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六,葉赫東、西兩城接連被後金軍攻破,西城貝類金台吉被俘,東城貝勒布揚古出城投降,兩人皆被處死。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在渾江背刺鑲藍旗救下劉招孫的布揚古,結局和他老爹完全一樣。
濟爾哈朗親手將東城貝勒劈成兩半,身體一半帶回赫圖阿拉交給大汗,另一半則丟在海西喂狗。
自此,曾經威震海西兩百年,以太陽自詡的葉赫部(葉赫那拉就是太陽的意思)宣告滅亡。
在努爾哈赤的命令下,濟爾哈朗、黃台吉率鑲藍旗與正白旗,陸續將葉赫東、西兩城的平民遷往後金。
六萬八千名葉赫人,除少部分自殺,其餘大部,都被編入八旗,成為後金新的子民。
有了海西葉赫的補血,再加上遼北不斷有漢人投奔,到天命四年八月,後金控製下的人口膨脹到八十二萬人。
各旗兵力都得到補充,實力迅速增長,傷亡慘重的鑲藍旗漸漸開始恢複元氣。
相比開原之戰前,後金實力更為雄厚,遼北周邊一些蒙古小部落紛紛歸附,朝鮮國的態度也更加曖昧。
九月初,後金哨騎頻繁出沒遼沈城郊,遼東震動。
~~~~~
後金在海西葉赫攻城略地不停回血時,劉招孫也沒閒著。
萬曆四十七年五月初六,開原城。
總兵官劉招孫率三百戰兵、六百纖夫、兩萬八千石糧食,以及大批火藥、冷兵器,有驚無險終於回到了他的老巢開原城。
當不動如山的喬一琦望著近百輛馬車源源不斷將各類物資運進城,這位原本就嘴巴很大的監軍大人,高興的更加咧不攏嘴,轉身拎起一名炮兵把總,不停喊發財了發財了。
的確是發財了。
軍需司司長謝陽,安樂州知州宋應星,中軍衛隊長金虞姬,以及兩位賬房先生,花費一天時間才盤點清楚開原城中物資。
三月間熊廷弼支援開原物資,加上之前繳獲建奴所得,以及這次從京師天津運回的糧食火藥布匹,開原城內目前共囤積
白銀三十二萬九千餘兩,黃金一萬二千兩,布匹七千三百匹;
糧食五萬六千餘石,即便以每名戰兵每日消耗四斤主糧為標準,這些糧食也夠六千人食用十二個月以上,這還是坐吃山空的前提下;
火藥四千斤,步弓一千把·······
除了這些堆積成山的軍需物資,這次京師之旅,劉招孫最大的收獲是帶回來三位大才。
三位大才分彆為
一,擅長農業、手工業、機械、軍事,諳熟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農業、火器、城防等領域,秒殺達芬奇十七世紀東方百科全書式科學狂人宋應星;
二,大明活地圖,兩京一十三省山川草木,山脈、水道、地質、地貌都在他心中,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專注大明野外生存三十年秒殺弱雞貝爺德爺,被教員誇獎兩次的千古奇人徐霞客;
三,一炮糜爛數十裡,半年平遼,督師薊遼、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嘴炮終結者、拚命三郎袁崇煥。
外加軍工專家茅元儀、江南富豪喬一琦、狗頭軍師康應乾、三千精銳戰兵、浙兵、白杆兵、遼東難民強力支持,還不說金虞姬他哥哥正在籌劃的朝鮮政變,未來朝鮮也將助他一臂之力。
還差一個毛文龍?
不怕,已經安排上了。
劉招孫懷疑自己上輩子是否曾拯救了銀河係,以至上天竟給他這樣的王炸團隊。
這樣的話,他都不好意思像其他弱雞穿越者那樣,一穿越就開各種外掛了。
哦,為了證明自己是個正兒八經的穿越者,他決定,還是開個掛吧。
先從燧發槍開始。
回到開原的第二天,劉招孫便將茅元儀、宋應星、王二虎和兩位鐵匠代表召集到參將衙門客廳議事。
六人圍在一張八仙桌前,桌子上放著堆火藥、紙包,一支被拆卸成幾截的鳥銃,還有一張宣紙,宣紙上用炭筆花著一根燧發槍草圖。
六個大男人像是在吃火鍋似得,圍坐再八仙桌前指指點點,還差六雙筷子。
茅元儀盯著那草圖看了片刻,便道
“總兵大人、知州大人在上,······”
劉招孫聽不耐煩,揮手打斷他道
“茅兄,這裡又沒外人,你是本官心腹,又是宋大人摯友,就不要這麼多繁文縟節了,直接說事兒,奴酋正在攻打葉赫,接下來就是沈陽,本官除了保境安民,還要立即製造紅夷大炮、米尼步槍、手雷、野戰炮,給步槍上刺刀······總之,軍務繁忙,若都像你這樣婆婆媽媽,要多花費多少時間。
趕緊說這燧發槍,到底能不能造?!”
茅元儀聽了這話,暗暗一驚,他不知道米尼步槍、手雷、野戰炮以及步槍上刺刀是什麼利器,隻是連忙拱手稱是。
如今劉招孫從參將升為總兵,被朝廷封宣武將軍,還兼職開原兩個衛所的同知,又從皇帝那裡拿了二十多萬兩銀子,有錢有兵有糧,可謂一方諸侯。和他這樣下官說話還是這樣平易近人,這位封建幕僚頗為感動,他稍稍思索片刻,繼續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合機銃,哦,就是大人所說的燧發槍,其實隻是比鳥銃多了一個隱藏的扳機,手指扣動外麵這個扳機後,隱藏的扳機也發動起來,便是這圖上說的,陽發火,陰啟門。這樣相比點火繩的火銃,便節省了點火的步驟,發射起來,更為快捷。隻是·····”
茅元儀說罷,抬頭望向宋應星,茅元儀與宋應星在京師便認識,兩人在京師時便曾研究過這種合擊銃,當然那時隻是設想,並沒有真正製造出來。
宋應星見茅元儀望向自己,便給這位老友救場,對劉招孫拱手道
“大人,其實這合機銃製造工序不難,隻要給工匠圖紙,很快也能造出,難得卻是是這簧片,一杆合機銃,至少需要三錢簧片,簧片必須彈縮有力,若是做的薄了,不經用,做的厚了,難以擊發,此外,”
宋應星頗有些局促,搓了搓手,抬頭望劉招孫一眼。
“宋大人請說。”
“這簧片都需要好鋼,加上雇人鑽槍管,木工成本······下官與茅石民在京師時,算過,每杆須耗費白銀五兩,較之鳥銃還貴一些。”
宋應星說完,盯著劉招孫不語。
劉招孫沉吟良久,一杆燧發銃成本五兩銀子,加上保養維修和平時訓練成本,至少奔七八兩去了,裝備一千人就是八千兩,錢他倒是能出得起,隻是目前工匠人手肯定不夠,不管那些,先造出一批出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