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1萬字求月票!】_主句薑星火朱棣完整版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主句薑星火朱棣完整版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1萬字求月票!】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三楊【1萬字求月票!】(2 / 2)

見說到了關鍵處,楊士奇起身關了門。

隨著“吱呀~”一聲輕響,房間內的氛圍迅速地嚴肅了起來。

“理學不可廢,至少現在不能廢!這個念頭動都不能動,薑星火做的事情很危險!殿下必須去勸勸陛下,這也是我一開始說的意思。”

楊士奇嚴肅地說道“不管怎麼說,理學現在是我大明的官學,理學可謂是如一條滾滾東流的大江一般,彙聚了天下的士人學子,如果貿然將其毀掉,就仿佛是大江改道一般,必然會引發嚴重後果,到時候天下大亂,對朝廷不利,甚至直接會影響到陛下的統治根基。”

楊榮也是眉毛皺起,理學在天下士子心中的影響力無與倫比,雖然他個人對新學沒什麼成見,但雙方的力量對比是如此的明顯,楊榮不認為薑星火有一絲一毫的取勝希望。

“殿下可是收到了什麼消息?”

在兩人凝重的目光中,朱高熾點了點頭。

“陛下有意扶持新學,與薑星火私下承諾過,若是在這次論戰裡,新學能夠戰勝理學,那麼就要動一部分選官相關的製度。”

“難道是要恢複三舍法?”楊士奇失聲道。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即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顧名思義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舍,外舍兩千人,內舍三百人,上舍一百人。

學生依據一定的年限和條件,由外舍升入內舍繼而升上舍,最後按科舉考試法,分彆規定其畢業成績並授以官職,也就是“上等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相當於官員資源的傾斜,這也是王安石試圖培養變法得利階層的努力。

除此之外,三舍法還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那就是學生是以在舍讀經為主,以濟當時科舉偏重文詞之不足而這就意味著,單獨的一套教育選官體係,如果放到今天,也一樣能起到單獨開辟新賽道培養學習新學的官員的作用。

而在宋哲宗紹聖年間,甚至曾一度廢科舉,專以三舍法取士,直到宣和三年才詔罷此法,也就是說,這是有過曆史經驗的,是可以代替科舉的另一種取士製度。

“不錯。”

朱高熾點了點頭,說道“國師有意設立大明行政學校,不僅用來培訓官吏學習變法相關政策,還想要在其中恢複三舍法,培養一部分學習新學出身的官員。”

“這”

楊榮和楊士奇的麵色都變得凝重無比。

動科舉製度,這是要掀了天的大事,可比抓孔希路性質嚴重多了。

畢竟科舉製度,是當下最重要的選官製度,國子監的衰落,是必然的。

而薑星火恢複三舍法,自己搞自己的官員培養體係,這是很犯忌諱的一件事,而且幾乎觸動了所有官員的現實利益。

“殿下怎麼看?”

沉默良久之後,朱高熾才悠悠地吐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程朱理學是孔孟之道的延伸,而且理學的核心便是三綱五常,若是將理學視為禁錮的枷鎖,那麼其實同樣也可以看做是保護的圍牆,科舉製斷然不可更改一旦更改,天下的讀書人怕是會寒心,這些人皆是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怎可一朝廢棄十年苦功?”

說到底,朱高熾跟朱高煦是不同的。

從小朱高熾接受的就是理學教育,而朱高煦退學後,接受的是拳腳教育。

理學在朱高熾的心中,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而且他本身就非常熱衷於研究學問,經常召集一些大儒講經,這種固化在人的腦海裡二十餘年的東西,是很難被抹除的,不代表朱高熾本人有什麼問題。

而且實話實說,站在朱高熾的立場上,他要為整個大明的穩定考慮,朱高熾支持變法,是因為永樂帝支持變法,他需要順從永樂帝的主張,而不是他本身有多麼信薑星火的東西。

朱高煦則不然,他本來就是白紙一張,還討厭理學,被薑星火的東西塞滿了以後,脾性和學識跟以前相比,又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自然是越學越信,而且基於對文官集團的相看兩厭,朱高煦也天然地支持對廟堂的改變。

學問和政治,在大明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如今到了變法的關鍵期,也就是兩種不同學問的殊死鬥爭的時候,誰堅定,誰動搖,就能看出來了。

“臣懂了,隻是如此一來,殿下和陛下之間怕是產生矛盾,畢竟薑星火已經成功的挑起兩邊的爭端,這個時候若是薑星火再想我們所想的那樣,向陛下公然提出廢除理學或是恢複三舍法”

楊士奇欲言又止,這次道統之爭,導致天下的有名的大儒都湧進了南京城,每一日來求學的讀書人也隨之絡繹不絕。

楊士奇甚至聽說了,遠在關中的大儒曹端,都千裡奔波趕了過來,隻為捍衛理學的榮耀。

在這種背景下,理學若是被廢除,必然掀起軒然大波,整個大明的局勢必然變得緊張。

“這才剛消停不到半年。”楊榮也在心裡哀歎了一聲。

“我會入宮勸諫父皇,防患於未然的。”

朱高熾輕舒了一口氣,下定決心道。

他停頓了一下,忽的無奈地笑了“隻是我怕,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擋父皇的腳步。”

“嗯?”

楊榮和楊士奇一愣,旋即明白了。

經過薑星火的蠱惑,陛下的野望已經不僅限於大明周邊了。

陛下想要“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陛下想要成為千古一帝。

這個想法在文官們眼中,那就是燒錢,那就是破壞穩定那就是窮兵黷武,簡直太瘋狂了。

可是在現在的朱棣眼中,他卻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隨著薑星火變法的推進,與處理日本、朝鮮、安南等國家相關事務的初顯效果,他的雄心壯誌已經徹底顯露了出來。

朱棣的偶像是李世民,剛剛登上帝位的他,下定決心是要跟李世民一較高下的。

李世民少年戰神,“一戰擒兩王”安定天下,擊敗突厥和吐穀渾開疆拓土,建立貞觀盛世,朱棣想要超越他,不增強國力怎麼行?

眼見著薑星火以霸術強國卓有成效,江南大批的棉紡織品被製造了出來,等待著大明軍隊開拓市場賺取利差,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在對內變革上,朱棣怎麼可能不支持薑星火?

在朱棣這種狠人眼中,過去理學衛道士們就對他口誅筆伐,現在成了絆腳石,阻礙了他前進的腳步,恢複三舍法還好,就算是一腳踢開直接廢了理學的官學地位,也他真能乾出來的事情。

——————

當朱高熾來到不遠處的皇宮裡時,卻意外地發現,除了薑星火,自己的二弟和三弟都在。

“胡儼那邊新報上來的,不是前幾天報給你的,這都是些什麼玩意?!”

朱棣把一摞子撕下來的壁報摔在了地上。

孔希路被錦衣衛抓進了詔獄,立即、馬上,就引發了大規模的反彈。

三皇子朱高燧也抱著一堆文書,這都是在南京城街頭巷尾傳播的帖子。

輿論反映很大,即便是朱棣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而這件事是薑星火一手操辦的,所以朱棣隻能問薑星火。

在皇帝和三個皇子麵前,薑星火倒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他坦然說道“孔希路已然敗於我手。”

朱棣蹙眉道“你說孔”

說到一半,朱棣有些不可置信地望向薑星火,薑星火點了點頭。

“什麼?!”朱高燧的反應有些驚訝。

而朱高煦則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畢竟在他的心裡,師父簡直就是超脫凡俗的存在,贏才是正常的。

“怎麼贏得?”

薑星火原原本本地複述了一遍兩人辯經的主要過程。

朱棣的神色有點複雜。

雖然有些東西聽不太懂,但孔希路的名聲,他是聽過的,既然能把孔希路辯贏了,那想來天下大儒,怕是真沒人能贏薑星火。

而薑星火的這套理論,顯然解決了理學解決不了的東西。

如此說來,薑星火是真的不聲不響,又乾了一件大事。

朱棣費解道“既然贏了,那為何不把孔希路放出去?好讓這些士子也都心服。”

“未必心服,甚至口服都困難,畢竟不是當眾辯贏得。”朱高燧提醒道。

朱高煦這時候也問道“那為何師父不選擇當眾贏了孔希路?他是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當眾贏了,豈不是能省很多事情?”

不選擇當眾,自然是因為薑星火在開始前也沒有百分百必勝的把握,是朱高煦以為他十拿九穩而已。

但這話不能說,都已經贏了,說了掉逼格。

薑星火則是答道“一是他自己現在也不願意出去,二是不到時候,還需要孔希路這個誘餌。”

“誘餌?國師打算怎麼辦?”

朱棣有點感興趣了。

“文人難心服,辯經亦是如此,與其舌戰群儒,倒不如省些力氣,如今孔希路被關進了詔獄,群情洶洶都嚷嚷著要救他,正好能把所有理學宗師都彙聚在一起論戰我的想法是乾脆以孔希路為誘餌,放出風聲去,設三座擂台,讓理學一方自己選人當代表前來論戰,若是能贏三座擂台,自可以進來看望孔希路。”

“三座擂台?”

“不錯。”

薑星火點點頭說道“一曰王霸,二曰義利,三曰古今,讓卓敬、張宇初、姚廣孝,分彆鎮守。”

朱棣明白了薑星火的意思。

變法,所涉及最重要的三個理論難題,就是王霸義利古今三辯。

到底是行與民(士紳)休息的王道,還是行快速強國富民的霸道?

到底是重義,維護作為社會秩序基石的道德體係,還是一切以利為先,追求利益?

到底是師古還是師今?到底是法先王還是法後王?祖宗之法能不能變?

這些問題,若是一一辯論過去,未免太慢,人也太雜,就算有的理學宗師輸了,還有會大把人不服。

而如今卻簡單了。

孔希路是四海名望之所在,他在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上,高度疑似因為道統之爭被抓進了詔獄,如果真搞這麼一個擂台,那麼想救他來出名,甚至以此成為下一代理學執牛耳者的大儒級人物,可不要太多。

如此一來,讓他們內部推選出代表來闖擂,推選的自然是綜合了資曆和能力考量的人選,輸了那就得心服,因為是你們自己選出來的。

而如果無人能辯贏新學派出守擂的卓敬、張宇初、姚廣孝三人,那麼變法所麵臨的主要學術難題,自然也就有了答案。

如果能贏,後麵還有薑星火等著他。

事實上,守擂的三人可都不是白給的,無論是“老年版解縉”的卓敬,還是“道門碩儒”張宇初,亦或是“學貫三教”的姚廣孝,哪個放在儒家,也都是大儒級彆裡麵的佼佼者。

“這倒是個妙計。”

朱棣微微頷首。

薑星火繼續說道“當然,這還不夠。”

“還不夠?”

“還要再加一把火,讓本就激憤的輿論,徹底燃燒起來。”

薑星火從袖中抽出了一封奏疏,遞給了朱棣。

朱棣接過,抬眼一看題目《請申飭學風以振興人才疏》

“近來理學者高談玄論,究其歸宿茫無憑依,大都臆度之路熟,實地之理疏,隻於知崇上尋求,而不知從禮卑處體究,徒令人淩蹴高遠,長浮虛之習,是所謂履平地而說相輪,處井乾而談海若者也。

比來士風人情漸落晚宋覆轍,近時學者,皆不務實得於已,而獨於言語名色中求之,故其說屢變而愈淆。聽其議論然巍其處,則皆以聚黨賈譽,行徑捷舉,所稱道德之說,虛而無當,似是佛氏所謂‘蝦蟆禪’耳。”

這兩段說的是理學家講學隻務虛不務實,高談闊論以求名聲,全是道德之學,卻是空虛得很,就像是池塘裡魚蝦和蛤蟆亂叫一般,薑星火描述的甚是辛辣,想起理學家講學滿口仁義道德的那副場景,朱棣都笑出聲來。

笑完過後,朱棣繼續看了下去。

“自漢唐以來,名卿碩輔,勳業煊赫者,大抵皆直躬勁節寡言慎行之人,而講學者每詆之曰‘彼雖有所樹立然不知學,皆意氣用事耳’,如此種種,豈不謬哉?此風漸漲,將令後生小子何所師法耶?”

這段朱棣很滿意,漢唐英雄,在儒教理學家嘴裡,都成了“不知學”的意氣之人,可朱棣不就是這種人嗎?薑星火要打擊這種學風其實是在給朱棣塑造正麵形象,朱棣自然滿意極了。

“學問既知頭腦,須窺實踐,欲見實踐,非至瑣細,至猥俗至紛糾處調查,則不得穩貼,此乃‘火力猛迫,金體乃現’之理。”

這說的是薑星火一貫主張的調查與實踐,算是老調重彈,朱棣看向了最後一段。

“聖賢之學,始於好惡之微,而究於平治天下,究其根本,當見與人情物理相合否?有裨實用否?有益強國富民否?士子學人當身體力行,以是虛談者無容耳。”

薑星火的奏疏寫的相當不錯,朱棣能想象,一旦公布出去,那就是在滿是魚蝦蛤蟆的爛泥塘,又砸進去了一塊大石頭,定然掀起一地汙泥。

而這種思想,其實就是事功之學,也就是實學的思想。

思想的改變與廟堂的變革緊密相連,薑星火提倡的東西,是與他的政治實踐緊密結合的,也就是一切變法的東西都要受到事功成敗的驗證,天然地排斥迂腐的高談闊論。

而此時經曆了建文四年,風靡朝野的空疏學風大行其道,如果在學術層麵不扭轉這種歪風,永樂新政自然是無從談起的,而南宋末期,也正是因為理學的興起,大家都在搞存天理滅人欲,消極厭戰,以至於雖然有很多忠勇的將士,但還是因為朝政的耽誤,讓四川丟失、襄陽失守,最終蒙古人馬蹄南下,神州陸沉,直到朱元璋時期,漢人才重新收複天下。

而南宋時期,理學是主導思想,把這種兩者綁定起來打靶子,顯然也是薑星火的計劃之一。

“看來國師是有計較的。”

朱棣對於薑星火的計劃,整體而言還是滿意的。

事實上,跟外界猜測的不同,朱棣對於眼下的論戰,其實投入的心思遠沒有評定將階要多。

隻要薑星火能處理好這些事情,朱棣不介意適當放權。

畢竟對於朱棣來說,刀把子握在手裡,任何人都翻不了天。

今日給你的,明天我還能收回來。

等處理完了輿論上的煩心事,朱棣看了看自己的好大兒,問道“怎麼了?內閣的事情忙完了?”

朱高熾猶豫了片刻,還是說道“兒臣今日有些不同意見,還請父皇允兒臣陳述。”

薑星火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他隻是沒料到今天來的這麼快。

“你說吧。”朱棣心情還可以,他對著好大兒說道。

“父皇,兒臣認為,理學是國朝根基所在,絕對不可以輕易動搖。”

朱高熾咬了咬牙,最終還是把這句話說了出來。

“嗯?”

朱棣沒有發怒,而是饒有興趣地看了看朱高熾,他又看向薑星火。

“國師什麼意思?”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綜影視之稱心如意 愛錯難逃 苟在美食的俘虜 反派:勾欄聽曲,獎勵千年修為! 祭吾神力斷吾因果 喜獲外星科技,我點爆兔子科技樹 無限領主情報,以亞人娘橫推世界 護花使者 安裡士 不好!鬼主的移動血庫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