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鼓】
【青玄古銅所鑄之鼓,諸葛亮之手創,規格底徑四尺七寸九分、麵徑四尺六寸五分、高二尺六寸三分】
【諸葛亮南征之時,此鼓曾作為戰陣之用,經其妙手改良,既能發號施令,又可炊煮膳食,實乃兵家法寶,兼備民生之用】
方陽審視著係統描繪的文字,麵上浮現一絲奇異之色,心中暗讚諸葛亮果非凡人。
在《三國演義》中,他幾乎被描繪為神一般的存在。
而正史之中,雖未至如此神通廣大,其才智亦不容小覷。
世人皆知諸葛亮擅長治國,但無論如何,他在曆史的長卷中留下了深邃的印記。
否則,今日亦無uhouci以紀其功績。
陳風見土層已清,好奇地踱步過來詢問“如何?這究竟是文物,還是普通的鐵桶?”
方陽聞言淡笑,拂去青玄鼓上的塵埃“瞧此處,鼓身上雕有紋飾,豈有鐵桶這般講究?”
“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形狀倒似一麵鼓!”
“不錯,這正是鼓!”
“啊?青銅鼓?青銅質地脆弱,敲擊豈非易碎?”
方陽輕描淡寫地回應“此乃三國時期之物,名為青玄鼓,由諸葛亮親手所製!”
“諸葛亮?”
此言一出,圍觀者皆為之驚歎。
自古以來,諸葛亮的擁躉眾多。
聞此物為諸葛亮所創,眾人皆興致盎然。
陳風也頗感新奇,他從未見過此類事物。
諸葛亮生平創造無數,木牛流馬與諸葛連弩最為人所熟知。
至於青玄鼓,不僅陳風,連方陽也是初次聽聞。
然而,方陽接下來的一席話,令眾人瞠目結舌。
“其實,饅頭也是諸葛亮所創,且與這鼓息息相關!”
方陽言畢,眾人皆愣住。
饅頭太過尋常,人人每日所需,卻鮮有人知曉其來曆。
誰能料到,饅頭竟與聲名赫赫的諸葛亮有所關聯。
仿佛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方陽含笑“你們或許感到驚訝,其實麵食早已存在,隻是那時不稱作饅頭,而是另有一名,喚作饃。”
此刻,路旁不斷有人下車奔向這裡。
工頭已感頭痛,今日之事透著古怪。
新來的粉絲見方陽正在解說,紛紛掏出手機錄像。
對於饃,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尤其在東北,這是主食之一。
那裡少食米飯,配些菜肴,饃一卷,一頓飯便解決。
“眼前這青玄鼓,乃是諸葛亮南征之際,軍中所用之鼓,經其改良後,日間可供炊事,夜間則用於預警,可稱得上移動的軍事物資。後世尊其為青玄鼓!”
“而我剛才提到的饅頭,與此南征關係匪淺。今日西南之地的饅頭,與他處有所不同。”
“西南的饅頭,指的竟是蠻夷之首!”
此言一出,周圍一片嘩然。
饅頭居然與蠻夷之首扯上了關係。
細思之下,兩詞發音確有相似之處。
方陽續解笑道“此事源自一典故,當年諸葛亮南征,於公元225年,經過一年籌備,親率大軍南下。”
“行軍之時,有一重要習俗,即出征前須捉敵一人,斬首祭旗!”
“完成此俗,象征吉祥,大軍即可出征。”
“諸葛亮既要尊重習俗,又覺此法殘忍。他令廚子製成了巨型麵團,捏成南蠻人的頭部模樣,披甲戴衣,再以雞血、狗血塗抹,最後用刀割開,以此完成祭祀。”
方陽解說之際,陳局帶領數十名警員趕到。
所幸現場人數尚少,暫且穩定。
一路上,陳局心驚膽戰,若昨日之況重現,必然難以掌控。
屆時若生事端,絕非小事。
陳局的到來,讓工頭更為困惑,工友紛紛放下手中工作,聚攏觀瞧。
人群不覺間圍成一圈。
陳局拉起警戒線走向方陽,一臉無奈“你這博物館再不開門,西海市可要亂了套了!”
“啊?”方陽一怔“為何?”
“難道你不知你博物館現況?”
方陽想了想,開業至今自己從未涉足,怎知其狀?
“何種情況?人滿為患?”
陳局自嘲一笑“人滿為患?告訴你,排隊已排到數裡之外,你自己瞧吧,這地兒已被曝光,不出意外今日人潮比昨日更多,我看你今日如何應對!”
“不會吧!”方陽瞪大雙眼,環視四周的粉絲,頓感壓力倍增。
“那個陳局,我一直覺得你是位好局長,好警察,你定會保護我這柔弱的平民百姓,對不對!”
陳局見他模樣,氣笑“你還有臉說,還不是你一手造成!”
“咳咳~~陳局,我的安危就托付給你了,我還要繼續直播,先不聊了哈!”
言罷,他無視陳局銳利的目光,繼續解說。
“剛才說到祭祀,斬饅頭!當時軍中不僅有漢人,還有南方蠻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