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小王的嗜好,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年頭的天安門廣場,跟後世區彆還挺大。
廣場四周沒有欄杆,也沒有進出的地下通道,一馬平川。
老百姓隻能通過周邊道路的斑馬線進入廣場,禮拜天,人流不少,再有好天氣加成,眼前成片成片的藍螞蟻。
小孩脖子上的紅領巾,大抵就是人們身上最豔麗的色彩。
“老高老高,看!這玩意好啊,整輛回去給孩子們玩!”
有位大爺,正在廣場上放孫子,小孩騎輛兒童三輪車,引來不少熊孩子的圍觀和豔羨。
在70年代,兒童三輪車還是個稀罕玩意。
後來80後出生的孩子,多半都有一張兒時騎三輪車的照片。
高進喜還真湊近觀望好一陣,約莫有些想法,去年畫照片攢了點錢。
“走,走,先拍張照片去!”
李建昆抬手,指向圍觀兒童車的那撥人,道:
“你弄輛兒童車來,輔助拍照,那些頭回帶孩子過來玩的人,還能有跑?你不僅拍照,還提供道具,多收5毛有何不可?”
小王試圖跟他曉之以理。
嗯,跟李建昆沒關係。
“小同誌好眼光,檀木的,老物件。”
“來,三,二,一。”
眼前這個年輕師傅,也學會這套,速度嘎嘎快,但李建昆他們這波生意,人卻不接。
人如果不全站在圈裡,相機會失焦,拍出來糊的。
“也不貴,八十塊。”
“兄弟牛啊!得,我謝謝您嘞,這就給您安排。”
這年頭,人與人之間,仍保持著互信與純真。
“師傅,你這樣做買賣不行啊。”
一來他不懂行,二來算不上真愛粉,三來抽不出時間。
“好多人啊!”
喏,沒看到前麵磚地上,用粉筆淺淺地畫了個圈麼。
“你挪挪機子,幫我們拍一張,我告訴你一個,一張賣到1塊5的法子。”
也隻能這樣。
所謂金街有書香,文化潤京華。
照相館標配。
李建昆眼神明亮,兄dei,你咋不早說啊,那這京城,不就妥妥來對了嘛!
撿古董這事,可始終在他腦子裡縈繞,不撿屬實可惜,但有三個問題:
“咋了,不行啊,老物件我都喜歡,喏。”
沒人懷疑他們的誠信。
比李建昆曾在海澱小鎮見過的場麵,不知誇張多少倍。
還沒走近,小吳和老高大眼瞪小眼。
老高和小吳異口同聲道。
貼身佩戴。
仿佛那是個夢寐以求之地。
自元代起,這裡便是京城最繁華的街道之一,1935年,修建了全京城第一條柏油馬路。
師傅的建議,他們又不能接受。
來到天安門廣場,怎麼能不合影留念呢?
後世的孩子們,總能在爺爺奶奶的泛黃相薄裡,找到一張“19xx年x月,天安門廣場留影照”。
“怎麼說?”
鏡頭對準城樓,專為旅客提供拍照服務。
這年頭的相機,常見的可並非便捷式,那玩意金貴,挎在胸前,神氣得不行。
1979年,2月25日,留影於天安門廣場。
divcass=”ntentadv”旁邊有個小方桌,另一青年搭配乾活,收錢和記錄地址,等照片洗出來,會郵寄過去。
形象一點的比喻,就跟掛個14寸黑白電視在胸口似的,回頭率百分之百。
王府井大街這個名字,一度曾在路牌上消失二十幾年,1965年改為人民街,去年才剛複名。
還帶給他極大啟發,腦門上仿佛開了扇窗。
強哥安慰道:“這麼多鋪子呢,咱逛逛彆的。”
倒也沒錯,這家與共和國同歲的書店,當下乃是全國之最,70年重新升級,圖書大樓總麵積達到6300平方米。
“砰!”
這樣才能保證最高效率,實現流水線作業。
尼瑪,還也不貴,三劍客嚇一大跳,一把老掉牙的椅子,敢賣八十大洋。
廣場上乾這營生的,有四五個,五毛錢的差價,完全值得這年頭的老百姓排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