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諸葛瑾的到來,還頗有些戲劇。
因是之前秦瑱給劉備建議來個唯才是舉,準備在周圍郡縣撈一撈人才。
劉備當時自無不應,可他後來一想,就覺不對!
說是唯才是舉,可自己怎麼知道對方有才乾呢?
他倒是頗有識人之能,但不能來一個就親自麵試一番。
由此他又找到了秦瑱提出自己憂慮。
於是,秦瑱就給劉備建議,光看可能看不出來,咱們就效仿太學考試尋才!
說起考試尋才,後世總會想起科舉製。
實則考試選才製度,並非科舉首創,遠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創立太學,用考試的辦法直接選拔人才。
門生要在太學裡學習《春秋》、《禮》、《易》、《詩》等儒家經典,學成之後會進行考核,成績優異者為官,成績太差會被處罰。
故而考試這種製度對於劉備來說,並不陌生。
他心想現在自己手下沒啥世家,靠察舉和征辟不行,考試倒也是一個辦法。
考慮了一會兒之後,他索性就把這件事交給了秦瑱來安排。
秦瑱對此,自是樂而為之,要想打破世家壟斷格局,就該從現在實力還小的時候開始。
然後他就直接開設了一個招賢館,用以招待那些前來投靠的人才,並負責選拔。
題目是由他親自所出,分文武兩科,文科依舊是考察這個時代文人必備的儒家知識。
武科則是簡單一些,主考一些兵法裡麵的字句解釋。
即便不認字也沒關係,門口有塊大石磨,你要是能舉起來走上三圈,那就算你初步合格。
如此定下之後,秦瑱就滿心期待等著人才來投。
每日不管怎麼忙,都會抽空來看一眼。
結果他這個選才館裡空空如也,好不容易來上小貓兩三隻,連一部《論語》都沒學全。
倒是有些能舉起石磨的漢子,可惜大字不識幾個。
麵對此狀,秦瑱自然是挑挑揀揀,要麼打發去乾雜務,要麼打發軍營裡讓徐庶自行挑選。
本來已經不抱希望,可這天剛一下班,佐吏便一臉興奮的拿著兩張布帛前來對他道:
“軍師,賢才至矣!軍師所出題目,均被賢人解答!”
秦瑱正想回家呢,聽到這個消息,自是拿著布帛一觀。
結果就見其上寫滿了飄逸字體,確如小吏所說一般全部解答。
在看過諸多惡劣文章之後,這一篇文章簡直就讓他眼前一亮。
而後一看署名,秦瑱頓時就樂了。
他本想撈一撈,沒想到真撈到了大魚,而且還是諸葛子瑜!
眼下諸葛瑾都來了,諸葛亮還會遠麼?
而諸葛亮先不說,諸葛瑾本身也是大才,其年少成名,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
按照原本曆程,其投靠孫權之後,備受重用,官至吳國大將軍。
雖說沒有諸葛亮國士級彆的文武全才,但也是一個一流治政之才,對他們來說可是極度稀缺的。
欣喜之中,他又看向了另一張帛書。
結果一看一個不吱聲,你猜另一個是誰?
江表虎臣,徐盛!
與諸葛瑾相比,徐盛則是大器晚成。
初從孫權,碧眼兒上位之後,擔任彆部司馬。
以不足二百兵士拒黃祖之子黃射所率數千人,大破之。
而後濡須口拒曹,夷陵抵禦劉備。
直到後期抵禦魏國南下,皆是以膽略著稱。
現在他們軍中,正缺少這種人才。
不過看到這裡,秦瑱又是一陣不解,按理來說諸葛瑾和徐盛是八竿子都打不到關係,不該一起出現才對!
現在一起過來了,他還有些意外。
想了一會兒,他索性連家也不回了,直接讓小吏帶著自己前往招賢館會見二人。
此時已經入夜,諸葛瑾和徐盛正準備睡覺。
一聽劉備軍二把手來了,兩個都急忙爬起來迎接。
及至堂上,見得二人,秦瑱再度確認了一遍身份,又細細打量二人長相。
隻見諸葛瑾眉清目秀,五官周正,也是一表人才。
唯獨可惜,臉有點長,頗似驢臉,頜下短須,顯然年紀不大。
而徐盛則是身材高大魁梧,嘴邊稀稀拉拉的碎胡子,外表看起來還比諸葛瑾成熟一些。
如此打量一番,秦瑱便問道:
“二位一個琅琊陽都人,一個琅琊莒縣人,怎會同至我沛國之地?”
而他一說罷,便見諸葛瑾上前一步拱手道:
“敢叫軍師知曉,我等並非一道前來,而是途中相遇,方才一路至此!”
說著,他就將兩人前來的原因講述了一遍。
原來他們兩個會走到一起,也是一件巧合之事。
事情還得從諸葛瑾這邊說起。
九年前,諸葛瑾之父早逝,因其兄弟姊妹尚且年幼,身邊又無長輩,喪事便由其叔父諸葛玄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