文化,他們積極籠絡漢族士人。
對於來降的漢族士人,遼國極力歡迎,並且對於非自願的俘虜也是禮遇有加,使其誠心歸附,因人而異,量才而用。
遼國還為更多的漢族士人科舉考試的機會,給他們搭設施展才華的舞台。
遼國存在的兩百多年中,燕雲十六州地區社會秩序穩定,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大量湧現,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自古以來,家族通婚是體現政治地位的重要標誌。
在幾個遊牧民族政權裡,唯有遼國中的漢族官僚世家,不但與契丹、奚、渤海貴族通婚成為常態,甚至有與皇族耶律氏、後族蕭氏通婚的例子。
這在蒙元、滿清時代是不可思議的。
因為遼國的開明政策,再加上大楚的腐敗,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對大楚其實也沒什麼歸屬感。
許仙要收複燕雲十六州,首先要得到的是民心。
隻有得到萬民的擁戴,許仙才能真正的成為燕雲王,才能以之滅掉遼國,抵擋金國的入侵。
因為消息傳播的原因,遼國的高層倒是聽說過許仙,雲州城知道許仙身份的人卻不多。
許仙是妙手醫聖,在雲州,當然也是以醫術來打開局麵,收攏民心了。
通過出售瓊樓玉宇,許仙賺到了許多錢,那是一個寵大的數字,除了留下征遼的軍費、軍糧之外,其它的都在許仙這兒。
有錢的時候,許仙都會想辦法怎麼花,花錢的方法不多,許仙一般會采取義診的方式,對窮苦百姓免費。
當然了,免費也隻是針對窮苦百姓,許仙對有錢人收費很貴的。
濟世堂的憑空出現,已經讓人覺得好奇了,竟然可以免費醫病,再加上許仙神奇的醫術,名聲也是迅速在雲州城傳播開去。
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女大夫,一些女子生病了,因為某些原因,卻又不方便去看大夫,最後,甚至因此丟掉性命。
濟世堂的白素貞、小青、喬小蝶專門替女子看病,讓那些諱疾忌醫的女子沒了後顧之憂,可以放心看病了。
在許仙和白素貞、小青、喬小蝶的坐鎮下,濟世堂不但收費公道,還沒有醫不好的病。
“妙手醫聖”之名迅速在雲州城傳播了開來。
隨著聲名遠揚,過來看病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服務大家,在白素貞的提議下,許仙決定收徒。
許仙收入徒很順利,能拜妙手醫聖為師,將來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