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回來看看!
見莫世文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
莫非也不以為意,“那它的商品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莫世文“1987年,索尼推出的dvr1000,這是開始,但是這款設備體積太大,耗電量也很高,當前來說,並不太適用。”
莫非好像聽懂了,“嗯,那就是說,我們還是要選擇模擬記錄格式了?”
莫世文“不是模擬記錄格式,是模擬記錄方式,因為這種記錄方式還分兩種格式,一種,是索尼為代表的betaax格式,另一種,則是jvc為代表的vhs格式。
“前者的技術,更為出色,包括圖像、音頻以及穩定性,後者,則會慢慢占據家用市場的主流,因為他們在戰略上,比索尼更成功。
“而索尼,在這件事情上,有些過於貪婪了,所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也證明了,有時候決定市場的,不一定是技術,也可能會是……營銷。”
莫非皺眉,“你提到了家用市場,那是不是還有專業領域的市場?”
莫世文點頭,“當然,這裡的家用市場,其實說的是家用錄像機市場,而在專業領域,是分廣播級和專業級的。
“就拿電視台來說吧,攝像機和錄像機,就是製作電視節目必不可少的設備,前者將景物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後者將電視信號轉換為磁信號。
“而不同的環境,就需要不同的設備,演播室錄製設備和外出采訪攝像設備,肯定是不一樣的……”
所謂廣播級,也叫es。
多用於演播室,因為工作環境穩定,照明和色溫,都可控在有利於攝像機工作的範圍之內,保證其低惰性、高動態解析力等指標並不難。
而衡量其性能的技術指標,最重要的就是高音噪比、高靜態解析力,以及拖尾電平的控製能力。
也就是說,水平清晰度要高,圖像質量最好,具有良好的暗場圖像表現。
這種設備,會配備吊臂、滑軌、大型三腳架,甚至在後世,還會配置5或者7英寸的尋像器、內部通話適配器、u控製器、攝像機適配器、變焦、聚焦控製器等。
它不需要太過考慮體積以及重量,甚至是動力電源。
因為它們一般,都會應用於固定的場所。
專業級也叫做ef。
適用於現場節目製作,圖像質量要求上,也可以略低於演播室。
但在體積上,必須滿足現場節目製作和轉播車空間的需求,多為聯機操作。
所以不配備組合式錄像機單元,而是攝像機適配器,以便和u、切換台連結。
比如,體育比賽轉播、演唱會的錄製、頒獎晚會的錄製、電化教育、企事業單位、軍隊等業務領域等。
最後還有一種,叫做電子新聞采訪。
也被稱為eng級攝錄一體機。
特點是質量輕、體積小、機動靈活、能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能適應室外的照明強度、色溫,以及工作溫度的大範圍變化。
所以,需要動態解析能力、靈敏度、消除高亮度惰性的能力都較高,話筒的性能必須優異。
而其實在一些小電視台裡,eng買高檔的,完全可以代替es和ef製作。
這樣一解釋,莫非也算是多少了解了一些。
他腦子一轉,有了主意,“看來,我們終歸還是要和索尼合作啊,不過不著急,因為我現在,隻是想給麗的設備提高一下檔次而已。
“所以,基礎專利方麵,你不用考慮,反正這批設備也不會應用於市場,等周崇華有時間了,在把這事兒交給他就行,到時候,估計他會主動去逮著索尼放血的。”
莫世文自無不可,“那行,我等會兒把設備的技術參數,以及應用都給你整理出來,看你需要哪些設備,我在實驗室裡給你做。”
莫非點了點頭。
對這些古董級彆的設備,他了解的並不多。
但卻不代表他眼光上的長遠布局,以及未來趨勢上的精準把握。
好歹,前世也是開過娛樂副本的人啊!
所以,他有自己的優勢。
而需要做的,僅僅是明確選擇,然後用未來對現在實施降維打擊而已……
就是這麼簡單。
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應用,已經為各個領域設備的集成度,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
無論是輕量化,還是便攜化,甚至是自動化,都有了實現的可能。
而現在攝像器材的攝像管和視像管,同樣正在向更小巧的固化攝像器件過渡。
比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os、電子耦合器件d、鬆下推出的綜合二者優點的電荷引動器件cd等。
隻是,前者在技術上有所限製,容易出現雜波,隻適合做低檔攝像頭;
後者也有明顯的缺陷,很快就會被淘汰。
而d以其體積小、壽命長、質量輕、可靠性高、工作電壓低、無圖形扭曲及灼傷、不受電磁場乾擾等特性,將超越光導式攝像管成為市場主流。
就在去年,也就是1978年。
d像素數已經發展到了12萬,走上了實用化的道路。
莫非就是想提前讓d器件進一步商用化,催生出兩三年後,才由索尼和rca推出的d攝像機、攝錄一體機。
甚至是具有編輯功能的攝像機、錄像機、放像機等電視台設備。
當然了。
d的應用,僅限於自動功能,包括鏡頭光圈的控製、黑白平衡調整、重合誤差調整、狀態顯示和故障檢測等。
而想要實現那種一台便攜式攝像機、一個記者加上一根編輯線,就能構成一個流動新聞采訪組的電視新聞采集方式,可以靈活的深入街頭巷尾、村莊山區,進行拍攝采訪,還需要突破微處理器功能和存儲器的限製。
而這,對於莫非來說也不是問題。
無非就是磁性記錄材料而已。
他前段時間讓莫世文拿出來的掃描隧道顯微鏡,就是可以決定錄像磁帶磁性材料突破的必備儀器。
可以讓他從包鈷磁粉,跨越鐵氧體磁粉,直接實現超細金屬磁粉的應用。
因為,它的粒度是納米級的。
這,也算是納米材料上最簡單的一種應用了。
要知道。
所謂磁帶,無非就是用於記錄聲音、圖像、數字或其他信號的載有磁層的帶狀材料。
它的主體,就是帶基和磁性材料塗層。
帶基也就是支持體,以前是用紙或賽璐珞,現在則多是用強度高、穩定性好和不易變形的聚酯薄膜。
而最關鍵的,就是磁性材料塗層。
也就是在塑料薄膜帶基上,塗覆一層顆粒狀磁性材料,或蒸發沉積上一層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薄膜。
相比於包鈷磁粉和鐵氧體磁粉,超細金屬磁粉,有更好的磁性能,其存儲信號的密度,也要大得多。
製備方法也不複雜。
就是在硫酸亞鐵或氯化鐵中加入純堿,吹入空氣,即可獲得粒度為納米級(50納米以下)的超細羰基鐵粉,或低溫還原三氧化二鐵,所得到的超細金屬粉末為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