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傾頷首:“是的。”
“這一切被我們發現時,其實對方已經到了收網階段。”
“他們已經將成熟的載體傳播者培養出來並且精準的撒下網。”
“這麼長時間,能上鉤的魚都上鉤了,沒上鉤的潔身自好再費勁也不會上鉤。”
“收網時間到,製造恐慌讓咬鉤的魚知道他逃不掉驚慌失措,這種時候隻需要輕輕提起鉤子,魚兒就會乖乖被釣上來。”
南傾道:“這種誘餌型騙局,其實在老人之間很常見。”
“我家一位阿姨,因為患有風濕,成了營銷詐騙團隊的目標群體,他們製造出一種激素藥,包裝成風濕保健品。”
“知道病患的痛點,精準的找上他們,第一次免費,將激素藥贈予他們回去使用。”
“在激素刺激下,第一次藥效看起來很快生效,有錢且受病痛折磨的人群自然會回去找他們第二次。”
“因為嘗到了第一次的甜頭,第二次就算詐騙團隊收錢,想著能治好病就行,給錢他們也能接受,自然就會付錢。”
“第二次主動付錢與第一次不一樣,這裡有一點,如果第一次還不知道藥的好處,就讓他們付錢,可能一部分老人舍不得拿錢冒險,這種時候第一次免費的作用就凸現出來了,就像是給個甜頭,讓你知道我的好,第二次心甘情願的就掏錢。”
“這也能避免第一次就流失一部分客戶。”
“但是呢,第二次付的錢並不是他們的終極目的,他們第二次隻收一點錢繼續鞏固客戶群體。”
“他們還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不一次性給你治好,甚至因為激素原因,使用時間越長依賴性越高。”
“第三次第四次,患者已經離不開藥了,他們就會不停抬價,這期間,哪怕察覺到抬價,可患者會想,前幾次的錢都付了,乾脆就咬咬牙吃完所有療程一次性治好。”
“而詐騙方則可以借此不停賺錢,直到把對方掏空。”
如果不是因為梅姨與祁夫人的對話,南傾可能想不到這一層。
她也很疑惑,如果那些學生是傳播體,為什麼毒梟會將他們殺死!
後來聽到梅姨受騙的騙局,南傾突然就明白了。
因為他們要不停的不停的收網。
那些死者起到了恐嚇和震懾的作用。
目的是讓那些已經中毒的有錢人們知道,若是不服用解藥他們的下場會有多麼慘烈。
這時候,隻需要給他們發一條信息,讓他們給錢保命,他們自然而然的會選擇掏錢保命。
但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如果一次性要太多錢,可能會引起魚死網破的行為。
對於毒梟來說得不償失。
所以他們第一次隻要對對方來說不算錢的一點小錢。
就像女雇主,一百萬,對她而言不過是兩個月的零花錢,她丈夫每個月都會給她至少五十萬的零花錢。
所以第一次,她很乾脆的就給了。
然後漸漸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越到後麵,依賴性越高。
有的人哪怕舍不得錢,可一想自己前麵都花了這麼多了,這種時候退縮更虧了,就會咬牙把錢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