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朝代的儒生這是我們學的‘朝問道,夕可死’?
看到這個解釋,他們的世界觀被嚴重撞擊了。
後楽園子曰:四十而不惑。
四十個人過來打的我都疑惑我怎麼敢的[看]
公子小白子曰五十知天命。
你帶50個人去跟人家講道理對方就知道誰是天命了[看]
靜,很靜。
孔子門下三千弟子,看著這個解釋,有點懷疑自己學的。
甚至他們感覺這樣解釋,竟然也能夠接受。
小小瞌睡蟲
子曰:既來之則安之
孔子說:既然來了,那就安葬在這裡吧
小名六十而耳順。
六十個人我也會打到讓他們在我耳邊說好話說到我高興為止[看]
滄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我喜歡錢,所以拿走你的錢,這是很有道理的!
……
孔丘看到天幕上的評論,哈哈大笑,他沒有想到自己說的話,還能被這樣理解。
不過這樣理解也沒有什麼,人生《論語》不行,那就來《掄語》。
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為什麼要想那麼複雜?
三千弟子看著孔丘,心裡都是一緊,他們可以預想到以後的生活。
他們要給道上的其他學說講講規矩了,也要給自己子弟們講講規矩了。
隻是不知道這是不是老師的真實想法?
他們很是懷疑,也更加懷疑這樣的解釋對不對?
秦國。
秦始皇召見了扶蘇還有他們的師傅們。
如果以前他對儒家多有惡感,看到這個視頻,他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視頻上關於《論語》的介紹是不是這樣並不重要,重要的從今天起傳播天下的《論語》必須是這樣的。
可以是《論語》,也可以是《掄語》。
漢朝。
漢武帝看著天幕的評論,又看了一遍身邊早就注解好的《論語》,他突然明白了,這不過是工具,至於怎麼解釋,還是看朝廷的需要。
他同意了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他想看看應用儒家後的世界,和先前有什麼不一樣。
宋朝。
無數儒生議論紛紛,這天幕上的解釋和他們學的相差實在太大。
他們現在迷茫了,到底哪個是對的。
無數的學子開始聚集在一起討論,討論著哪種的才是最正確的。
明清時期。
無數的秀才看著天幕,他們沒辦法接受天幕上的評論。
這可是《論語》啊,孔聖人說的話,怎麼能被天幕如此解釋。
他們要上報朝廷,把天幕上的《掄語》列為歪理邪說。
他們要讓朝廷禁止這種歪理學說傳播。
是不是歪理邪學陸風不知道,既然他隻是一門學說,如果把他奉若神明,那麼他離跌下神壇也不會太遠。
不管一種學說,還是一種思想,隻有在百家爭鳴的時候,才會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