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楊葉死了,鄒文懷也跑不掉。彆人不好說,邵逸夫肯定趁機落井下石,除掉這個競爭對手。
那麼,如果不乾掉楊葉,找社團的關係,去他的場子鬨事呢?
也不行,楊葉的東來廣場建起來了之後,為了維護場子的平安穩定,做了兩件事。
第一,主動給附近管事的社團交了一筆費用。
第二,招募了一大幫九龍城寨的青年看場子。
當然,這筆錢最後會攤在租金裡。
香港的社團本來就不願意招惹城寨,而且楊葉又這麼上道,所以從不去東來廣場收保護費,鬨事。
如果有不開眼的,他們甚至會幫忙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鄒文懷想找人去搞事,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玩黑的玩不了,嘉禾無奈之下,隻得跟著取消包底費用。
如此一來,嘉禾損失了一大筆收入不說,那些壓箱底的爛片來到嘉禾來上映也是踏馬的神坑。
嘉禾都是單廳戲院,每一家戲院少則四五百個座位,多則七八百個座位。
那麼大的放映廳,放一部爛片,稀稀拉拉坐那麼十來個人……成本都收不回來,放一場虧一場。
梁風歎道:“我們單廳戲院根本就不如楊葉的多廳戲院靈活。他們那邊一個廳甚至可以小到三十幾個人,不管什麼電影都可以排得上檔期。長此以往,香港所有的中小型電影公司都會被楊葉那衰仔拉攏過去。”
何冠昌道:“那麼小的廳,拷貝費也不便宜吧?劃得來嗎?”
梁風道:“他們的小廳叫vip廳,設施豪華,都是真皮沙發。座位間距大,私密性很好,票價比普通廳貴一倍。用來放一些文藝片,風月片什麼的,很受歡迎,不少鹹濕佬專門跑去打飛機!”
“這……”何冠昌一時無語,愣了半晌才道,“所以座椅弄成皮的,是為了好擦拭?”
“啊?”梁風也懵逼了,“大概是吧,我怎麼沒想到呢?”
兩人有點想笑,不過現在實在不是笑的時候,都努力憋住了。
梁風正色道:“我已經調查過了,歐美那邊的多廳影院從十年前就開始興起了,現在在城市裡已經完全取代了單廳影院。楊葉將多廳影院引入香港,我們如果不及時做出改變的話,隻有死路一條。”
鄒文懷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也建多廳影院?”
梁風道:“隻能如此,我們和邵氏不一樣,邵氏可以自產自銷,我們不行。失去了那些中小電影公司,我們隻能倒閉了。”
鄒文懷皺眉道:“你們想過沒有,楊葉的戲院都建在他那個購物中心裡麵,吃喝玩樂自成一體,我們就算將戲院改造成多廳的,還是比不過。”
何冠昌道:“但是我們的地段比白楊院線好啊!”
鄒文懷道:“那又如何?年輕人喜歡趕時髦,坐巴士去購物中心約會,他們就覺得很羅曼蒂克。
白楊院線最近上映了很多爛片,那些片子以前是沒資格上院線的,現在居然能賣出票房來。為什麼?
因為很多人在東來廣場購物、吃飯,順便就把電影看了,這就是人家一體化經營的優勢。”
何冠昌道:“那我們總不能也跟著去建購物中心吧?”
鄒文懷搖搖頭:“這倒不用,我想……或許我們可以把那些百貨大樓的頂層租賃下來,改造成多廳戲院。”
何冠昌和梁風眼前一亮,這倒是個好辦法。
鄒文懷道:“楊葉的購物中心比那些百貨大樓理念更加先進,搶走了不少客戶,現在我們去建院線,正如雪中送炭,人家求之不得,租金都好談的,你們認為呢?”
何冠昌和梁風聽了這話,都深表讚同。
鄒文懷道:“其實多廳影院也不是沒有缺點,它主要是吸引年輕人。一些不怎麼繁榮的地方,街坊們還是習慣在單廳戲院看片,更加自在。這也是為什麼楊葉會收購六家單廳戲院做輔助的原因。
我的計劃是那些偏遠地區的單廳戲院仍然保留,而繁華地段的戲院分成兩種,如果附近有合適的百貨大樓,那就和對方談判,租下頂層建成多廳戲院。沒有的話,就直接用舊戲院改造。”
鄒文懷說完自己的想法後,見兩位夥伴沒意見,便道:“阿昌,你跟阿龍接觸得怎樣?”
何冠昌搖搖頭:“阿龍現在在南洋和日韓都非常厲害,前段時間還打入了北美市場,這都靠阿葉幫他編劇的那部《醉拳》。據說阿葉準備親自為他們師兄弟導演一部戲,幫助他們打入歐洲市場。這是關乎他們前途的事,我們開再高的條件都沒用,他們不會離開的。”
鄒文懷皺眉道:“我聽說阿葉最近在搞什麼武館,他拳打東瀛,腳踢北美,現在就是華人武術界的精神領袖。而功夫片太依賴演員,沒有好的動作演員,說什麼都白搭。所以功夫片這塊,我們是爭不過的,不如另辟蹊徑。”
何冠昌道:“怎麼個另辟蹊徑法?”
鄒文懷道:“阿葉的電影,除了他本人非常能打之外,拍攝的手法也非常的新穎。相比來說,現在香港活躍的導演都太過陳舊了。
不過,去年蕭芳芳成立繽紛電影公司,拍攝的創業作《跳灰》,手法就非常新穎,一掃傳統港片的陳腐氣息。《跳灰》的票房也不錯,本埠拿到了380萬票房,年度第五。
我想,電影終歸是導演的藝術,既然我們找不到功夫明星,為什麼不扶持一些有前途的導演呢?這兩年也有一些不錯的年輕人遞過劇本給我,那些劇本都很有新意,隻可惜我對他們信心不足,不敢冒險。既然現在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那我們嘉禾,不妨也大膽啟用新人,說不定能就此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跳灰》是一句暗語,意思是零售毒品,蕭芳芳拍攝這部電影有著針砭時弊的意思,是對當時香港毒品泛濫、治安混亂的局麵的一個反映。
這部電影創立了紀錄式的拍片方式,是香港電影的一次大膽嘗試,也成為開啟“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前奏。
所謂“電影新浪潮”,60年代在法國出現,影響了整個人類電影,到了70年代末期,這股風潮吹到香港。
1979年,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徐刻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和翁維銓的《行規》,正式為“香港電影新浪潮”拉開帷幕。
其後,方育平、嚴浩、譚家明、餘允抗、於仁泰、黎大煒、麥當雄麥當傑兄弟……一大波年輕導演迅速跟進,開啟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現在,鄒文懷在楊葉的壓迫之下,提前兩年開啟了這場電影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