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夾雜著堅強而努力的徐晴遇。
她回去之後,足足七日都吃不下肉。
但隨著派發免費粗麵饃饃和免費湯藥,她加緊惡補了不少基本的藥用知識,夜夜與她哥一起爭油燈,渾像一個要備戰的學子。
烏娘子數了家中的銀子,咬緊牙關,買了不少滋補品,夜夜與她們一人一盅。
徐領隊直言,來對了。
不管未來如何,他們的女兒若能學得三分五分的本領,他們都放心了。
保健館的名聲自此打了出去,也逐漸有人上門前來看病。
花桐帶著小小藥童在隔壁,開的藥是又便宜療效又好,而小藥童的實戰經驗豐富,學得又快又好。
因為,她不僅僅是隻認書,隻認字。
她是直接被帶著上一線,接觸病人的。
而這家便宜又好的保健館,也逐漸被整個島口鎮的百姓所知曉。
尤其在二掌櫃的兒子滿月之時,達到了頂峰。
一時之間,花桐忙得腳不沾地了。
因為……時常被請去喝茶。
對,喝茶,婦人在裡麵生產,她在外麵淡定喝茶。
她坐在外麵,那些婦人都覺得有力氣了不少,就像請回來一尊保命的大佛,能從鬼門關那裡拉回產婦一手。
而這些喜事、滿月酒的紅饃饃、大花饃饃,全都由馬娘子她們接手了。
那買賣旺盛得直接壟斷了。
誰都要來她們這裡定,擠兌得彆家根本就做不下去了,還不敢吭聲。
待到閒時,花桐的醫書還沒寫第二頁,但徐晴遇已經開始由實踐到認藥了。
反正,花桐的教學就是不一樣。但,徐晴遇更容易理解。
這保健館日益熱鬨起來,不管有病沒病,門口也常坐著老者,下棋,閒話,嗑瓜子,熱鬨的就跟巷子口的大樹底下一般。
就連難民也流傳了一個說法,若真的身體不行,去求一求保健館的那位小館主,說不定就給治了。
隻不過……可能遇上巧合的話,估摸著要給那位更小的小姑娘練練手……
但性命是無憂的……
不過他們這些居無定所的人,又有何介意呢?
……
這場戰事,一直持續到了盛十二年十月。
軍糧吃緊,戰備不行。而夷國人的兵力也消耗了不少。
最後歸於兩敗俱傷,但下了和平書,達成了默契。
歸來那一日,花桐也去了西山碼頭,搭著冥熙的便車,與馬娘子等人借口入藥材。
而林浩南對此沒什麼興趣,正用功苦讀。
她與冥熙站在兩邊的人群之中,看著那明顯少了一大半的士兵。
出發之時,江邊碼頭人頭攢動、熱鬨非凡,百姓們自發地聚集在這裡,夾道相送;年輕的學子們整齊地站立成排,手中捧著書卷,齊聲誦讀著經典的篇章。
而同時,江邊停泊的戰船,一艘艘排列整齊,船頭飄揚著鮮豔的軍旗。將士們身著威武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昂首挺胸站在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