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瀛發現自己戀愛了,戀上的不是人,而是下龍灣外海星羅棋布的島嶼。
那山那景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
有多美,去過桂林去過陽朔的人一定會心有所感,想象桂林的山,腳邊的稻田更換為凝碧的海,就是下龍灣外海的景色。船行其間,蕩起層層波浪,淺海處海底色彩斑斕,兩側奇石小島姿態各異,如在畫中遊。
愛了,愛了,這地方在後世絕對是超5a景區,臨海喀斯特地貌,恐怕整個藍星獨此一份。
就不要說朱常瀛,便艦隊中的大老粗也被這般的美景所震撼,眼神流連,嘖嘖稱奇。
景色美是美了,但美景不能當飯吃。
桂林的山奇美,桂林的水養人,山間的稻田養育著華夏兒女,由此成為人口繁茂,文化昌盛之地。而下龍灣外海群島則人煙稀少,船行一個白日也沒見到個人。
問過向導,沒人知道這片海域有多少島嶼,就數不過來,這片群島也沒個正經名字。
朱常瀛興致頗高,大筆一揮。
萬山群島!
唯一美中不足的,這片海域對大型海船來說太過危險,海麵上這麼多山,海麵以下隻會更多。由是如此,艦隊以五艘巡邏艇為主,其餘皆是福船,或者平底沙船,船隊浩浩蕩蕩,綿延將近二裡。
即便這樣,航行也要小心翼翼,花費三日時間方才趕到下龍灣。
為什麼叫下龍灣?無從考證,但這地勢簡直絕了。
兩座半島環抱,正當中一條水道剛好一裡寬闊,沿著水道駛入內灣,內灣廣闊,略呈三角形,深10裡闊15裡,北岸為十萬大山,數條河流從山中奔湧而來,彙入下龍灣。放眼處,山勢起伏,鬱鬱蔥蔥,猿飛鶯啼,一片原始。
朱常瀛手中有一份粗略地圖,這是先導初步勘查測繪來的,比照之後,大差不差。
東西兩側半島地勢較高,利於建城防守。海峽兩岸各建一堡,扼守咽喉,那麼海上來了多少船也惘然。北岸數條河流入海,有數片微小衝積平原,但能不能耕種則值得觀察,怕就怕雨季時會被洶湧的洪水淹沒,這是極為可能的,不然安南早就有人前來開發了,又怎麼可能還是不毛之地呢。北岸東部地勢平坦,為一處難得的山腳平原,隻是被濃密的雨林所覆蓋,想要開發,就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任務。
總而言之,景色雖美,但就現實而言,開發為適合人類久居之地,難度不小。
當夜,艦隊停靠在西側半島,人員登岸,安營紮寨,各處燃起嫋嫋炊煙。
大帳內,十幾人圍著長桌站立,長桌上鋪著交趾地圖。
這份地圖相當久遠,是成祖年間所繪製,即便如此,這份輿圖也是個寶貝,因為安南還沒有能夠繪製詳細地圖的人才。
下龍灣,原屬交趾布政司靖安州,州域南至下龍灣,北至永安州,因為荒蕪所以未設州城,隻在沿海設立一衛所,稱新安所,可惜所城早已被黎氏摧毀,不存於世間。
明軍退走,黎氏立國,為了填補紅河三角洲人口,也為了徹底同大明切割,遂將靖安州人口內遷,事實上造就了兩方邊境上的緩衝地帶。
這個策略十分靠譜,陸路難行,沿途不能獲取補給,萬一中原又要南征,難度無疑將大大增加,單單維護補給線,就累死你!
而沿途所見,朱常瀛也徹底明白,為何有史以來南征交趾總是走陸路,而非海路。
海況太過複雜,大船不敢進,小船進來對安南又沒有優勢,星羅棋布的島嶼就是天然的伏擊場,令人望而卻步。當然,深層次的原因是咱華夏曆來為陸權國度,對海洋沒什麼興趣,偶爾的海貿興起也是被動加入而非主動出擊。本土海運都整不明白,就不要提海軍圈地。
總而言之一句話,腦子太軸,沒轉過彎來。
現而今這地方屬安南國新安州,州城就在原新安所遺址,位在下龍灣東北九十裡。為了隱藏行程,艦隊是從外海切過來的。安南國雖小,但當權者同大明掌權者腦回路一樣,重視陸權,對沿海控製稀鬆。這也令朱常瀛鑽了空子。
雖然如此,威脅還是有的,下龍灣西三十裡,有安南軍鎮稱安邦。這個鎮,同大明衛所如出一轍,軍屯附帶警戒防衛。
跨過安邦鎮,就算安南內陸,黎朝的精華膏腴之地,紅河三角洲!
也無怪乎廉州府上下官員都對朱常瀛的計劃表示擔憂,距離安南腹地太近了,鄭氏豈能坐以待斃?
但朱常瀛不這樣想,消除自身威脅的最好辦法就是對敵人造成威脅,雖然安南仔頭鐵不容易唱征服,但安南地形就如香腸半根,海岸線綿長,從海上偷這貨的老家簡直不要太容易。
當然,前提是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這不巧了麼。
會議內容涉及繁多,警戒、防衛、搜尋、建城,後續補給運輸都要有具體而詳儘的安排,各部負責人簽字按手印,誰做不到,也就不要怪朱老七辣手無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每一個項目都至少有一份計劃書、進度表、評估報告,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曆史進步。空口白牙大忽悠?
朱常瀛隻有一個字,滾!
兩件事爭論最多。
第一件為將城池建在哪裡?
初步的勘查極為粗糙,不可能考慮水源、土質、取材等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勘查。但時間上不允許拖延,灣內就有兩個漁家村落,或許早就有人徒步跑去安邦鎮報告去了,所以在安南采取行動之前,一定要把防禦體係支起來。最終,敲定在兩座半島同時動工,修建臨時炮台基座。
第二件為補給運輸。
以朱老七的宏偉藍圖,一個廉州府來供應物資顯然不足,雖然朱老七是從商人手裡買而非強征,但人口同生產力就擺在那裡,有些錢不是商人不想賺而是沒那個能力。好在還有第二個補給選擇,瓊州府。
現在的瓊州府怎麼樣?朱常瀛原本以為那地方是窮鄉僻壤,但當來到廣東,調取資料查閱過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自萬曆12年起,瓊州府年繳糧賦八萬石,僅次於廣州、肇慶兩府,而戶籍人口隻有25萬,不足廣州府的零頭,簡直造假造的離譜。艦隊航經瓊府,朱常瀛雖未下船,但觀府城氣象,遠比廉州府要強得多。
一番商議,朱常瀛派出人手前往瓊州負責采辦。有兩府供應物資,想必足以支撐建城所需了。
一夜無話,第二日天似亮未亮,整個營地便被號聲充斥,起床開工!
商船卸載物資、巡邏船巡邏隊探索周邊,士兵同工匠更不能閒著,伐木取材,建設臨時營地。
朱常瀛抖擻精神,頂著晨曦露珠,親自查看兩座半島。
西半島山勢綿延起伏,叢林密布,不能深入,靠近海峽處地形反而相對平坦,草木兼有,勉強可行。堡壘就隻能建在此地,工匠的勘查沒有錯,想要把火炮放在山頂?想都不要想,山高雖不足百米,地勢也不陡峭,但林木藤蔓密集,落腳都難。即便腳下的這片平地,清理起來也不容易,草木太繁茂了。
朱常瀛試著點了幾堆乾柴,濕氣太重,火勢完全沒有擴散的趨勢,乾柴燒儘,火也就滅了。隻能暗暗感歎,地理決定論是有道理的,南洋之所以到處都是窮逼,或許也不是人家懶,而是土地開發起來太費勁。
“殿下,許是露水太重,午後再來試一試?”
朱常瀛沒有理會張二虎,而是把目光看向岑大壽。
“你自小在山中長大,有沒有好辦法?”
岑大壽咧嘴苦笑,“沒有,就隻能多鋪乾柴乾草。”
“好吧,分出一部人來,日落之前,要將這片平地給我鋪滿了,晚上放火!”
轉回身,朱常瀛走向岸邊,準備去東半島看一看,看上去東半島平坦地勢更多些,山勢也更為平緩,也許能夠支撐起一座小型城池來。
然而還未登船,對麵就傳來數聲槍響,曠野巍巍,響聲被放大數倍,驚起飛鳥四散。
朱常瀛停下腳步,揀了一塊平坦石頭坐下,慢慢等待結果。
做為一境之主,朱老七也漸漸放棄了冒險刺激,拿命去拚的想法,靠自己吃飯的人太多,死不起啊。
約略一個小時後,一艘巡邏艇從東半島駛來,十幾名士兵跳下船,牽來五花大綁六個人。六個人如同從煤堆裡生出來的一般,渾身上下都是斑駁的黑,也幸虧瀛州士兵見多識廣,不然錯認為山魈也不奇怪。
巡邏隊的隊長小跑上前,語氣急促道,“殿下,東半島上有鐵礦,露天鐵礦!”
我艸,老天爺這麼眷顧我麼?
“彆急,慢慢說,說清楚些!”
“咱們巡邏隊搜山,在一山窩窩裡發現十幾間草棚,仔細查看,才發現那根本就不是山窩窩,而是礦坑。整個寨子,無分男女老幼都在挖!拿下寨子後,卑職查看挖出來的礦石,確定是鐵礦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