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隻有李大軍呐喊著,但是在一軍之將的他強烈感染之下,一個個士兵的眼逐漸變得堅定,緊隨著怒吼咆哮起來,聲音越來越宏大。
最終,城門口所有人怒哄起來,聲音化為化作濃鬱的鬥誌,在高空中遠遠傳遞,經久不衰。
.
….…….….….….
很快。
當鄴城百姓們,還沉寂在和和睦睦的環境中。
鄴城北城門,一道號角聲,在北城門方向響徹起來,回蕩整個鄴城。
巨大的聲音,帶著古老滄桑,悠遠綿長,綿綿不絕的傳遞著,是鄴城的警示鐘鳴,也是鄴城的戰鼓。
當它響徹起來的刹那,所有人都知道,鄴城的保衛大戰即將開始。
一道號角聲,代表局部戰鬥即將開始,一處鄴城衛兵們廝守的城牆方位,遇到了敵人的進攻。
二道號角聲,代表鄴城,兩座城門受到敵人進攻。
三道號角聲,代表著鄴城,三座城門受到敵人進攻。
第四道,第五道…….
當號角聲響徹十二聲,就是全麵戰爭,四方作戰,長安城所有城門,同時受到敵人攻擊!!
如果響徹十三號角聲,那便是舉城之戰,是最大的危機,不是敵人死,便是鄴城亡。
其緊急程度,達到極限,整個鄴城都有頃刻間覆滅的可能。
多久了?
自從長安城李淵登基之後,也就是十幾年前,很多人,甚至都已經忘記了號角聲到底是什麼樣的。
那號角聲,哪怕是兩年前突厥兵臨渭水,也不曾響起。
隻因那一次突厥從幽州進攻,而不是青州。
更多的新生兒們,甚至不記得上一次號角聲是什麼時候響起,都不知道其所代表的含義。
隻有那些老一輩的,在聽到號角聲的時候,混身一顫,老淚橫流。
在那個人命不值錢,每天都是戰爭的年代。
每一次的號角聲響起,都是最悲涼的時刻!
戰爭,是會死人的啊!
隻有無數人義無反顧,前仆後續的填補那個巨大的絞肉場,才能換來現在鄴城繁榮昌盛一片祥和的盛世。
又是一聲號角聲,響徹整片天空,讓無數人停下手上的工作。
第三道號角聲,緊隨其後響徹起來,從一座座城門方向傳遞。
當第八道號角聲響徹起來的刹那,不管是什麼人在忙,也停止了手頭上的工作,默默的抬起頭看向遠方。
無數知道號角聲含義的百姓和士兵們,開始期待著,下一次的號角聲,真的….真的不要在響起了!
但是第九道號角聲,還是響徹了起來。
當第九道號角聲響徹起來的那一刻,哪怕是南城門的許多百姓,也是抬起頭來,仰望著天空。
天空很清澈,萬裡無雲,但是,他確能清楚的感受到一股緊張濃鬱的氛圍,正在一步步籠罩整個長安城。
籠罩著.…鄴城數百萬百姓的心靈。
此刻,
九道號角聲。
這意思是,鄴城已經有敵人兵臨城下了。
許多在南城門的將官,聽到號角聲,也已經顧不得手中工作,都是坐立難安,等號角聲一停,就立刻趕往軍營了解具體消息。
隨後,不到喝口茶的時間,第十道號角聲,還是響徹了起來….
但是,這還不是停止。
第十一道號角聲,緊隨其後,再次不間斷的響徹起來。
終於,有心靈脆弱的百姓打不住壓力,麵色露出驚恐之色,整整十一道號角聲響徹天地,相當乾整個鄴城已經被敵人包圍,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
嗚!
嗚嗚嗚!
但是第十二道號角聲,還是響徹了起來。
頓時之間,鄴城內,嘩啦啦的腿軟的聲音,讓無數人腿軟了,有的其至需要找一塊地方緩口氣,麵色皆露出恐怖神色。
十二道號角聲,這是全麵之戰!
無數人在這一刻開始祈禱,祈禱那最後的號角聲不要在響徹起來了,千萬不要在響徹了,他們受不了,真的受不了!
或許是聽到無數人的心聲,第十三道聲音,第一時間並沒有敲響,好像到了這裡就停止了。
可就在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的時候.…
嗚!
嗚嗚嗚!
第十三道號角聲,還是敲響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無數人都感覺這最後一道聲音,是那麼的淒厲,聲音比所有的號角聲加起來還要更加響亮,充滿了一種悲涼的味道。
很多人,都刹那之間癱軟下來,雙腿無力,眼神驚恐。
大街小巷,都開始傳來百姓們驚恐慌亂的聲音。
“十三道號角聲,滅城之音,滅城之音啊,它敲響了,吹響了啊!”
“怎麼會突然吹響?到底是什麼原因,到底有什麼恐怖的敵人要來了,是什麼啊?是突厥,還是說吐蕃?”
“可是….可是鄴城地處青州腹地,前麵還有長蘇城和青州關,他們怎麼會這麼快兵臨城下的啊!”
“我們不是在內陸,是腹地嗎?我們前麵不是還有其他城池庇護,不是還有幾萬士兵,幾十名將軍鎮守邊疆,他們,他們呢?怎麼會一點消息都傳不出來,讓突厥或者是吐蕃打了過來。”
“那麼多將士們,難道都阻擋不住敵人了嗎?”
無數的聲音,帶著驚恐慌亂,彼此起伏,百姓們驚慌失措,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帶著深深地恐懼,害怕的站站瑟瑟。
這是全麵戰爭!
是鄴城決死一戰,敵人的力量完全超越了鄴城,甚至形成了碾壓的洪流,才會響起這樣的十三道號角聲。
鄴城所有的將軍,都無能為力,這是在做最壞的打算,哪怕還有一點點希望,都不會吹響如此絕望的號角聲。
十三道號角聲,就是絕望之音,是滅絕之音!
在驚恐絕望之中,很多百姓選擇停下今天的事情,他們沉默的回到家中。
看著自己的夫人,或者自己的夫君,也有看著自己父母的,亦或是還牙牙學語、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孩子。
人生百態,在今日的這一刻,儘顯無疑。
很多百姓們眼眶濕潤,流下眼淚,相互依偎在一起,鹹受來自家中的溫暖,默默等待著朝廷的下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