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棣之子!
,重生朱棣之子
散朝之後。
文武官員依次退出奉天門。
眾官員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處,邊走邊議論著早朝上的事情。
方孝孺與解縉、黃淮等人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解縉年輕氣盛,眼裡容不得沙子,與方孝孺的脾氣比較像。
他極為不滿的說道“那大理寺卿和左副都禦史簡直是荒謬至極,唐太宗與當今陛下豈有可比之處?”
“唐太宗弑兄逼父,而今陛下乃是奉太祖皇帝遺詔繼位,根子上來說完全不一樣。”
黃淮接話道。
方孝孺撫須說道“但不可否認,唐太宗乃一代天驕,開創了貞觀之治。他也確實培養了一個優秀的繼承人。我等不能否認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即便在他晚年的時候讓武後掌權,兩聖臨朝。而這,正是唐王朝走下坡路的開始,也是之後唐王朝禍亂的根源。”
“不錯,我等勸諫陛下,是在阻止禍亂的根源,很多事必須防患於未然,否則後患無窮。”
解縉滿臉嚴肅道。
方孝孺點頭道“正是防患於未然!老夫一直秉承這個觀點。”
他環視其餘幾名內閣顧問,情緒高昂道“老夫決定再去求見陛下,拜請陛下收回成命,諸君若是願意,我等可以同去。”
“自當同去。”解縉與黃淮等人齊聲說道。
胡廣與楊士奇卻沉默不語。
就這樣,內閣七名顧問,除了胡廣與楊士奇之外,剩下五人以方孝孺為首,開始改道向武英殿走去。
自從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後,武英殿便成為了朱棣散朝後處理政務的辦公之地。
而文華殿,由於距離春和宮較近,則成為了朱高煦的辦公地點。
方孝孺五人改道前往武英殿畢竟是光明正大之舉,其他官員見五人改道,有耿直者如禦史桂湛上前攔住問道“敢問幾位顧問意欲何為?”
“我等決定聯名求見陛下,力諫陛下收回教授皇室子弟為君之道的成命。”
解縉坦然答道。
“同去!”禦史桂湛爽快的道。
於是乎,其他官員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陸續有三十幾人也趕到武英殿外,跪在了方孝孺等人身後。
值守在殿門口的李興和昌盛見到此等情況雖然感到驚訝,但是並沒有恐慌,而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李興對昌盛說道“你在此處看著這些人,不要起什麼亂子,我去稟告陛下與太子殿下。”
片刻後,李興便疾步走了出來,他向為首的方孝孺說道“方顧問,陛下讓你進去。”
“謝陛下。”方孝孺聞之一喜,當即拜道。
然後,李興就領著方孝孺走進了武英殿。
但兩人入殿之後,殿前跪著一眾官員仍然沒有起身離去的打算。
“陛下已經召見了方顧問,諸位就先回吧。”
昌盛高聲說道。
可是眾官員卻沒有理會他的話,照舊跪在原地。
昌盛見情況有些不太對勁,不等李興回來,便躬身向殿內走去,打算稟告一聲。
就在這時,朱高煦恰好領著方孝孺從裡麵往外走,見到了迎麵走來的昌盛。
昌盛立即躬身道“太子殿下,殿外眾人依然求著要見陛下。”
“陛下已將此事交給孤全權處置。”
朱高煦揮手道“你退下罷。”
“是。”昌盛躬身退到一邊。
朱高煦領著方孝孺來到殿外,俯視眾人道“真理越辯越明,既然諸位覺得父皇陛下打算傳授皇室子弟為君之道是弊政,甚至是禍亂之源。那麼,諸位且隨孤到文華殿,孤欲與諸位好生辯論一番。”
“臣等謝太子殿下!”
解縉、黃淮等人恭聲道。
如今皇帝派出太子來見他們這些人,已經算是給了他們極大的麵子,而他們必須要借坡下驢,知道進退。
隨後,朱高煦也不乘輦車,領著方孝孺等人出了武英門,徑直向東邊的右順門走去。
守在武英門外的趙俊臣、韋賢等護衛立即跟上。
朱高煦雖然心裡不爽,但見到這三十幾個敢於直諫的官員,多少還是有些欣慰。
因為這些人至少體現出了永樂一朝的文臣風骨。
當然,有些人可能懷著隻要不死就能出名的僥幸心理才來的。
而朱高煦不打算給這種沽名釣譽之輩出頭的機會。
他扭頭向身邊的趙俊臣吩咐道“你派人把孤身後這些官員的名字都記下來,回頭仔細調查,看看這些人當中,有誰在暗中乾著雞鳴狗盜的違法勾當。”
“是。”趙俊臣躬身領命道。
朱高煦說話時,身後就跟著方孝孺,所以他剛才所言,方孝孺聽的一清二楚。
他見方孝孺微微皺眉,於是開口道“方博士,孤認為這些官員之中,若有人違法亂紀,當革職查辦,永不錄用。”
此時,眾人已經穿過右順門,走到了內五龍橋前的廣場上。
方孝孺卻道“太子殿下,此舉是否有些不妥?倘若錦衣衛捏造罪名,冤枉了好人,朝廷豈不是損失了人才?”
趙俊臣還兼任著錦衣衛僉事的職務,所以他才會這麼說。
朱高煦直接反駁道“先生覺得,對朝廷來說,官員的德行重要,還是才能重要?”
方孝孺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是德行重要。”
朱高煦卻搖頭道“先生說的不對。”
方孝孺奇道“請太子殿下明示。”
朱高煦邊走邊道“若是亂世,那自然唯才是舉,畢竟當以平定亂世為首要之事,德行要放在才能之後,先生以為然否?”
方孝孺不得不點頭道“殿下所言極是,臣雖然堅持官員當以德為重,可事有緩急,亂世之時,確實要以才能為第一,因為平定亂世才是最為要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