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人沒救幾個,倒是教出來一大堆偽君子。睡彆人的女人在行,背叛自己的國主更在行!
馮敬覺得腦子發脹。
畢竟今天的信息量實在是違背自己的常識。
“太子,您是打算把古代的智慧一點點掰碎,像喂嬰兒一樣,給世人講述真知然後讓他們醒悟嗎?恕我直言,這根本完不成的。”
“當初孔子周遊列國,就是為了這件事。諸侯王奴役百姓,孔子希望世人得到解脫。結果到最後,還不如老子一篇《德道經》深得人心。”
【哼,說起來兩千年前的人就已經很可惡了,把《德道經》改頭換麵成《道德經》,內裡的內容也改頭換麵。】
“再說了,這個世界已經有它運行的規則了,您告訴世人這些,總不會是告訴他們打破規則吧?打破規則,就算我不在乎這些,您也不在乎這些,大王更不在乎這些。您覺得,天底下的權貴會放過你嗎?”
扶蘇隻覺得這些人的想法實在是多慮。
“我當然知道如果我這麼做,會觸怒很多人的利益。但是我沒有說我堂堂太子要用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啊。而且都說了這個方式隻是幫助很小一部分人。”
“再說了,誰說我要去打破規則了!?我比誰都清楚這個規則根本打破不了。打來打去,還不如我做!我看我最有資格!”
“商代夏、周代商。換的是國君而已,製度就沒有改變。而且打破既有的規則,會讓無數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這才是要改變的。”
“因為惡就是被這麼一點點放大的。戰國時期貴族爭權奪利,就會給下麵的人做示範。慢慢地,家就會不和。家不和,就會反向傳導,然後導致社會上人心崩壞,到處都是雞飛狗跳的事情,最後傳導到貴族。”
“這就是惡的放大。”
“於是到了最後,人人都是好壞參半,每個人都會做點好事,再做點壞事。”
“等到最後,大家都發現自己回不去了。好!那大家就互相坑害,自己回不去生命的本源,也不讓其他人回去。”
“比如自己貪財,就見不得彆人清廉。”
“稍微想一想,就會發現這裡麵邏輯多可笑,人都被異化成什麼樣了。假使兩個人一起看守倉庫,一個人愛財,另一個不愛財。那不是便宜了愛財的人。可是愛財的人為什麼往往要乾掉不愛財的人,要麼逼迫他去愛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怪異的事情?因為那些貪了不義之財的人害怕,他自己也知道這樣是不對的。這種人易經在起源的時候就已經給了批了結果。自凶。”
“他整天神經兮兮,唯恐事情敗露。為了保護自己,認同自己,每天都去找和自己誌同道合的人。還要打擊清白的人。”
“所以伱抓到一隻壞蛋,發現周圍有一堆壞蛋。隻有壞蛋們都抱在一起,才會感到安全啊。”
“那麼,怎麼解決這些問題。易經上也講了。用不著焦慮。”
“當小人鼎盛的時候,君子會發現到處都沒有你的容身之地,如果這個時候,一定要對小人保持和易的態度,這樣才能免除災禍。否則你等不到人家自凶自己完犢子,自己先被人家給乾掉了。”
“那麼小人猖獗,君子就得退,退下來乾什麼呢?自然是伸道!”
“所以曆來有識之士都是見到社會上禮崩樂壞,他知道情況變得很糟糕了。這個時候就會跑去辦學校,因為源頭就是教育不對嘛。真正的君子不會跑去深山老林裡躲清閒的,那是懦夫啊!”
“真正的君子是亂世出,盛世隱。明明知道世道人心敗壞,但是出來伸張正義。”
“那些沒有能力改變時代大勢的人,更加不要悲觀,覺得世界就這樣了。不可能的!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小人長長長,到最後肯定都完犢子了,天收嘛!”
“所以,盛世一定會來臨。”
【那彆人有錢,就去開學校伸道了。我是沒錢的啊,所以我就來給大家寫小說了。
我希望我的讀者們不要悲觀。你能看到這裡,我們絕對是有緣分。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易經上告訴了我們事情發展的階段。
當小人鼎盛到極點的時候,就是君子之道恢複的時候,這個我在前麵的章節寫過。其實我已經給你們寫過很多易經裡的道理了。
屬於君子的時代要到來了。】
(本章完)
:.