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心_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薑星火朱棣_思兔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心(1 / 2)

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薑星火朱棣!

「淮粵之爭不是咱大明朝才有的事情,從宋朝開始就有了,粵商多盜販廣南鹽至京湖、江西等地以射利,隻不過到了咱大明,因為鹽產區和鹽銷區的劃分不重疊,淮粵之爭才愈發激烈。」

不消說,老朱又不是傻子,劃鹽銷區的時候,肯定是故意這麼搞的,為的就是商幫之間的內耗。

但現在這種鹽產區和鹽銷區的不重疊,無疑給薑星火整頓鹽務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工業化,哪怕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步工業化,也是需要海量資金來推進的。如果薑星火不想苦一苦百姓,那就隻能從農業稅以外的地方著手。

而在現有的稅收體係裡,鹽稅在這個時代,是僅次於農業稅的第二大稅種。

整頓鹽務的意義不僅是給永樂元年—永樂二年的210萬兩做補充,更重要的意義是讓混亂的鹽稅重回正軌,給大明重塑正常的造血能力,國家財政這種東西,在某種意義上,跟個人財務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欠了一筆外債,始終入不敷出,那麼再遇到點什麼事,情況就會越來越差人會被債務壓力壓垮,國家也是如此,很多朝代的滅亡,不是亡於其他原因,正是亡於經濟的崩潰。

吳傳甲繼續說道「以湖廣為例,朝廷規定湖南也是要吃淮鹽的,但是由於淮鹽到湖南運輸距離過遠,運到那裡十有八九是要賠錢的,所以長沙、寶慶、衡州、永州四府,以及郴、道二州,長期處於食鹽缺少的狀態。」

根據老朱的規定,在兩淮鹽銷區範圍內,不管是離兩淮鹽場幾十裡的當地,還是離著上千裡的湖廣、江西,食鹽統統一個售價!

是的,你沒看錯,官府規定統一售價,多一個銅板砍腦袋的那種。

當然了,在實際操作中,也就是市場的自我平衡狀態下,肯定是越遠離鹽銷區的地方,官鹽的實際售價就越高,雖然不符合官府的規定,但買賣一直是這麼進行的,而且由於明麵上還是官鹽,因為是在鹽銷區範圍內的運輸和銷售,官府不會阻攔,甚至還會分潤溢出的鹽價。

可即便如此,百姓能承擔的鹽價,總是有個限度的。

如果這個實際售價,減去鹽商的成本和運費,最後得出的利潤不讓商人滿意,那肯定就沒有兩淮的商人去那裡賣鹽。

換誰是商人,誰都這麼選。

問題就出在,離湖廣和江西更近的廣東,由於瀕海所以盛產海鹽,但老朱卻規定「廣東之鹽,例不出境」,這就造成了湖廣和江西吃不到、吃不起淮鹽,而與他們在地理上接壤的廣東卻呈現出鹽多的賣不出去的情況。

由於運貨和銷售都不方便且無利可圖,淮鹽很少能到達湖廣和江西,粵鹽卻出現大量積壓,這就使得在官府規定的鹽銷區範圍內,出現了新的私鹽市場需求。

「所以淮粵之爭,其實是勢力範圍的爭奪?」

吳傳甲重重頷首。

說穿了,這就是淮鹽行銷區與廣鹽行銷區的兩個既得利益集團,包括了商人、地方官府、豪強,他們圍繞贛南、湘南的售鹽權而展開的利益紛爭,這也是僵化死板的鹽法製度,麵臨明朝經濟恢複的大環境,逐漸開始無能為力的表現。

來自官鹽的淮鹽出現滯銷,既有商人路途遙遠無利可圖的因素,也有淮鹽的官鹽乾不過粵鹽的私鹽的因素,不管如何,湖廣、江西等對應區域攤派的鹽稅難以收取,造成越來越多淮鹽壅滯於鹽場。

「粵商主要是做什麼的?」薑星火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食鹽,漁業,海貿走私。」

薑星火心裡清楚,老朱的海禁政策,對於靠海吃飯的南方,從來就沒真正起效過,朝廷雖然每隔幾年就強調一遍,但作用還是有限的。

在古代,靠山吃山靠

水吃水真不是一句玩笑話,你不讓沿海的百姓煮鹽、捕魚、海貿,那不是逼著他們造反嗎?

捕魚倒還好說,明朝沒有清朝那麼變態,是壓根不管的;而煮鹽,尤其是煮私鹽,在明朝的統治中心也就是南直隸一代,以其為圓心進行輻射,到兩淮、福建,管的較為嚴格,而粵地百姓宗族化抱團嚴重,官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管理,所以粵地的私鹽比較泛濫,常常是整村整村地從事私鹽產業。

海貿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這個時代,粵地農業欠發達,畝產量遠遠比不上江南,但卻有著獨特的海洋貿易區位優勢,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府,想要多弄點錢,都得靠海貿走私這條路,所以上到布政使司,下到地方官府,其實都心知肚明,甚至主動幫忙。

吳傳甲說的詳細,他有不懂的地方,弟弟吳傳宗會幫忙補充,因此在長達兩個時辰的彙報中,可謂是事無巨細,把淮商的家底抖落了個乾乾淨淨。

鹽是國之生計,絕不容許任何人徹底掌控,哪怕是皇親國戚都不行,必須是由不同區域進行分銷的,因為它關乎社稷穩固。

但是鹽法也不是隨便改的,尤其是開中法,有著食鹽銷售與軍糧運輸的雙重意義,而且很多人也不能坐視鹽業的利益嚴重受損,畢竟這裡麵牽扯到的利益是很龐大的,所以薑星火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可是,薑星火同樣還有另一重考慮。—那就是借此徹底洗牌整個大明的整體商業格局。

物質地基決定頂層結構,目前的大明,物質地基,就是以農產品為核心的自然經濟,而在農業領域,地主士紳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但大明一旦進入初步工業化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品經濟必然會後來居上,取代自然經濟作為社會的物質地基,與之同步的是,逐漸壯大的社會階層,尤其是商人階層,必然也會覬覦頂層結構。

薑星火不可能自己培養出一堆不受控的資產化身,有鑒於目前大明的商幫,因為鹽業的全國性和高利潤,基本都涉及到了其中,那麼這次手握整頓鹽業的全權,就非常有必要做一些布局了。

在大明,商人確實社會地位不高,手中的實力麵對官府,也可謂是毫無還手之力,隻能淪為待宰羔羊。

淮商吳家之於安陸侯府,就是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但也正是這一點,讓大明的頂層人物們,普遍不重視商人在日後能爆發出的能量。

而隨著工業革命和海洋貿易、海外殖民的展開,商人階層的規模是一定會以普通人難以想象的速度膨脹的。

在這個最初的原點,如果薑星火能通過鹽法改革,控製或影響大明的主要商幫,那麼或許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這將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薑星火不喜歡做這些算計,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現在是一顆棋子,充其量,是一顆有分量一點的棋子,自己的全部權力,都來自於皇權的支持。

而不管是哪個皇帝,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允炆,亦或者朱棣,都不會允許有一顆棋子脫離他們的控製。

薑星火要把華夏引導到另一條曆史的快車道上,他不想走王安石的覆轍,更不想像張居正那樣人亡政息。

他要把自己摘出來,成為真正獨立存在的棋手。

這一切,都必須先解決210萬兩,解決鹽政,解決淮粵之爭。

老朱設計的製度,為的就是讓不同地域的商幫互相內耗,這很符合他建立大農村社會的目的,但薑星火不需要商幫內耗,因為大明不僅有日趨繁榮的國內市場,更有不斷開拓的海外市場,所以內耗毫無意義。

見薑星火半晌沒說話,李增枝這時候作為中間人,也是提醒道「國師,那您看?」

薑星火收回思緒,看向吳

家兄弟二人。

「大明的商法要改,鹽法也要改,對於大明國內的產業,單行業壟斷是不允許的,跨行業壟斷更是絕不可能,所以我希望你們吳家能把精力放在主業上。」

薑星火頓了頓,又道「這次算是戴罪立功,要好好配合接下來的鹽業整頓,兩淮鹽場的產銷區不匹配的事情,一定是會調整的,調整了對誰都好,不用有那麼多的鹽稅負擔,也省的百姓吃不起官鹽。」

「另外,現在商業要往外看,國外日本、朝鮮、安南、占城這麼多市場,又不是不讓你們去,何必擠在國內爭來鬥去呢?」

這就是成功過關的意思了,吳家兄弟大喜過望,而李增枝則是提醒道「納鈔中鹽的事情,吳家得做出個表率來。」

吳家也算是半個皇商,不論是現錢還是不動產,底蘊都極為豐厚,即便是割舍掉了糧食生意,還是出得起這個錢的,更何況朝廷也不是直接搶劫,而是讓他們用寶鈔來換鹽,換到的鹽可是實實在在的。

聽了李增枝的話,吳傳甲眉頭都不皺一下道「理當如此。」

「其他事情,便讓朱副總裁官跟你們聊吧。」

薑星火今晚收獲不小,想來吳家兄弟,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隱瞞什麼,如此整頓鹽務一事,算是做到了知己知己,不過這些回去也要好好梳理一番。

因此薑星火留下了朱恒與他們聊一聊商業上的其他布局,自己就不插手了。

拒絕了李增枝留宿湯山彆業泡溫泉的邀請,薑星火徑自離去。

而朱恒則是與李增枝和吳家兄弟,繼續做著推心置腹的交談。

王斌和朱恒,一個保鏢頭子,一個經商大管家,都是朱高煦留給薑星火的重要幫手,雖然能力隻有中遊水準,但忠誠度是拉滿的。

李增枝接過了吳傳甲的簽字畫押,含笑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曹國公府是絕不會虧待你們吳家的,安陸侯給不了的,我能給你。」

在旁邊,朱恒也意味深長地說道「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這是你的機會,也是吳家崛起的機會,錯過了這次可沒有下次機會了!」

吳傳甲吸了一口氣,道「李都督、

吳副總裁官請放心。」

吳家雖然在揚州、淮安等地頗具影響力,甚至還開辟了淮河支流的運輸渠道,但對於偌大的大明來說,隻是滄海一粟而已,完全算不得什麼。

所以,能得到國師的賞識,吳家在割讓糧食產業和納鈔中鹽所損失的,其實接下來在淮鹽產銷區重劃和鹽商洗牌裡,都將重新拿回來,如果表現好,甚至能獲得更多。

與此同時,曹國公府能夠把手伸到兩淮,拿到吳家的糧食產業,對曹國公府來說自然是利益巨大,但同樣也會跟吳家走的更近如果沒有搭上二皇子和國師這條線,走的更近,往往意味著被吃乾抹淨,但若能讓吳家成為國師的心腹,對吳家的幫助卻是顯而易見的,甚至能改變吳家的命運。

這種情況下,李增枝也當然不介意拉攏吳家,攜手經營以壯大自身。

「納鈔中鹽」在京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畢竟南京城裡,有錢人還是不少的,而且此前朝廷從未出台過類似的政策,而寶鈔換鹽雖然看起來很虧,但那隻是從麵值上衡量罷了,如果論實際價值,顯然是不虧的。

手裡寶鈔多的富戶,樂意多花點寶鈔,至於去兩淮鹽場取鹽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操心。

而手裡沒什麼寶鈔又想買的普通百姓,朝廷也沒禁止他們私下拚團團購。

隻需要鄰裡親朋信的得過的人去取鹽,大家湊一湊,自然也就成了畢竟誰也不知道這種好事還有沒有第二次,便宜鹽放自

己家裡囤著,總是沒錯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即使沒有辦法去鹽場取鹽,也找不到可以拚團的鄰裡親朋,隻要手裡有大明寶鈔,也可以去拿著找相熟的商人或是小販,因為現在寶鈔是可以買一些平常價買不到的貨物的。

精明的商人們開始選擇隻收寶鈔,這樣既可以把積壓的貨物銷售掉,又可以回籠一批寶鈔,再拿著這些寶鈔去換鹽。

而且,即使手頭的寶鈔數額不夠多,也可以整批出售,去跟彆的商人做交換,也算是一條不錯的賺錢途徑。



最新小说: 紅樓:李紈,餘乃謙謙君子 學霸的係統養成 眼睛一閉一睜,無限我來啦 斷陰陽 海賊:出門打架要帶奶媽 逃荒團寵:拐個太子當夫君 小師妹不能惹!她能吃又缺德 蓄謀餘生 怎麼辦?被豪門三姐妹纏上了 快穿之在三千世界鹹魚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