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砸了咂嘴,“他也是聰明……恩,那朕就不問了。朕就問你,為何要如此啊?”
“父皇,兒臣是這麼想的……”
扶蘇這才說道,“兒臣想著,這平陽縣之患,看似在一幫匪徒,也在一幫能力不達的官吏身上,其實,更在朝廷之內,權貴之中。”
“嗬?彆人告訴你的吧?”
嬴政笑道,“好,彆人說的,你信不信?”
“兒臣信!”
扶蘇說道,“兒臣原本就也猜到幾分了……”
“恩,很好!”
嬴政聽了,笑著點頭。
這句話,才是嬴政最想要聽到的,也是聽到最為開心的。
有長進就好!
人嘛,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所預料,才能有所預備。
“所以,就有人建議你,要以這些權貴子弟為柄,來消除平陽縣的禍患?”
“稟父皇,正是如此。”
扶蘇躬身道,“兒臣認為,非特彆利器,而不能成事。權貴阻撓兒臣治理平陽,那兒臣,就用權貴子弟來,事情,當能有所化解。”
“嗬嗬,這卻是是個法子,不過,朕卻不能這麼助你。”
嬴政笑了一聲,看著愣住的扶蘇說道,“扶蘇啊,朕這麼幫了你,你想,會有什麼後果?”
什麼後果?
聽到嬴政的話之後,扶蘇臉色一變。
後果就是,他會獲勝。
但是,權貴百官呢?
權貴百官,又會怎麼去想?
若是這事情,真的如嬴政稍稍點頭,就能一切化解那麼簡單的話,那麼嬴政和扶蘇,兩人都不會這麼困擾了。
嬴政之所以堅持法家治國的製度,一是因為,的確利於大秦。
二,也是因為,當下,整個大秦,所有的權貴,基本上都是法家製度的得利者。
你貿然給改了,那豈不是向所有的權貴奪利嗎?
這可不是一些錢財或者糧食的問題,那是根本的利益製度的問題。
這叫抽芯之變,影響勢必不小。
一般的王權,甚至都壓不住,比如劉秀遭遇的度田之變,就是明著要向權貴豪紳們要好處,結果,差點讓他怎麼上來的,再怎麼掉下去。
他可是開國之君,都差點如此,更何況是彆人?
當然,劉秀比秦始皇,還是不如的。
如果秦始皇不顧後果的要改變國家的製度,能不能?
能!
但是他不做,因為影響大,因為後果未知。
他不能讓好不容易一統的大秦,再進入風雨飄搖的未知風險中。
“父皇……”
扶蘇聽了,緩緩說道,“兒臣,還是認為,儒家製度,可讓萬民由心恭順,這是法家強權強壓,不能比的。求父皇,為了大秦,而助兒臣!”
“嗬……你沒聽懂朕的意思……”
嬴政笑了一聲,歎了口氣。
“朕若幫你,是能幫的。”
嬴政說道,“方才,你說的那些話,也多是廢話。朕隻問你一句,若是你要改變,而朕現在幫你,當朕有一日不在了,你,壓不壓,且能壓得住嗎?”
嗡!
聽到嬴政的話,扶蘇身體一顫。
壓?
不錯,若是嬴政不在了,而扶蘇執意要改變大秦的製度。
那到時候,勢必得壓!
不壓就是失敗,壓了,也未必不是失敗。
且,扶蘇能壓得住嗎?
那可是滿朝的權貴啊,他們以法家製度來獲利,來得到好處,來鞏固地位。
你改變了,那就是斷人財路,奪其生路。
他們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從命的,而扶蘇,又遠遠的不是秦始皇。
他可以借助秦始皇的餘威,做很多事,壓一些人,但是,卻不是把問題都給真正解決了。
比如胡亥,胡亥行惡行暴,那就是借著秦始皇的餘威來做的。
哪怕是在短短幾年內屠殺權貴,這事情,他都能做得出來,且做得到。
但是,這能解決問題嗎?
短時間內有點效果,但是日後,禍害無窮。
而秦始皇所要的,是一個穩妥,可行,且長久的方法策略。
如果扶蘇拿不出,做不到,那就不能做。
嬴政不可能看著自己兒子和大秦一起爛下去,亂下去不是?
“兒臣……”
扶蘇聽了,心裡遲疑了一會,“兒臣不知。”
沒錯,他仔細的想過之後,得到的答案,還是,不知道。
確實不知道……
因為他自己也清楚的很,父皇雖然仁慈,但是所有人更記得他的剛毅果斷,說一不二。
這種剛柔並濟的能力,扶蘇哪怕學很久,都未必能參悟得透。
讓他當胡亥,肆意殺伐,他做不到。
讓他無腦懷柔,還要強行改變國製,那也挺扯淡的。
“你都做不到,也不知道,那豈能一門心思,隻圖求變?”
嬴政說道,“朕縱然把蒙恬的三十萬大軍留給你,你也不能安邦興國,這你明白否?”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