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身後事子嗣爭奪家產,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1529年1月9日,王陽明在回鄉的船上離世,享年57歲。死前,弟子周積問他有何遺言,他隻一笑道“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而在這更早之前,當周積問他對家中之事有何安排時,他則隻歎息了一聲後道“何須及此!”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何必管顧這些事呢?
一個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不想管顧家中的事,通常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子孫後世的事,他們自己可以搞定,所以根本不需要操心去管顧;第二種則是子孫後世的事,自己根本管不了,隻能任由他們自己去整。
王陽明畫像
從王陽明的聖人身份來看,他吐出“何須及此”的原因,更有可能是第一種。然而,真實情況卻恰是可能性更小的第二種他對自己子孫後世的事,感到非常無奈,根本無法左右。
王陽明無法“左右”的家中,共有一妻五妾,其中,妻子諸氏是江西布政使司參議諸養和之女。諸氏賢淑端莊,王陽明17歲時,便與她成婚。婚後,兩人感情深厚,可惜的是諸氏身體不好一直未能懷孕,中年好容易有孕,卻也沒能保住胎兒。
關於諸氏掉胎的事,史料曾有過相關記載。史書記載,1513年,王陽明在回複老鄉的《行書致蕙皋郡伯手劄》中,曾說
“承有歲暮湯餅之期,果得如是,良亦甚至願,尚未知天意何如耳”。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非常感謝你的期待(湯餅之期即為孩子降生的滿月酒),如果真(諸氏)順利產下麟兒,我的心願就實現了。但現在還不知道天意如何(即不知道孩子能否平安降生)。
後來的結果世人都知道,諸氏流產了。由此可見,王陽明身體不大好,諸氏的身體也比較差。也是因為身體的原因,諸氏死在了王陽明的前頭,沒能陪伴王陽明到老。
王陽明的五個妾室之中,唯有張氏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名為王正億。因為王正億出生時王陽明已經55歲,所以,他被稱為王陽明的“老來子”。
王陽明直到55歲才好容易有一個兒子,這樣的事情,在封建大家族明顯不合常理。古代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王陽明也未能免俗。
為了讓年邁的祖母和父親王華得到慰藉,王陽明曾不得已從家族中過繼了一個男孩到自己名下。這個男孩,是王陽明堂弟的兒子,名叫王正憲。
王正憲是王陽明叔父王袞之子王守信的兒子,王陽明對這個孩子本就沒有太大的好感,無奈,這是父親王華在自己獲封新建伯那年,堅持要將這個已八歲的孩子過繼自己名下。王陽明實在拗不過,隻好接受了。
影視劇中戎裝王陽明
王華也是一番好意,兒子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後封了世襲爵位,歲祿千石,這萬一要是沒個血脈繼承,世襲爵位不就白白浪費了嗎?
王華借著這個機會為王陽明過繼兒子,多少也因為他斷定兒子此生怕是不可能有子嗣了。畢竟,王華為他過繼子嗣這年,他已經虛歲44歲了。想想,王陽明17歲成婚,中間整整二三十年,妻妾不少,卻未能留下一個子嗣,換了哪個當父親的能不著急呢?
王華給王陽明過繼子嗣也是挑了的,年紀太大的,不要,年紀太小的,也不要;長得不周正的,不要;長得太周正的,也不要;看起來性格太野的,不要;看起來性格太老實的,也不要。總之一句話得穩妥。
王正憲正好是個穩妥人他有點調皮,但是也還收得住;長得也還周正;年紀不大不小,未滿十歲,剛剛八歲。
王正憲被過繼到王陽明名下後,王陽明自是擺出了一副“要把他當親生子對待”的架勢。他請了老師教他,平日的吃穿用度也做了具體安排,唯一的缺憾是正憲被過繼到他名下時,正是他最忙的時候,他又要忙朝廷的事,又要忙著講學,根本沒時間管教他。
可誰都知道八九歲的孩子,正是最需要管教的年紀,這個年紀卡在童年到青春期的過渡階段,一旦沒調教好,後果將不堪設想。
正憲在自家時被嬌寵得厲害,長到六七歲時,還很少自己穿衣服。被過繼到王陽明家後,他依舊保持著懶散的生活作風,在學業上,他也是極儘偷懶之能事。在學習上,他堅持的理念能少寫一筆,絕不多寫一筆;能少看一行,絕不多看一行。
做學問,最緊要是勤。王正憲的懶散性格注定他不可能能在學業上有什麼成就。不過,王陽明轉念一想,也釋懷了畢竟自己現在有世襲爵位,就算不走科舉那條路,問題也不大。
不過,王陽明既做了王正憲的父親,總還是得努力培養培養他,不然,日後丟臉的還不是他自己?
有一段時間,王陽明特地給王正憲布置了每日學習任務,可王正憲幾乎沒有一天能按要求完成,不是偷工減料,就是錯漏百出。日久後,王陽明教育王正憲的興致大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後來,他還忍不住在寫給錢德洪、王汝中等人的書信中,抱怨這個養子很讓他頭疼,他的原話是
“正憲尤極懶惰,若不痛加針砭,其病未易能去。”
這話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正憲這孩子真的太過於懶惰了,如果不指出錯誤並用類似於針刺的陣痛療法,他的這個毛病怕是去不掉了。
“針砭”在古代是一種針刺療法,跟現代常用的電擊療法有點類似,就是讓患者感覺到痛,從而改變行為。
王陽明能提到“針砭”這種療法,可見這王正憲的懶惰,是入了骨髓,甚至已經超出王陽明的認知範疇了。如此,也難怪王陽明不斷地向友人們抱怨了。
除了和友人們抱怨,王陽明和弟子們也忍不住吐槽“正憲難教”,有一次,他和弟子吐槽完後情緒大爆發,竟在言語之中,顯露出要“放棄”正憲的意思。弟子聽了後說了一番勸慰的話,大意是“您不是說‘人人皆可成聖’嗎,既是人人,正憲也囊括在內,放棄他,不等於說‘人人皆可成聖’是虛的麼?”
王陽明聽到這兒,又決定繼續教導正憲了。
王陽明有多“恨鐵不成鋼”,他對王正憲就有多上心,畢竟,在古代,一旦過繼到名下,是要上族譜的。
此後,王陽明雖繼續為正憲頭疼,卻極少抱怨“正憲難教”了。他常將正憲帶在身邊親自教養,就連去贛州時,他也帶上了妻子諸氏和正憲。
王陽明還曾專程寫過《示憲兒》、《書正憲扇》,諄諄教誨他如何學習、為人處世。
可即便如此,王正憲的不成器現狀依舊沒有太大改善。好在,唉聲歎氣了九年後,王陽明續娶的妾室張氏懷孕,並於1526年十二月生下了幼子王正億(原名正聰,後改名正億)。王正億便是王陽明此生唯一的親生兒子,他出生時,王陽明已經55歲了。
晚年得子的王陽明欣喜不已,可一想到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心裡也不禁有些憂心。王正億的出生,讓王家的氣氛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最緊張的是王正憲,此時的他已經大了,該懂的道理他都懂了。突然冒出一個弟弟,而且還是父親唯一血脈,這個事實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另一方麵,生下王陽明唯一血脈的張氏,地位最卑微,最年輕,且過門最晚,本是最沒地位的存在。如今“母憑子貴”,她自然引來了王陽明其他妾室的妒忌。
王陽明父親王華曾在為兒子過繼的那年,莫名其妙蹦出一句“盛者衰之始,福者禍之基”。意思是禍患往往包藏在興盛中,而禍事又往往是好事的開端。
王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一語成讖,為兒子過繼的大好事,竟為王氏家族帶來了無窮無儘的禍患。
王陽明死後不久,朝中權臣對王陽明進行了彈劾。彈劾的主要借口是他自創的心學是歪門邪道,且詆毀先聖朱熹,抨擊儒家學說。
皇帝明世宗聽信讒言,直接剝奪了王陽明的一切榮譽、官職。關於這段曆史,《明世宗實錄》記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