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彙集著天下學子。
他們與翰林院不同,國子監是民,而翰林院是官。
朝廷,總能收著些來自百姓的請願。這些請願,大多時候,朱元璋也隻是淺淺的看上幾眼,留給丟在一邊。
與其說,這是普通百姓的請願,倒不如說是國子監監生們的請願。
裡麵的內容,並非天時,也非農事,而是那些被人所詬病的科舉與籍典。這兩點,都是學子們,一直所希望朝廷去改變的兩點。
不過,朱元璋對此嗤之以鼻。
唐鐸漸漸的放慢腳步,不禁有些錯愕的看著聲音傳來的方向。
在這些國子監監生的口中,唐鐸成了大明奸佞。這個詞很重,哪怕是被一家問斬、被朱元璋恨之入骨的胡惟庸與汪廣洋兩人,朱元璋都是念及舊情,未給他們兩個人,加上這所謂的“奸佞”二字。
一時間,唐鐸有些氣短,走路時,隻是幾步路,他也會覺得氣喘籲籲。
“唐大人,他們”此時的唐鐸,內心十分的不好受。當身旁有人說話時,唐鐸更加難受。
為官一任,唐鐸自詡飽讀聖賢書。從政十幾年,唐鐸也從未做出對不住百姓、對不住國家的事。即便如此,還是有一頂“奸佞”的帽子,扣在了他的頭上。
唐鐸不禁搖頭,深歎一口氣,“咱們走吧,從後頭繞。”
他們不懂,不懂自己為何這麼做。他們也不理解,自己的苦衷,究竟是什麼。君國一體,君國一體,終究是君在前,國在後。
侍郎張墾,師出名門。自打為官時,便入了兵部。
軍國大事,他甚至要比唐鐸還要清楚。此刻,張墾也深知,唐鐸做這個兵部尚書,多麼的不易。
從兵部主事這個位置時起,張墾便深知,一個王朝,要真的走向強盛。
那麼,國土之外的敵人,就必須要讓他們偃旗息鼓。你可以蹦躂,但我必須時刻擁有消滅你的能力,同時我也必須要做到隨時消滅你。
隻有這樣,一個大一統王朝,才是真正的強盛。
世人皆言,新吳王好戰,老皇帝昏聵。但世人所不知的是,這祖孫三代,為這個王朝,做了多少。每個百姓,夜裡能夠安然入睡,這定是前線將士,有一次把蒙古韃子給打服了。
唐鐸輕輕的咳嗽,手裡攥著朱標剛剛給他的旨意,他要用最快的速度,給大寧府、金州、雁門關各發去一份,一刻也不能耽誤。
國子監有眼力好的,他看見本早應該從奉天殿出來的唐鐸,此時卻不見了蹤影。
他的目光,彙集在了奉天殿後殿,通往景仁宮再繞行兵部的一條路。
“諸位,那個唐鐸,怕不是從那條路跑去了。此人花言巧語,蒙蔽聖上。咱們要把他給揪出來,絕不能讓他壞了咱們讀書人的名聲!”
這個國子監監生,名叫郭存已,福建泉州人。乙醜科科舉落榜,隻得再回國子監,做這個監生。
有了郭存已說話,一群國子監監生紛紛起身,跟著郭存已,往奉天殿後頭的那條路過去。
唐鐸年紀大了,腳力自然是不如這些年輕監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