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衛凱舍棄雜詠仙卷,選擇了這幅山水畫卷,陳忠平終得釋然,長歎一口氣。此畫縱然尺幅頗大,耗資不過區區二百萬靈石,相較於那價值八千萬靈石的雜詠仙卷而言,實在是不足掛齒。
陳忠平不禁開口詢問“衛老弟,你為何獨獨看中了這幅畫作?”他凝神細觀《雁蕩圖》,疑惑地問道“難道其中另藏玄機?”
衛凱微微點頭,答道“此畫卷名為《雁蕩圖》,乃是清朝錢維城真人親筆繪製之作。”
“對於此人我並無太多了解,但我內心深處有種預感,他這一幅作品定然蘊含了驚人的價值。”
言畢,衛凱轉頭看向同樣驚訝的葉舒良。陳忠平曾提及,葉舒良身上流淌著前清皇族的血脈,對於前清之物必有深刻的認知。
果不其然,葉舒良聞聽錢維城三字,頓時駐足沉思,旋即疾步向前,緊緊盯著那幅長約七丈有餘的《雁蕩圖》,細細審視起來。
“陳兄購入此畫之後,我還未曾有機會細細品味,未曾想到竟然是錢維城真跡。”說著,葉舒良從懷中取出一隻小巧的仙鑒鏡,對著畫卷上的細微之處逐一探查。
同時,他向衛凱娓娓道來關於錢維城的傳奇生平“錢維城字宗磐,號稼凱,生於康熙帝執政五十九年,自幼便展現出聰穎過人的天賦。至乾隆帝十年,一舉奪魁,成為狀元,後來更是官拜刑部侍郎。在繪畫一道上,他上溯元代四大家之精髓,近習清初四王之技藝,山水樹石皆顯得靈秀超凡,已達化境。據傳乾隆帝珍藏錄《石渠寶笈》中,便錄入了他的作品多達一百六十多幅,足見錢維城在乾隆帝心中的地位之重。”
講至此處,葉舒良指向《雁蕩圖》的畫麵,感慨道“你們看這幅畫卷,構圖繁複奇峻,筆觸精細且層次豐富,無論是山巒、樹木、屋舍還是人物,每一處細節都描繪得恰到好處,栩栩如生。”
"近觀纖毫畢現,遠望氣勢恢宏。"
"此乃曠世難尋的仙品佳構!"
葉舒良讚賞地輕擊著手掌,繼而指向畫卷尾部的一行字跡。
"看這裡。"
"落款赫然寫著‘門下侍書翰林院大學士錢維城敬摹李唐真跡,以進呈皇太極陛下’。"
"這就意味著,《雁蕩山靈境圖》乃是錢維城獻予乾隆仙尊的供奉之作。"
"既為供奉天庭,其創作必然耗儘他修道之餘的所有心力,所繪之作必較平日之作有過之而無不及。"
話罷,他又指向畫中那一枚枚形態各異、大小不同的朱紅仙篆,激動地道"顯而易見,他的辛勤並未付諸東流。"
"此處,此處,還有此處。"
"上麵既有乾隆仙尊的八方仙印,又有嘉慶仙君與宣統仙帝的珍藏印記。"
"足證三位前朝仙帝,均對此幅《雁蕩山靈境圖》愛不釋手!"
"隻可惜不知何故,此寶竟從天宮之中流出人間。"
"那麼……"
"這卷畫的價值幾何呢?"
見葉舒良視若瑰寶,衛凱不禁感到好奇。
實則,他對仙道法器以外的書畫並無太大興趣,相比之下,他更關注其實際價值。
葉舒良看出衛凱的想法,沉吟片刻後給出了答案。
"此畫非凡,筆法獨步天下,且篇幅宏大無比。"
"若是換我,八千萬靈石之內,當可視為珍寶收納。"
"不過不妨直說,倘若此畫流入仙寶交易市場,其成交價必定遠超於此。"
"一旦被某個癡迷丹青的仙友所得,恐怕其最終價格將……"
葉舒良深深吸了一口氣,沉默幾瞬,然後緩緩吐出兩個字"破億萬靈石!"
"破億萬靈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