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薑星火朱棣!
“視榮譽高於生命。”
朱棣的目光停留在兩個桌子上的紙張,看了許久後緩慢說道“這句話真好,朕記得很清楚……朕小的時候,太祖高皇帝命徐達大將軍率軍二十五萬北伐中原,北伐的檄文裡,給朕印象最深的,卻不是你們都知道的那句‘驅逐胡虜,恢複中華’。”
始終保持深沉的道衍,此時反倒對這件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那是哪一句?”
朱棣答道“眾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誌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
這裡要說的是,朱元璋沒有開地圖炮的意思,所謂的“關陝之人”,不針對老百姓,而是彼時割據關陝或是即將逃竄入陝的王保保、李思齊、張良弼。
朱棣之所以說這句話,便是有感而發了。
“為什麼元末戰亂的時候,陝西的割據武裝會出現‘賄誘名爵,誌在養力’?其實歸根到底,不就是薑先生的這句話反過來嘛,元朝地方上到將領下到兵卒,根本就不把名譽當一回事。”
朱棣繼續借題發揮。
“開國、靖難,武勳的地位是高了,可地下的大頭兵,是不是還是你們嘴裡的‘臭丘八’?在百姓心裡,國公爺能跟尚書放到一塊了,什麼時候伍長什長能跟童生秀才放一塊呢?”
“朕當然知道,這怕是永遠都不可能了,但為國效力的將士,得到點應有的尊重,也是應該的。”
“所以說,朕覺得薑星火的提議很不錯。”
“正好靖難結束,朕總覺得除了封賞功臣,給了功臣們奉天靖難某某武臣的稱號,對底下的將校兵卒反而少了點封賞,就用這套勳章體係吧。”
道衍在旁邊提議道“八百勇士奪北平的單獨用一個勳章,這是大功,根據功勳,可以授銀章起步;真定之戰打敗耿秉文的時候也單獨用一個,那時候有功的將士,可以授銅章起步;北平守城戰和鄭村壩之戰,打的都艱苦,也可以授銅章起步;白溝河之戰打敗曹李景隆的時候,就鐵章起步吧。”
遠在日本的五星天皇麥克景隆,此時打了個噴嚏。
隨後,便是根據戰役的艱苦程度,定下了東昌、夾河、藳城三場血戰都是銀章起步,靈璧決戰則是銅章起步。
不同戰役的勳章可以同時獲取,而勳章能獲得什麼樣的優待,朱棣表示他還要再思考一下。
身為文官,蹇義和茹瑺當然是不願意見到皇帝抬高武夫,尤其是尋常武夫的地位。
但是皇帝一邊念叨著靖難戰事的慘烈,一邊說著將士艱苦,他們還能說啥?
“夾河、藳城,血肉磨坊似地呦,多少好兒郎戰死沙場那時候戰況極為慘烈,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將士陣亡、受傷。朕當然知道戰爭的殘酷,所以,朕從沒想過退縮,隻希望能夠儘快靖平國難。可如今想來,朕對不起那些死難的將士啊!”
“陛下!”
坐在一旁的蹇義和茹瑺立刻跪了下來。
兩位人精當然知道,再說下去,可就真戳到這位君王心裡隱藏的痛處了。
“臣等已經知曉陛下的心意。”
發勳章這是肯定是歸兵部尚書茹瑺管的,眼見皇帝的心意不可違逆,所以,忠誠伯體現了他的封號。
“陛下聖明。”茹瑺接口道“臣相信即便沒有這些東西,將士們也會理解陛下。但戰事畢竟是殘酷的,將士們在戰場浴血奮戰,也是為了靖平國難,若是沒有足夠的獎勵,恐怕將士們會失落啊!”
蹇義難以置信地望向茹瑺。
雖說這不是什麼涉及到根本利益的事情,但你也不能從心的這麼快吧?
茹瑺梗著脖子目不斜視。
突出一個“忠誠”!
“這是自然。”
朱棣輕歎一聲道“朕當然知道,這樣做其實算是惠而不費的舉動,可這樣做了,總比不做要強得多。更何況,朕又怎麼舍得,這些忠誠於我們大明的將士寒心呐”
道衍聞言也點了點頭,道衍的年紀比起朱棣大了一輪還多,不管是從體力上講還是作為謀士的身份上講,他都不具備親自上陣殺敵的條件。但靖難之役的艱苦和慘烈,身為彼時燕王謀主的道衍,感受的恐怕比那些親臨戰陣的將士還要深刻。
“陛下心意已定,臣堅決支持。”蹇義也低著頭說道。
朱棣頷首道“有兩位愛卿的支持,朕也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瞧瞧,不表態的時候叫尚書,表態了就秒變愛卿了。
“不過茹愛卿,有個事情薑星火剛才也說了,靖平國難固然值得慶賀,但也有一個問題需要處理啊。”
朱棣看著茹瑺說道“朕登基方初,雖然對內算是勤加節省,可戶部還是屢次反應,大明全國的兵馬實在是超出了尋常年歲的需求和承擔能力,是時候讓一部分在靖難時候快速擴編的兵馬退伍了,可軍隊編製的變化,涉及到的利益實在太多,而且牽連太廣,這個過程不容易推行。”
“臣願輔佐陛下慢慢完成裁軍,另外,軍隊也是陛下手中的刀槍,陛下想必早有計劃,臣唯命是從便是。”
忠誠的茹瑺恭敬地躬身說道。
朱棣滿意地點了點頭。
——————
現在地麵上寫著
1組織準備,是否建立獨立鄉級稅收機構?
2人事準備,需要滿足識字、懂術數、廉潔、異鄉人
3政策分解
4政策實驗
5政策宣傳
6政策推廣
薑星火繼續說道。
“按照我們的倒推,設立鄉級收稅機構,所需要人員的識字、懂術數、廉潔、異鄉人,四個條件裡,後兩個已經滿足了,那麼再來看看前麵兩個能否滿足。如果可以,那麼1和2也就都具備了可行的條件。我們再繼續3。”
夏原吉看著地麵上井井有條的程序,愈發地感慨。
這似乎,極大地提升了辦事效率?
薑星火繼續說道“先說懂術數,伱們覺得完成收稅需要了解術數到什麼地步?需要多久才能訓練一個人弄明白?”
“雖然俺整不明白。”朱高煦指著地麵說“可俺覺得,起碼也得十年八年吧?畢竟那些賬房從學徒乾起,一般也就是小十年,才能當上‘大算盤’。”
作為天底下最懂術數之一的人,夏原吉倒是給出了不同的理解。
“一年就差不多了賬房那是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不肯教真的。”
事實上,這也是夏原吉根據他的數學知識,得出的結論。
華夏文明並非沒有點“數學”這個學科點,事實上,華夏文明的數學水平,長期領先於世界,這種領先,是以千年來計算的。
至於薑星火前世看得無腦曆史小白爽文裡,動不動就九九乘法表震驚秦始皇,那更是扯淡!
須知道,春秋時期的《管子》就已經提到“安戲作九九之數以應天道”;在戰國時代,九九口訣已經相當流行,諸子著作如《荀子》等已把乘法口訣的文句作為論證來引用了。
到了南北朝的時候,祖衝之更是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也就是《九章算術》所提到的割圓術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保持世界領先地位上千年。
那麼,既然華夏文明的數學研究曆史如此悠久,為什麼後來落後了呢?
是我們缺乏總結性的書籍,以至於後人要重新摸索前人走過的路嗎?
不是的。
《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
不說基礎和進階數學問題基本囊括,也可以說是說所漏著百不存一了。
根本原因在於華夏文明的數學,作為單獨的學科,在古代封建王朝與農耕傳統造成社會風氣的壓製下,先天性地缺乏重視和普及,僅限於“夠用就行的狀態”。
那麼怎麼打破這種狀態呢?
薑星火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兩點。
第一,降低數學的學習門檻,推廣(非發明)更容易使用的阿拉伯數字。
第二,完善數學的形式邏輯,撰寫由易到難,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數學教材。
形式邏輯在中國沒有發展的結果是,我們的華夏文明見長於歸納,但是缺少形式邏輯,缺少演繹的、嚴格的框架,同樣缺少嚴謹的定義。
譬如數學上有二項式定理,中國曆史上有楊輝三角形,展開以後實際上就是二項式定理,但是它的表述和思考方法不一樣楊輝三角是中國古時候的數學家為解決高次開方問題找到的工具,但當時的著作中沒有給出具體推導過程,所以後世人隻能認為楊輝三角是當時的數學家通過歸納總結發現的。
而二項式定理不同,是邏輯推理演繹出來的,牛頓給出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公式和推導過程。
而定義邏輯這些,無不是近代科學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