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皇帝製度1.0版求打賞月票全訂!)
可是扶蘇抵達邯鄲,不過是駐足而已。
邯鄲和長平不一樣。
長平那是戰場遺址,危險係數哪比得了邯鄲的一半。
這裡是趙國老舊貴族的老巢。
扶蘇的身邊圍得鐵皮桶一般,嚴嚴實實的,一絲風都透不進來。
嬴政滅掉了趙國以後,自然把那些位高權重,在趙國影響力極大的一些人物統統剪除了。
但是趙國的曆史雖然比秦國短,可他是最正統的中原文明。這裡的百姓,那都是受河洛文化影響極其大的。
而秦國的國家體製和趙國的政治文化製度上差異極大,這自然導致兩國國民的思想態度完全不一樣。
趙國人雖然進行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但那隻是軍隊裝備上的,骨子裡始終是個諸侯分封製的國家。在趙國滅亡前的半年,貴族們還是在討論下一任公子王嗣將要繼承為數不多的那一塊土地。
而秦國人早就把那些沒有尺寸之功的貴族給攆得遠遠的了。
這種天然的血緣繼承規則,雖然也存在於秦國,但是很明顯,秦國的規則對於庶民來說是最友好的。
這在趙國,一個庶民是怎麼可能有機會成為上卿、王侯呢。尤其是到了戰國後期,貴族越發墮落,腐朽,無用無能之輩貪婪地占據國家的權位,接連做出一係列錯誤的決策,不僅僅損傷自己的利益,而且讓無辜的趙國民眾跟著遭殃。
可是趙國的百姓們,即便有著糟糕的統治者,也不願意去選擇秦國那樣的模式。
一言以蔽之,秦國管的太多了,管的太過度了。
生了兒子必須十七歲就要讓他出去結婚,分家,另開一戶。
生了女兒十五歲就要讓她出去結婚,給人家生孩子,然後孝順公婆。
這孝順公婆,也是被秦國法律規定的。
這就是秦國最大的問題所在,把一個原本是個人從道德層麵出發應該做的事情變成法律。
這就同時得罪了六國民眾中僅且僅有兩類的兩類人。
一類是原本心甘情願做這些事的人,他們自然對這些事的發生感到不高興了。
另一類則是原本就不想這樣做的人,他們自然也更加不高興。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你說東,我偏往西。
所以當六國的民眾被迫套上秦國的法治道德韁繩,頓時感覺氣都喘不過來。
秦國的製度,讓六國的民眾感到國家不尊重他們,把他們當成畜生牛馬一樣的東西。君王不撫恤民眾,不仁愛百姓。他們自然對秦國非常反感,非常惱火。
可是,秦國是經曆了幾乎幾十年的改革,這才到了今天的地步。溫水煮青蛙,秦國用他們的製度一點點馴化了庶民。
趙國人見到秦國人,自然奚落秦國人,你們的君王把你們當牛馬一樣使喚,伱們願意?
秦國人回答,人活著本來就是為了一口飯,誰講情情愛愛的。現實點。而且你們趙國的君王,口口聲聲說著仁義,難道說趙王對你們很好嗎?
趙國人不說話了,扭頭就走。
所以秦國的犯罪曆史記錄之中,經常有一些齊國的案件被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