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心性_先生請賜教薑星火朱棣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先生請賜教薑星火朱棣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心性

第五百一十七章 心性(2 / 2)

即公式1太虛+氣性推導出了,公式4太虛的湛一之性+氣的攻取之性性。

而公式4的條件假定為人類,則可得出公式5天地之性+氣質之性人性

同時,從善惡性質上來講,張載認為天地之性或義理之性是純善的,氣質之性則有善有惡,這是因為天地之性是至高無上的,氣質之性則是人稟氣而成的,由於人稟氣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氣質之性就是之前薑星火在太平街被攻擊的那套理論的源頭,對於人和物來說,物是稟氣之濁者,人是稟氣之清者,就人來說,又有清濁之分,稟氣之極清者,為聖人,稟氣之濁者為常人,稟氣之極濁者為惡人。由於人稟氣的不同,導致了人的氣質之性的不同,氣質之性就是由物質本性所決定的生理本能,生存本能是氣的柔、緩、濁的特性所決定的。

說實在的,這個理論出奇的邏輯自洽。

張載給出了完整的邏輯推導,也就是人在形成胞胎和出生後的成長過程中,由於所稟之氣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性”,人在稟氣的過程中,有稟之正,也有稟之褊,稟之正則得性之全體,為純善;稟之褊,則得性之一部分,人性便會善惡相混,就形成了氣質之性。

由此,可以得到張載基於“太虛氣本論”得到的“性二元論”的全部公式。

第一公式組

1太虛+氣性

2性+知覺心

3(太虛+氣)+知覺心

第二公式組

1太虛+氣性

4太虛的湛一之性+氣的攻取之性性

5天地之性+氣質之性人性

第三公式組

6天地之性+氣質之性+知覺人心

所以明白了嗎?

張載把至善歸為天地之性,而人性的氣質之性則是善惡相混,這就為曆史上關於人性的善惡找到了合理的解決辦法。

一方麵,張載繼承孟子的性善論,承認人性本善,但是另一方麵,本善的人性中惡從何來卻是孟子性善論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

張載將性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既保證了人性善的先天依據,也說明了人性惡的來源,暫時解決了儒家關於人性善惡的爭論。

而眼下張載的“太虛氣本論”已經被薑星火證偽,張載的“性二元論”先天推導上,就塌了一半。

所以反方的辯手們才這麼著急。

要是另一半也塌了

“天地間就是一個道理,性便是理!”

楊士奇佯作鎮定,大聲道“人之所以有善與不善,隻緣氣質之稟各有清濁,便是用這細胞來解釋,也是爹生娘養各自帶出來的。”

“謬矣。”

薑星火隻是搖頭“以性求性,妄意有一物可指,終失麵目。”

“以性求性,以氣質之性求天地之性,這四個字倒是精妙。”

胡季犛細細品鑒,不動聲色地想道。

在程朱理學的理論體係裡,氣質之性以天地之性為根源,是從天地之性中流出,但氣質之性又是天地之性的安頓處,沒有氣質之性,天地之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是不可分離的。

但薑星火顯然不這麼認為,他不認為性是超驗的實存。

“性本無所謂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分彆,橫渠先生所言天地之性源自太虛,實乃虛妄,太虛不存於世,性即在形而後有之中。”

薑星火極為篤定地說道“性非是理,性乃是心之性。”

“朱子以未發言性,仍是逃空墮幻之見。”

薑星火雖然沒有直接叫朱熹,而是稱了子,但話語中的譏諷之意,卻是任誰都聽得出的。

翻譯翻譯什麼叫“逃空墮幻”?

說白了,就是朱熹用的還是從佛家那裡縫合來的那套東西。

“性者,有‘生而有之’之理,無處無之,如腦能思,腦之性也;耳能聽,耳之性也;目能視,目之性也。”

薑星火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性”落在人身上,都有對應的器官去承擔功能,即便大而化之的道德觀念,也不過是人心之性,絕不存在什麼生來沒有後天才有的體驗。

嗯,如果用理學家的話說,這叫做有形氣便有性理,反之,無形氣便無性理。

總之,這是基於物質世界論的人性觀。

薑星火的話語愈發犀利,甚至直接點評起了孟子的人性論。

“孟子論性,隻就最近處指點,如惻隱之心,同是惻隱,有過有不及,相去亦無多,不害其為惻隱也;如羞惡之心,同是羞惡,有過有不及,相近亦然,不害其為羞惡也。”

“過於惻隱,則羞惡便減;過於羞惡,則惻隱便傷。心體次第受虧,幾於禽獸不遠然良心仍在,平日殺人行劫,忽然見孺子入井,此心便露出來,豈從外鑠者?”

這是儒家人性論裡一個經典的例子,孺子入井,必有惻隱之心。

薑星火是直接認為,人的好壞,絕非是什麼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共同決定的。

氣質之性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宋儒自己創造出來的。

“宋儒又不敢明說性,而特創氣質之性之說,經不起推敲。”

眼見楊士奇一時語塞,胡儼接過話來。

“伊川先生有雲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薑星火撿了一粒玻璃片上的種子,舉例反駁道。

“如將這一粒種來看,生長是性,生長默默長大便是氣,生長顯然成象便是氣質,如何將一粒種分作兩項?一邊說性好,一邊說氣質不好,所謂善反者,隻見性之為善而反之,方是知性;若欲去氣質之不善,而複還一理義之善,則是人有二性也,豈不可笑?”

姚廣孝亦是揶揄道“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出身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身中雜穢同止。”

這是佛家金剛身的說法,老和尚拿來譏諷理學家走另一個極端的。

薑星火接著這話頭說道“天地之性,難道如佛家金剛身不成?一切清濁偏正剛柔緩急,皆拘它不得?”

說罷,又拿起一杯水,在眾人麵前晃了晃。

“水本清也,以淨器盛之則清、不淨器盛之則臭、以汙泥之器盛之則濁,本然之清,未嘗不在,但既臭濁,猝難得清。”

“若按這般說法,則是水一性也,器一性也,性之夾雜如此,難道不是自相矛盾?”

這也是理學的一個經典梗,程頤曾經以水與盛水之器皿,來比喻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胡儼的臉越來越黑,要是這麼辯論下去,那應該是離輸不遠了。

薑星火用細胞學說絕殺了氣本論,從太虛引申而來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性二元論”本就站不住腳。

所以為了挽回頹勢,胡儼不得不開口道。

“仁義禮智,皆是性也。”

“《朱子語類》曾引伊川先生所言為仁以孝悌為本,論性則以仁為孝悌之本,仁是性,孝悌是用。”

這回不用薑星火了,解縉開口,斷然道“性中隻有仁義禮智,為何就無孝悌?說到底,即便仁義禮智,也俱是虛名罷了人生墮地,隻有父母兄弟,此一段不可解之情,與生俱來,此之謂實。於是而始有仁義之名,知斯二者而弗去,所謂知及仁守,實有諸己,於是而始有智之名;當其事親從兄之際,自有條理委曲,見之行事之實,於是而始有禮之名。”

“蓋赤子之心,見父自然知愛,見兄自然知敬,此是天理源頭,何消去存天理,而後發之為事父乎?”

解縉的意思就是,與生俱來的人倫關係是實在的,但其他的仁義禮智和孝悌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什麼是孝悌?

事親為孝,從兄為悌。

然而,程朱理學認為性中隻有仁義禮智,不曾有孝悌,是“先有仁義,後有孝悌”的邏輯,無疑是先名而後實。

張宇初也跟著重重地補了一刀。

“有物先天地之性,未免說不通順。”

正方辯手們步步緊逼,這時候不論如何牽扯話題,人性論總是爭不明白的,可無論能不能爭明白,對於反方來說都是劣勢。

胡儼索性以退為進道“那國師不妨講講,若是不認同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又該如何解釋人性。”

“人乃是物質所構成,在物質之上並非有個實體的理或天理,性也非實體的天理或理所賦予,虛體的天理、規律倒是存在。”

薑星火回答的乾脆“世間萬物,有物質則有性,有性則有德,草木鳥獸非無性無德,而是物質與人殊異,因此性亦殊異,德亦殊異越是靠近人的物質性的生命,性與德便愈發接近人,便是這個道理。”

換言之,跟程朱理學“性二元論”裡純善的天地之性相比,薑星火並不強調人與物的共同善性,而是強調人與物有著共同的物質基礎,都來源於物質性,而不同事物或生命的物質性不同,就導致了在性和德上麵的區彆。

在理學思想裡,程朱理學所謂的氣質之性是和天地之性相對的,以此來說明人的來源,進而為人性中惡的成分找到宇宙論的根源,但薑星火的理論,就直接將天地之性的存在給否定了,認為物質是宇宙萬物的終極來源,天地之間,人形內外,無非都是物質。

“物質決定了生命現象的不同,一人有一人的生命特征,所以一人有一人的個性,而人性是在日複一日的培養中逐漸形成的,人性就和所有細胞的生命現象一樣,是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這變化的根源就在於物質的運動與變化,在生命結束之前,每天都在變化,所以人性每天都在發展。”

“至於人性善惡,既有先天遺傳等因素,也有後天培養,後天培養的因素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更加重要,同時,人有自覺選擇善惡的道德意識。”

“理欲之辯又當何解?”

胡儼越聽心越沉,薑星火顯然是有備而來,準備了一整套成係統的邏輯來應對。

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讓薑星火出牌,再尋機反製。

“性者,人與生俱有之理,未嘗或異,仁義理智之理,下愚所不能滅,而聲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廢,可謂之性也。”

也就是說,就人的欲望而言,人的耳目口鼻的自然欲望,對聲色臭味的需求是自然而然的,是人性中的本有之物,“高級”的仁義理智之理是性,“低級”的聲色臭味之欲同樣是性薑星火的觀點顯然跟程朱理學是背道而馳的。

程朱理學認為仁義理智來源於人的天命之性,聲色臭味之欲則來源於氣質之性,欲盛則害理,與天命之性不相容,所以必須“存天理滅人欲”,發展到極端就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然而薑星火的話還沒完,基於物質一元論,他自然有相應的完整的配套理論,用來代替基於理氣二元論的天理人欲論。

“天以物質而生人,理寓於物質而成性。”

“聲色臭味保證人之成長,仁義理智以端正人之德性。”

“理以欲為體,如果沒有基本的生命現象,也就無所謂人性,更不用說理了,理以欲為存在的前提,沒有舍棄欲的人性,也就不能離欲而言理。”

“理和欲皆是物質的虛產物,並非實存在,理與欲共同保證了‘人之所以為人’,二者缺其一則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人,二者共存於人之中,互相依存。”

“換言之,理欲統一。”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星葉兩位大佬太強了!! 都市妖孽醫尊 致命誘惑,沈總忙追妻 東安小吏 重生九零:我對家暴男拳打腳踢 官場:瘟神係統,惹我必定倒血黴 瞎編日記,女神們被我虐哭了 神瞳聖醫浪都市 大明:係統拒絕了我的鹹魚請求 長安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