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襄陽】
司馬徽死了。
曹操無比惋惜。
他本來想重用司馬徽,卻萬萬沒有想到,司馬徽竟然死了。
又過了兩天,之前安插在劉備身邊的細作趕回來報告劉備的隊伍正在向江陵進發。
江陵是荊州重鎮,扼守長江中遊,上可聯絡巴蜀,下可直達江東,而且,江陵城內還囤積了大量武備和糧草。
最重要的是,除去劉琦占據的江夏,荊州大部分的戰船,都在江陵。
一旦劉備占據江陵,將是一個巨大的麻煩。
事態緊急,曹操立即率領五千精銳騎兵追擊,其中還包括曹純的虎豹騎。
曹操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已經提前兩天出發,直奔當陽。
這兩個人,自然是吳明和呂娟。
此行凶險,兩口子並沒有帶上郭襄。而且,司馬徽去世了,還有一大堆事情需要郭襄去料理。
【南郡,當陽】
劉備的隊伍走到當陽的時候,人數已經達到十餘萬,其中大部分都是百姓。
傳統的說法是,百姓害怕曹操屠城,而劉備仁德,所以自願跟隨劉備逃亡。
理性的想一想,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問題。
曹操確實有屠城的黑曆史,軍令中有一條“圍而後降者不赦”,就是圍城之後再投降的,一律不赦免,當然這個規矩主要是用來恐嚇敵人,並沒有貫徹到底。這個時候劉琮已經投降,整個荊州沒有任何抵抗,不存在會遭到屠殺的可能性。
劉表在荊州執政多年,荊州的核心地帶——尤其是南郡地區,百姓安居樂業,承平已久,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會願意流離失所舉家逃亡?
就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可是劉表劉琮也是漢室宗親,而且身份地位更高,含金量更足。是因為劉備仁德?可是劉表並沒有橫征暴斂,虐待百姓,荊襄地區繁榮的經濟和文化可以證明這一點。
曆史上百姓的大遷徙,要麼是因為災荒,不走就要餓死;要麼敵人太凶殘,不走就要被屠殺;要麼,就是被人驅趕挾持。
某人當時在寫書時,大概也是圓不了這個問題,於是補充了一些細節。比如劉備出發的時候就“曉諭居民‘曹軍若到,必行不仁,傷害百姓’”,以及“一連差十數次,催趲百姓便行”。結果到了清代,某些人覺得不爽,這書裡怎麼能說劉備散布謠言?怎麼能說劉備催逼百姓?這樣寫簡直就是對“劉仁德”的汙蔑!於是,這些內容就被刪掉了。
姑且就認為當地百姓的政治覺悟特彆高,而劉備的宣傳又做得特彆好,大家都自願放棄安穩的生活,拒不接受代表朝廷的丞相統治,義無反顧的跟著一個連根據地都沒有的劉備逃亡。
這劇情,真的是太感人了。
劉備的隊伍人員眾多,成分複雜,輜重幾千車,行軍速度自然十分緩慢。
一天隻能走十幾裡,簡直是在爬。
有人勸劉備“我們雖然人多,但是戰力有限,鎧甲也很少,若是曹軍殺來,如何抵擋?不如速去江陵。”
劉備回答“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這些人歸附於我,我怎麼忍心棄之而去?”
這句話裡的以人為本,其含義與後世並不相同。以人為根本,以人為資本,人就是資源。曹操打烏桓,孫權打江夏,都會擄掠大量人口,正是這個原因。史書原文中“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的“歸”字,究竟是“歸附”、“歸順”,還是“歸降”,不得而知,姑且揀一個好聽的詞用吧。
這十幾萬人,再加上江陵城裡的武備糧草,足以讓劉備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
愛民如子,是對仁德之君的讚譽。
劉備也是愛民如子。
曹操的五千騎兵一路急行軍,一日一夜三百多裡,終於追上了劉備的隊伍。
劉備聽說曹操到了,驚慌失措,拍馬就逃。
甚至都沒有組織抵抗。
十多萬人,一片混亂。
劉備第四次拋妻棄子。
老婆孩子都不要了,那百姓呢?
都說了,愛民如子。
【長阪坡】
山坡上的樹林之中,有兩個人騎在馬上。
吳明兩口子提前到達了這裡,甚至經過了充分的休息。
戴了麵具的吳明此時看起來像是另外一個人。
“我真看不慣你現在這張臉。”呂娟說道。
“不要在乎這副皮囊……”吳明笑道,“等我老了以後,肯定比現在更難看。”
呂娟想了想,“我老了以後,會不會也變成這樣?”
吳明一本正經的說道“那當然不會,一定跟現在一樣好看。”
呂娟斜著眼睛看了吳明一眼,然後又望向遠方,“劉備已經崩了,你打算什麼時候動手?”
“我又不是來幫助劉備逃跑的。”吳明說道,“他跑的那麼快,根本用不著我們幫。”
“那我們大老遠的跑來這裡做什麼?”呂娟不解。
吳明笑了笑,“幫沒有跑的人。”
“嗯……”呂娟點了點頭,“我知道你要幫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遠遠望去,大地上散布著無數的人,百姓驚慌不安,劉軍四散奔逃,曹軍騎兵也分成小股部隊分頭追擊……沒有對壘,沒有陣型,毫無章法,混亂不堪。
有一人一馬,既不是在逃跑,也不是在追擊,大多數人都在向南,而這人卻是逆流向北而行。
銀槍,白袍,白馬,相當顯眼。
“我先過去。”吳明說道,“你不要跟著我。”
“為什麼?”呂娟皺起眉頭。
吳明苦笑,“你這匹赤兔馬,上麵寫著吳明到此一遊,隔著十萬八千裡就能看見了,那我戴這個麵具還有什麼用?”
呂娟不滿的揮了一下手裡的弓,“難道我就在這裡看著?”
吳明略一思索,“你去長阪橋南邊,保護張飛。”
“不去!”呂娟一臉不高興,“我要跟著你。”
“保護張飛很重要。”吳明認真的說道,“他要是死了,我們家就會多一個女人還有兩個孩子。”
呂娟歪著頭想了想,忽然覺得吳明說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