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昨天的卷子。”
“……”
李子浩拿出一張小小的正方形記事貼,然後在上麵寫了一句。
【望知悉: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陶菁菁好奇地看了一眼,她驚訝道:“這是你寫的詩嗎?”
李子浩搖了搖頭笑道:“那當然不是。”
方小雅也很八卦地笑道:“啊,這個是什麼意思?”
“是要寫在我們畢業照上麵的那句祝福語?”
李子浩笑道:“對,其實我想了很久,我在想其實畢業照不是給現在的我們看的,而是給以後的我們看的。”
“那個時候,重新看到照片,點點滴滴回憶上心頭。”
“再配合上這一句話,可能就更合適一些。”
方小雅感慨道:“果然是文學家,我也看不懂這個什麼意思,終不似少年遊,是不是就是回不去少年的意思?”
李子浩點頭道:“對,差不多。”
“世人隻知道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日看儘長安花。”
“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
“理所當然,少年是朝氣蓬發,意氣風發的時候,但實際上真正走過青春歲月,回憶過去。”
“滿意的少,後悔得多。”
“會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後悔當初沒有跟喜歡的那個人在一起。”
“又或者,後悔有些話想說沒說。”
李子浩笑道:“所以這個時候,我希望他們能夠看到我這句話之後,重拾心情,然後繼續往前走。”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其實指的是,當你年紀漸長,慢慢地肩膀上會背負更多的重任,這個時候或許會感到疲倦,或許是想要停下來歇息。”
“很多年少的時候,想要的一切,現在似乎都變成唾手可得。”
“例如說當年想買的那一雙球鞋。”
“當年想吃,但是父母卻不給買的那一個蛋糕。”
“又或者是一個非常喜歡的明星的演唱會,甚至是一本小說,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真正青春歲月過去,這些從前遙不可及的,從前非常期盼的事情,等你年長了之後再去做,其實已經不難了。”
“但你卻發現,根本回不到當初那樣的開心。”
“你永遠都買不回來八歲那年你想吃的蛋糕,你也買不回來十八歲那年你喜歡的球鞋。”
“更買不回來二十歲那年你喜歡的演唱會。”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哪怕如今的你,已經可以買回來童年時期很喜歡的那一壺酒,能夠水上泛舟,但是也沒有當年少年時期那種歡喜和豪邁。”
“失去的青春,終究是遺憾的。”
“也是難以彌補的。”
“所以這句話其實是在反過來,告誡眾人,要珍惜現在的時光,把握好當下。”
“不要等過去了才來後悔,才來恍然遺憾。”
方小雅和陶菁菁都驚呆了。
她們當然是聽懂了,但是很難以想象,一個差不多年齡的男生,怎麼會想到那麼多的。
想到了以後,想到了以後的憂愁。
甚至還要給以後的同學,提前留下這句話。
李子浩笑了笑,沒有多解釋。
確實。
如果說一個普通的大三學生,是不可能想到這句話的,倒不是因為文采底蘊的問題。
而是心境根本就不一樣。
大多數時候,麵臨畢業更多的是對友情,對未來的各種珍惜。
留下來的祝福語錄,也是僅限於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