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戰國時代,楚國便有開始經營雲貴。
由於多種原因,直到明朝,中央政權對這塊區域還未實現真正管控。
明代在雲南貴州等地采取土司代管,實屬權宜之策。
有明一代,西南,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
隻要中央王朝稍有動亂,地方土司便蠢蠢欲動,甚至直接造反,楊應龍奢崇明隻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明軍始終無法將雲貴作為跳板,向東南亞拓展。
明初對安南經營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未能實現對西南地區的全麵掌控。後勤、人員補給,全方位失敗,維係安南統治,成本遠高於收益。
明中後期,緬甸東籲王朝強勢崛起,周邊土司紛紛歸附,到萬曆朝,明國不僅未能向南拓展尺寸之地,還失去孟養、木邦、蠻暮(蠻莫)等土司。
朱元璋的子孫們在西南竭儘全力,兩百多年,才隻消化了貴州和大半個雲南。
到了清朝,幾個皇帝力推改土歸流,終於才將雲貴納入帝國核心統治區。
等消化完西南,十全老人騰出手來,準備對付東南亞小弟。
卻碰到了大麻煩。
乾隆自以為“南荒小夷”不是天朝上國對手,卻不知緬甸的貢榜王朝,此時已是新興強大帝國。
小老弟橫掃東南亞,消滅暹羅,吞並老撾,兵強馬壯。
清軍在情緬戰爭中的表現,隻能說是一言難儘····
回到現實。
奢安之亂被平定後,西南各地並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和平。
王恭廠大爆炸後,張自成領導大西軍流竄蜀地。
在接下來幾年,流賊、明軍、土司兵三方混戰不休。直到張自成被趕出四川,逃回陝西老家。
在陝西,張自成又受到各大兵團蹂·躪,命運多舛。
西南各地的土司老爺們,一直在觀望,在等待機會,幻想能成為下一個奢崇明。當然,是造反成功的奢崇明。
曆史走到這裡,需要大齊來完成對西南的徹底控製。
於是劉招孫的改土歸流應運而生。
如果能順利占領西南,以後無論是向東南半島擴張,收複“漢唐故土”,還是翻越喜馬拉雅山脈,進軍南亞大陸,都會比現在順利很多。
以西南數省財力人力,支撐大齊在東南半島上發動一兩場滅國之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須知原本曆史上,晉王李定國之所以能兩蹶名王,震動天下,以一隅之地抗拒滿清長達十六年,靠的就是西南充沛的物力人力!
再後來,吳三桂以雲南為基地北伐,大軍一度打到洞庭,打得韃清幾近崩潰,康麻子痛哭流涕要回赫圖阿拉重做野豬皮,這,也能說明問題。
當然,和征討倭國立馬扶桑一樣,太上皇對西南等地的改土歸流,目前隻止步於籌劃,暫時還無力施展。
劉招孫當然明白並入貴州四川等地對的重要意義。
不過,眼下新政在南方剛剛鋪開,與此同時,還要廢除漕運。
若是三線同時開動,必然力不從心。
廣德三年,帝國的重中之重,仍是清丈畝。
廢除漕運,隻是新政的點綴。
隨著各地縉紳大戶或死或逃,清丈畝遇到的阻力隻會越來越小。
去年,江浙清丈畝順利完成,今年,張允修將開始福建兩廣的清田。
太上皇還給他安排了個新任務,清算廣東福建走私商賈。
有了蘇州太倉經驗,清丈工作變得簡單很多,已有一套標準流程
一、戰兵入場,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封鎖州城城門,以緝拿倭寇奸細為名,逮拿城中打行、青皮、蝲唬,殺其頭目。
二、派兵把守住主要資產(金銀礦、鈔關、果茶園),防止有人乘亂破壞。
三、訓導官在城中造勢,張貼公文,承諾分地,同時組織被縉紳老爺們盤剝壓榨的年輕佃農,在州城衙門或文廟、藥王廟前召開訴苦大會。
四、清丈田畝,根據縉紳大戶所犯罪行輕重(主要依據對方富裕程度),在州衙衙門大堂進行審判,罪行較輕的罰銀萬兩(起步),為害一方民憤極大者,則直接斬首棄市,家產抄沒。
五、成立農會。
六、將清丈所得田畝登記造冊,收歸農會所有;將抄沒金封存,運送回國庫;將劣跡斑斑的打行蝲唬,統一押送至鬆江府碼頭,由此登船,前往遼東做礦工。
~~~~~
清丈畝之餘,才是廢漕之事。
正月初九日,廣德帝一行抵達揚州。
下車伊始,少年天子便立即忙碌起來。
他先是和幾位大臣製定出一份廢漕計劃表,派人連夜送回南京,呈遞給他父皇過目。
太上皇接到奏疏,已是正月十二日。
劉招孫坐在文華殿大殿上,手捧那張布置詳細的計劃表,忍不住低聲念道
“逐步裁撤淮安至杭州各州府鈔關、遣散十二萬漕軍(賬麵上的數字)、取締羅教漕幫、全麵改革運河沿線城市經濟結構(逐步擺脫這些城市對運河商業的病態依賴)、改良番薯玉米等農作物品種,並在運河沿線種植推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太上皇將塘報小心翼翼折好,喃喃自語道
“一段段小小運河,竟要牽扯出這麼多事情。”
不知一年時間,劉堪會把運河改成什麼樣子。
有一點可以確定,每項措施的推行實施,都需要帝國支付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絕不是簡單派軍隊就能解決的。
套用後世的說法,帝國處於並長期處於極圈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民生經濟乃是第一要務。
錢很重要。
~~~~
廣德三年正月二十日,太上皇召秦建勳從湖廣返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