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掙紮求活!
工業上,由於石碌鐵礦的發現,這個全華夏最大的富鐵礦,讓崖洲島的鋼鐵產量連年翻番。到今年年底,生鐵煉製量已經達到十萬噸的規模,鋼產量也接近萬噸,遠遠超過天下各國。
鋼鐵的大規模生產,帶動了島上各行業的發展。特彆是軍工行業,隨著水利機械越來越完善,全身板甲的製造已經成為流水線操作,每天都有幾十副鎧甲從工坊裡出來,儲存在武庫中。
還有幾萬副鋼製弩機,以及大量鋼製冷兵器,可以短時間內裝備十萬全副武裝的士卒。
在熱武器方麵,大炮的製造也進入了全麵開花的階段。從輕便的虎尊炮到發射十六斤鐵彈的千斤巨炮,前裝火炮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形成壓製性的火力打擊。
隻是火槍製造相對比較落後,受製於硝基炸藥遲遲不能得到進展,無論是火炮還火槍,都因為崖洲島隻有黑火藥,而隻能製造前裝槍炮。
前裝火繩槍有效射程不如弓箭,發射速度也比較慢,雖然說訓練比較簡單,一個月就能訓練出大量火槍兵,遠遠少於訓練弓箭手那樣繁瑣和漫長。但是魏蜀吳三國都擁有數以萬計的弓兵,步兵對陣火槍兵還略有劣勢,更何況戰馬一旦衝起來,火槍兵更加難以壓製對方。
馬淳清楚的知道,後世一戰初期,在機槍沒有大規模應用的時候,騎兵還是歐洲各國的主要兵種之一。在東歐戰場,波蘭騎兵和哥薩克騎兵更是主要的戰鬥部隊。在平原戰場上,就算配備了後裝燧發槍的近代化部隊,也經常被騎兵們打的大敗虧輸。
隻有到了後期,西歐國家的一些統帥根據戰爭信息,將大量機槍集中使用,組成連片的機槍陣地,才有效的阻止了騎兵的進攻。隨後坦克的發明,騎兵才真正的退出了曆史舞台。
所以說,以目前馬淳軍的火力,正麵對陣的情況下,或許和吳國部隊可以一戰,西蜀問題也不大,但是對陣擁有大量騎兵的魏軍,崖洲島要想戰而勝之確實很難。
當然了,步兵作戰的話,按照各項數據來看,崖洲島馬淳軍的戰力可謂天下第一。
但是不要忘了,馬淳軍的每一個士卒都非常金貴,馬淳是按照現代化部隊要求來建設的,每一個士卒不僅要參加各種高強度的戰鬥訓練,還要話大量時間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
可以說比起其他三國隨意拉著青壯農民就上戰場,用人命來堆徹精兵,養蠱式的訓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練兵體係。
這些三國名將手裡的那些所謂的精兵,基本上都是經曆過許多戰鬥,從一個普通的農夫,經曆過血與火的戰鬥後,存活下來才形成的。
這些士卒往往大字不識一個,但是漠視生死,感情冷淡,是標準的殺人機器。所以每當他們攻下敵軍城池,就會以屠城來發泄心中暴戾的情緒。
馬淳絕不希望自己手下部隊就是這樣的殺人機器,他要的是一支有這自己思想和抱負的現代化部隊,是為了讓天下百姓能夠過上崖洲島那樣生活的有理想的部隊。
這支部隊人人都要參加學習,從上到下擁有相同的理念,不拋棄,不放棄,珍視生命。這樣才能爭取到底層百姓的民心,從而攻取一地,就能把一地的百姓真正融入到崖洲島體係。而不是僅僅表麵意義上的占領,一旦有變,立刻反叛自己,讓自己的統治焦頭爛額。
因為馬淳知道,他的治政理念完全不同於各國。在崖洲島,沒有世家豪族存在的土壤,他也不需要那些擁有大量土地、人口的豪族存在。
在他想來,這些半自立的豪族就是影響社會發展的毒瘤,他寧願發展起擁有進取精神的工商階級,也不願那些擁有土地、人口,對抗政府統治,不思進取的地方豪族存在下去。
至於將來會不會出現新的資產階級貴族,引發新的階級矛盾,從而導致新的社會動亂。馬淳表示他非常歡迎這種推動社會進步的現象出現,至少這種從內而外的變革會讓國家和民族具有更強大的活力,更能推動文明的進步。
從而使得未來社會不再隻依靠他一個人的想法而前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一個社會應有的發展模式。
說起來,目前崖洲島建設最缺乏的還是硝石,這不僅是火藥生產最主要的原料,還是化工行業主要原材料之一。缺少了硝石,將大大製約崖洲島火藥的產量,還會影響整個化工行業的發展。
當然,馬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料沒有找到,就是石油。石油在崖洲島不是沒有,不過都儲藏在海裡,以崖洲島目前的技術實力,還遠遠不能開采儲存在茫茫大海裡的石油。
隻是目前來看,要實現石油化工,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個資源還可以緩一段時間再說。
還有就是文化教育建設,這個是馬淳最重視的。經過幾年的發展,崖洲島各級學校遍布四城。馬淳從一開始來到島上,就強製下令小學三年,初中兩年的五年製義務教育。每個崖洲島居民家庭的所有適齡兒童,不管男女都必須進入學校學習。
如今一晃快五年了,第一批入學兒童基本都要畢業了,馬淳又在各城建了好些專科學校。這些學校包括培養基層軍官的軍事學校,還有不少是培養各類人才的專業學校,有化工技校,機械技校,甚至還有培養財務人員的財經技校。
這些學校當中主要的教材都是出自馬淳之手,雖然都是一些來自後世基礎性的教材,再深化下去的知識他也忘了或者說沒有學過,但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就是超出時代的頂尖知識了。
當然,軍事學校最優先,許多年齡偏大的少年在經過三年小學之後,直接進入軍校,成為第一批軍事學員。這批人數接近三百的少年軍官,在經過兩年科學訓練後,已經加入馬淳軍各個屯曲,擔任隊伍長,成為馬淳軍的中堅力量。
這些深受馬淳思想熏陶的少年軍官,逐步影響著整個部隊的作戰和運行模式,完全不同於傳統部隊。他們在軍校裡依然接受文化教育,有著拯救勞苦百姓的救世理念。他們幾乎都是貧苦百姓家庭出身,痛恨豪強地主,痛恨割據軍閥,立誓要實現馬淳所說的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
其他學校中也湧現了不少優秀人才,許多人才在畢業前就已經加入到馬淳設立的各個研究機構,為崖洲島的工業化建設添磚加瓦。還有一些學校培養出的事業性人才,比如行政學校的學生善於管理實際事物,就會加入到各城縣寺,成為基層官員,或者各個工坊的管理人員。
還有財校的畢業學生,就會成為崖洲島的財政管理吏員,將來和行政學校畢業生一起,成為崖洲島新一代的官僚體係,為崖洲島源源不斷的新生代官員。
當然了,這些畢業生還深受崖洲島各行業的爭搶。這些擁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年輕人,是每個行業都急需的專業人才。在規模日益龐大的各行業工坊主看來,這些學生的專業能力突出到令人垂涎欲滴,各個都是讓自己發財的寶貝。
一些學生在畢業前進入工坊或者商社實習時,就發揮出了強大的作用。工坊主和商社老板驚異的發現,有了這些實習生,轉眼間自家產業效率提升了好幾成,還彌補了許多財務上的漏洞,減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和腐敗現象的產生。
有了這些實例,畢業生們更搶手了,老板們紛紛不惜重金聘請這些年輕人加入。不過由於第一批畢業人員不多,還有傳統的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還是願意進入各城縣寺,成為基層吏員,將來做了官,也能光宗耀祖。隻有很少的一部分學生願意接受高薪聘請,成為各個工坊商社的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