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我們雖然贏了,不過不可以掉以輕心。否則會給楚人可乘之機。”
“我還是堅持原先的計劃,我秦國厲兵秣馬,待得時機成熟,一舉發兵攻打楚國。請廷尉回去之後,告訴君父實情。”
divcass=”ntentadv”“這一次我秦軍能贏,實在是因為天命在秦國,在君父;楚國實力仍存,不可以掉以輕心。臣希望君父可以支持我繼續在楚地戍邊。”
到此之時,就是李斯也不得不服扶蘇。
打了這麼大一個神仗,若是彆人,早就飄的找不到東南西北了。可是太子卻不僅能夠這麼冷靜,反而還能考慮到這麼多的事情。
不愧是八歲就被拜為太子的人。
“臣回到鹹陽,一定會將太子所言以及在新鄭城中所見所聞,如實稟報大王。”
這不是扶蘇和李斯第一次合作了。
上次他們合作,還是因為主持文字改革事宜。
當時扶蘇就領教過李斯的能力。
李斯這個人,做事踏實謹慎,很少居功驕傲,為人處世也很有一套,幾乎不得罪人。對局勢的把握非常敏銳。
他的才乾在秦國朝堂之中,那是數一數二的。
正是因為像李斯這樣出身庶民的人坐到了廷尉的位置,像姚賈那樣出身市井的人成為了上卿,所以才有無數讀書人把希望寄托在秦國的朝堂上。
言歸正傳,扶蘇高高舉起酒爵,“此次秦軍大勝,打的楚人落荒而逃。右將軍李信當推首功,他帶領五萬兵馬,孤身入楚國腹地,日夜不息,驅策數千裡,隻為引開楚人。”
“其次乃任囂將軍,項燕突然北上挺軍,意圖攻打長葛。多虧任囂將軍率兵組織抵禦,這才使得城池未破。”
隨後扶蘇一一點名了很多將軍,一一給李斯介紹他們的功勞。
唯獨不說自己的。
這些將軍們聽到太子基本上都是按照實情說的,而且希望秦王對他們都能給封賞。
他們自然也感動。
於是眾人合起夥來,紛紛舉起酒爵,共同道,“此次能夠戰勝楚人,都是太子指揮有方。”
李信站起身道,“太子雖然年少,但是足智多謀,帶領我們區區十萬人,對抗楚國二十萬人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我等都對太子佩服之至。”
李信說了句讓眾人都印象很深刻的話,“其實我們這些將軍,隻懂得打仗,並不懂兵法。”
“如果給我們一萬兵馬,我們最多能把一萬兵馬發揮出三萬兵馬的實力。”
“可是太子能夠做到將數十萬兵馬指揮的井井有條。”
眾人都隨身附和。
李斯在這場軍宴上,吃了不少酒。
他眼看著這些扶蘇已經將這些將士們的心都收攏到自己麾下,明顯察覺到太子已經具備了名和勢。
在回到鹹陽後,李斯向嬴政彙報工作時,隻是按照扶蘇的原話,將他不敢居功,把功勞都推給嬴政,同時為諸位將軍請賞賜的事情一一告訴嬴政。
但是李斯害怕日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宴會上眾將士對扶蘇頂禮膜拜的事情是隻字不提。
畢竟李斯不想得罪扶蘇。
扶蘇可是所有人都公認的未來秦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